玩腻了智能手表的年轻人,又被智能戒指伤了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13:40 1

摘要:想象一下,你刚过了机场安检,准备去买杯咖啡,心里憧憬着假期里目的地的蓝天白云,你的手指上戴着一枚象征着前沿科技的智能戒指,正记录着你因旅行而略微飙升的心率。突然,你的手指开始紧绷和灼热起来了——

想象一下,你刚过了机场安检,准备去买杯咖啡,心里憧憬着假期里目的地的蓝天白云,你的手指上戴着一枚象征着前沿科技的智能戒指,正记录着你因旅行而略微飙升的心率。突然,你的手指开始紧绷和灼热起来了——

这是2025年9月30日科技网红Daniel Rotar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真实惊魂一刻。

从帖子里的配图我们可以看到,他那枚三星Galaxy Ring智能戒指的电池仓部分明显肿胀、凸起,死死卡在他的手指上。我们可以从推文中得知他很疼,需要快速的建议。

网友们的调侃是极其迅速地展开地。

“没事,还有9根手指。”

“这下知道为什么不出项链了吧?”

“话说孙悟空的金箍是不是也这个原理?”

反正定海神针能屈能伸,而这“定指神戒”却只大不小。

据IT之家统计,截至10月1日,三星官方收到了超过200起智能戒指电池相关投诉,其中12起涉及鼓包问题。但三星至今没有公开解释电池鼓包的明确原因,客服只是建议遭遇类似问题的用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

此外,戒指的电池续航断崖式下跌,是另一个普遍的吐槽点。

“充满后戴上直接掉到80%,我是换电池还是直接换戒指?”

其实三星Galaxy Ring的设计本身,就是一次性的。

去年,知名消费电子产品维修网站iFixit发布了三星Galaxy Ring的相关报告。其中显示这款戒指是一次性产品,其使用寿命不会超过两年——其内侧涂层需要极其精细的操作才能去除,而线圈则通过一个脆弱的接口连接到电路板,这种设计使得任何维修都可能会导致设备报废。

Daniel Rotar的高空惊魂与网上的各类电池投诉,为智能戒指所宣扬的无缝陪伴理念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科技与我们形影不离时,它到底会对我们带来多少伤害?

惊吓之外,这个售价2999元的小圆环之所以被广大消费者关注,必然也是能带给人惊喜。它本质上是一个专注于健康与睡眠的移动传感器。它的功能清单,如果让一个智能手表的重度用户来看,可能会觉得有些克制,甚至吝啬。

它每天不间断地追踪你的步数、心率、睡眠质量,并能自动识别并记录步行和跑步活动。更进一步,它还能监测你的压力水平、身体和皮肤温度等更为细致的健康指标。

它能够更精确地记录你的睡眠阶段(深睡、浅睡、REM快速眼动)、夜间翻身次数,甚至能通过连接手机来检测你的打鼾情况,旨在帮助你全面了解并改善睡眠质量。关键是,它在“大部分时候”佩戴无感。

“我有健康监测的需求,尤其是睡眠。而且我本身有戴戒指的习惯,用这个监测睡眠比戴表舒服太多。” Dylan说。

同时,通过持续且精准的皮肤温度数据分析,它能够预测女性的生理周期和排卵期,为女性用户的健康管理、旅行和生活规划提供贴心的数据参考。

此外,它与三星健康App深度绑定,提供“能量评分”和个性化的健康贴士,试图成为你的随身AI健康教练。

总的来说,它就像一个低调的全能健康助理,沉默却事无巨细地关心着你的心肝脾肺肾、你的睡眠和你的生理周期。

不过当你在跑步途中想瞥一眼实时配速时,它空空如也的戒圈无法给你任何回应。

这项克制的功能,在用户中引发了有趣的讨论。

一方面,是拥趸们对其解放手腕特性的赞美。

“因为我不想戴智能手表和手环,我想戴自己的手表。不管是卡西欧还是卡地亚,对我来说趣味性都远超智能手表。” Dylan说。

另一方面,则是实用派对它不够完美的吐槽。

“它只是个健康穿戴设备,没有NFC,不然高低买一个。”Jennie说。

三星Galaxy Ring并非孤军奋战。 智能戒指这个看似小众的市场,早已暗流涌动。

市场虽小,增速惊人。芬兰品牌Oura无疑是这个赛道的先驱,自2015年发布首代产品以来,长期占据着高端市场的龙头地位。其在2025年宣布完成9亿美元巨额融资,估值高达110亿美元,自2015年以来已售出550万枚戒指,牢牢占据着高端市场的龙头地位。

与此同时,国产品牌也在迅猛崛起。例如RingConn,其Gen 2系列就曾在天猫618期间拿下销量、销售额双冠王的佳绩,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小小的指环上,功能的内卷也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血氧、心率监测早已是入门标配,各家竞争的焦点开始转向更专业、更精细的健康领域。

Oura深挖健康场景,以其精准的睡眠监测算法闻名;RingConn则以长续航和坚固耐用为卖点。

还有一些品牌将野心投向了更前沿的领域,尝试将无创血糖监测、ECG心电图、尿酸及血脂四项等传统上需要专业医疗设备才能完成的项目,统统塞进这枚小小的指环中。

功能之外,这枚小小的戒指,还在拼颜值、格调与身份。一度被赋予了低调科技感配饰、硅谷程序员必备等标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可惜没有银色亮面,只能说这个金色最像正常戒指。”小红书用户“base在DQ芝名乞业家”说。

“平时就叠戴这戒指,再搭一个字母吊坠项链,轻松一搭就是甜酷女孩既视感。”Jennie说。

已成为时代眼泪的奢华手机品牌威图(Vertu)的入场,让这场科技与戒指的跨界表演行至巅峰——它推出了佛戒、钻戒、水晶戒指三大系列。

智能戒指撕下了电子产品的标签,似乎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奢侈品配饰。

所以,选择智能戒指的理由可以很复杂:为了数据、续航与睡眠监测体验。也可以很简单,很感性——为了能重新戴上那块吃灰已久的机械表,或者纯粹觉得,手指上这点若隐若现的科技光芒,比较符合自己低调而深邃的人设。 总之,它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宣言了。

然而,智能戒指光鲜的外表之下,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阴影。

比如三星Galaxy Ring的“一次性”特点,以及前文提到的Daniel的案例和大量的电池续航投诉,使得人们对智能戒指的判断是:技术似乎尚未完全成熟。

此外,它也并非在所有场景下都舒适无忧。

“Ringconn戴了一个来月,中规中矩吧……一旦长时间跑步,手指充血导致局部压强增大,再加上激烈运动使得戒指与手指摩擦加剧,就悲剧了。” 小红书用户奔研跑狗表示。

在经历了初见的惊艳、日常的便利,也遭遇了卡指的惊吓、续航的吐槽和运动的伤痕之后,智能戒指这个小物件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

它被资本热捧,被厂商寄予厚望,被不少人视为下一代可穿戴设备的明日之星;另一面,却又被电池隐患、维修困境和场景局限所困扰,被部分用户戏称为“美丽小废物”。

它让时尚爱好者找到了科技与潮流的交汇点,让传统腕表爱好者实现了手腕解放,也让注重健康的人获得了更无感的监测体验。但同时,它也让实用主义者因功能的阉割而却步,让环保人士因其一次性的设计而摇头,让运动达人因它的娇气而不得不另作他想。

那么,这个集赞誉与争议于一身的小玩意儿,真的能承载起行业的厚望,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下一个风口吗? 它究竟能否成为智能手表的一个合格替代品?

那得看谁更懂你的生活。

科技产品的终极战场,是生活场景。在这里,戒指和手表,截然不同。

首先,在睡眠场景里,戒指让人“无感”,而手表的存在感却太大了。

戴着智能手表躺在床上,侧身时,表壳想必会轻轻硌到你的腕骨;翻个身,你或许又会担心压到屏幕;睡得正香时,一次突如其来的消息提醒,刺眼的屏幕亮光可能会惊醒你和伴侣。

这时,智能戒指的优势便凸显无遗。

“睡觉的时候确实舒服一些,不太会影响。” Dylan说。

它小巧、轻盈,没有突出的部件,不会亮屏打扰你,也几乎没有佩戴感上的负担,同时又不中断健康数据的连续记录。醒来后,打开手机App,一份详细的睡眠报告已然生成。

反观智能手表,即便是最轻薄的型号,其物理体积和重量决定了它始终是手腕上的一个凸起物。许多用户的选择是妥协的:睡前摘下手表充电,可睡眠数据也就断了片。

其次,在运动场景里,戒指很轻量级,手表却是一个全副武装的教练。

对于日常的步行、通勤、慢跑,主流智能戒指都能做到自动识别和记录,数据表现不赖。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特定运动中,戒指的形态优势是碾压性的。比如健身房里的举重、划船、瑜伽,这些需要手腕极度弯曲、发力或支撑的动作,佩戴智能手表,轻则不便,重则可能刮伤器械或伤及手腕。而此时,戒指几乎毫无影响,它能让你毫无顾忌地完成动作,同时默默地记录下你的心率和消耗。

“虽然长时间跑步因手指充血导致了摩擦伤,但不得不承认,在计步和心率监测上,戒指的数据和运动手表是很接近了。”RingConn用户森林说。

然而,当运动场景更专业时,智能手表的作用便显现了:首先是实时反馈功能:当你在跑间歇跑,痛苦地想要放弃时,抬腕看一眼实时心率,能知道自己是该坚持还是调整;

当你骑行时,瞥一眼实时速度和踏频,这些都是帮助你维持节奏、突破自我的关键信息。而戒指只能在运动结束后,在App里告诉你“刚才你很努力”。对于需要根据数据实时调整策略的训练,这种马后炮式的提醒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需要参考实时数据来突破自己跑步成绩的情况来说,只用戒指是行不通的。”Dylan说。

此外,手表有独立GPS,这意味着在户外跑步、骑行、登山时,手边因搭载独立GPS模块,可以脱离手机,精准绘制你的运动路径、计算配速和海拔爬升。而戒指,目前绝大多数需要依赖手机的GPS——如果不带着手机运动,轨迹数据便是一片空白,或不准确。

所以,在运动场景下,结论很清晰:戒指更偏向记录,而手表则有点教练那意思。 那么,选戒指还是手表,得看你的运动需求。

再次,在社交与时尚场景里,戒指是若隐若现的优雅,手表则是更显性的配饰。

一枚设计得当的智能戒指,如三星Galaxy Ring的哑光质感或Oura戒指的简洁造型,几乎可以无视任何着装要求。在婚礼、晚宴、商务谈判等需要穿着正装的场合,一枚智能戒指能像传统首饰一样,完美地融入整体造型,不显突兀,甚至因其低调的科技感而成为一种品位的象征。

反观智能手表,尤其是那些具有明显运动风格、配备硅胶表带的型号,与西装革履或优雅礼服搭配时,就有些格格不入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用户不得不准备多块手表:一块智能手表用于日常和运动,一块或多块传统腕表用于正式场合。这增加了金钱成本,换来换去也麻烦。

总的来说,从功能和体验的哲学层面来看,智能戒指和智能手表其实更像在两条赛道上。

智能手表的屏幕是一个信息中枢。它不断地向你推送通知、天气、日程,让你可以快速回复消息,甚至接打电话。它将数字世界碎片化地、即时地呈现在你的手腕上,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但也无形中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

智能戒指主动放弃了屏幕。用户便没了那种抬腕即看的冲动,碎片化信息没那么容易打扰大家,因此你可以更专注于眼前的事宜或生活。这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智能,一种沉默的守护,而不是一个五颜六色的想要时刻攫取你注意力的话痨。

同时,在续航这个硬指标上,智能戒指对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大部分智能手表是可以降维打击的。Apple Watch用户每天心里都会惦记着今晚记得充电,甚至出差时必须多带一个充电器,而RingConn等智能戒指品牌续航可达10天以上,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几乎忘记充电这件事了。

对于身体和充电宝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的现代人而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是智能戒指最致命、也最受用户欢迎的优势之一。

聊了这么多,是否一定要在戒指和手表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其实三星给了一个答案: 别争了,组队。

三星正在构建一个“Galaxy生态协同”场景。当你同时佩戴Galaxy Ring和Galaxy Watch时,三星健康App会自动识别到这两位成员,智能地分配任务:在白天,更多地依赖手表提供实时数据和交互;在夜晚,则自动切换为使用戒指进行更舒适、精准的睡眠监测。

在三星的生态协同下,你可以在白天戴着功能全面的手表运动、工作,晚上则换上戒指去睡觉。三星公司曾表示,Galaxy Watch 和 Ring 可以组合佩戴,不仅能够提升相关健康数据监测的精确度,还能让 Galaxy Ring 的续航时间提升 30%。

二元对立地分析了半天,然后发现一些品牌的产品里,核心竞争力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更大的生态与协同的智慧。

智能戒指有它的美好,但也有缺陷。对于已经习惯了智能手表的即时反馈的用户,没有屏幕是硬伤,当电话响起,你无法在戒指上看到是谁来电;当微信消息弹出,你无法快速瞥一眼内容决定是否立即回复——我们被手腕上的屏幕惯出的即时感被延迟了。

此外,当一块Apple Watch的电池老化后,你还有官方或第三方渠道可以进行更换,让设备重获新生。但当一枚前文提到过的智能戒指的电池在短短九个月后衰减,或是一两年后性能大幅下降时,它就是电子垃圾了。

综上,回到那个问题,智能戒指能做好智能手表的替代品吗?

答案是不能。

它们的基因不同。智能手表是移动信息终端和专业运动设备,追求功能的集成与交互的即时;

智能戒指是一个专项健康传感器和生活方式的点缀,它追求的是数据的精准与存在的无感。

它们的关系像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一个外向、全能,喜欢掌控一切;一个内向、专注,善于默默观察。

对于消费者而言,真正的问题不该是“该选戒指还是手表?”,而是“我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如果你是追求极致效率、需要实时数据反馈的专业运动爱好者,或是一个依赖手腕上的通知的忙碌人士,那么依然得选智能手表。

但如果你已经受够了充电的烦恼,受够了手腕上的累赘,想要一个更舒适、更持续的睡眠和健康监测工具,那么智能戒指将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辅助。

当然,都买,也不是不行。谁不想要一个时而无感,时而强大,又全知全能的个人健康生态系统呢。

智能戒指不是来杀死智能手表的,而是给了我们另一个选择,一个更轻盈、更专注、更回归健康本身的选择。

来源:财富智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