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佳禾,来尝尝这个新品,据说超好吃。”唐思琪端着一小块提拉米苏,笑意盈盈地递到我面前,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旁边的总监周启明听到。
周五下午三点半,公司行政准时推着小车,将精致的甜点和咖啡送进市场部。
“佳禾,来尝尝这个新品,据说超好吃。”唐思琪端着一小块提拉米苏,笑意盈盈地递到我面前,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旁边的总监周启明听到。
她凑近我,用几乎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刚听行政那边说,周总监最近在看新媒体矩阵的方案,尤其看好那个主打短视频的新兴平台。”
我心中一动,感激地对她笑了笑,接过蛋糕。
香甜的奶油在舌尖化开,我却品尝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名为“陷阱”的味道。
这杯下午茶,注定要比咖啡更苦涩。
▶01
我们公司是一家业内小有名气的互联网公司,福利待遇在同行业里算得上是翘楚,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雷打不动的“下午茶”制度。
每周一、三、五的下午三点半,行政部的同事会推着满载美食的小车,像播撒快乐的使者一样,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
起初,大家真的只是把它当成繁忙工作中的一次短暂休憩,补充能量,放松心情。但渐渐地,这二十分钟的非正式时间,演变成了一个信息高速交换的枢纽。
谁的方案被毙了,谁最近得了老板的青眼,哪个部门马上要有新的人事变动,甚至高层会议上的一些风声……这些无法在正式邮件和会议中流传的消息,都在一杯咖啡、一块蛋糕的传递中,悄然发酵,汇成一张看不见的关系网和信息网。
而我,沈佳禾,市场部的一名普通专员,曾经是这张网上最迟钝的结点。
我信奉“实力为王”,总觉得只要工作做得足够出色,就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至于那些茶水间的窃窃私语,我一向不屑参与。
直到唐思琪的出现。
她和我同期入职,业务能力其实与我不相上下,但她显然更懂得“下午茶”的精髓。她总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总监身边,一边赞美着新换的咖啡豆风味独特,一边不经意地透露自己为了某个项目熬了好几个通宵;
她能和行政部的姑娘打成一片,从而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公司资源的最新动向。
而我,多数时候只是默默地坐在角落,喝完一杯美式,然后匆匆返回工位,继续埋头于我的PPT和数据报表。
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在我们入职的第二年,迎来了第一次正面交锋。
市场部经理的职位空了出来,总监周启明透露,这个位置将从我们这一批年轻人中择优选拔。而最有力的竞争者,心照不宣,就是我和唐思琪。
考核的标准,是一个新项目的策划案——“星光计划”。这是一个旨在提升公司品牌年轻化形象的重要项目,谁能拿下它,谁就相当于拿到了晋升的入场券。
消息一出,整个部门的空气都变得微妙起来。连下午茶时的氛围,都带上了一丝紧张的甜腻。
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星光计划”的策划中,连续一周都在加班加点地研究市场数据,分析竞品动态,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突破口。
而唐思琪,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比我轻松得多。她依旧准时参加每一次下午茶,和同事们谈笑风生,仿佛对这次竞争并不那么上心。
但我知道,这只是表象。
在下午茶的喧闹中,我好几次看到她端着咖啡,不经意地凑到不同部门的同事身边,低声交谈着什么。她的信息网,正在高速运转,为她的策划案吸取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养分”。
而我,依旧固执地相信,数据和逻辑才是最可靠的武器。
▶02
周一的下午茶,行政部送来的是一家网红店的定制款泡芙。
我没什么胃口,只拿了杯清水,坐在靠窗的位置,脑子里还在盘算着“星光计划”的推广渠道。
“佳禾,还在想方案呢?”唐思琪端着一盘精致的泡芙坐到我对面,脸上挂着一贯的甜美笑容,“别绷得那么紧,有时候灵感就是在放松的时候才出现的。”
我勉强笑了笑:“没办法,周总监要求高,不做足准备,心里没底。”
“说的是呢。”
唐思琪咬了一口泡芙,满足地眯了眯眼,然后状似无意地说道,“对了,我上周去跟供应商谈合作,正好碰到咱们采购部的刘哥,听他说,公司最近好像在跟一家MCN机构谈深度合作,似乎是想把资源重点往短视频上倾斜。”
她看着我,眼神真诚:“我就是随口一说,你别当真啊。不过我觉得,咱们的方案要是能往这方面靠一靠,说不定能正好挠到周总监的痒处。”
我心里咯噔一下。
短视频确实是当下的风口,但我之前的分析认为,我们公司的产品调性偏向深度和专业,与短视频追求的“短平快”模式并不完全契合。贸然投入大量资源,风险不小。
可唐思琪的消息,听起来又那么真实。采购部的刘哥,MCN机构……这些具体的元素,让她的“随口一说”显得极有分量。
她是在向我示好,还是在试探我?
我看不透她笑容背后的深意,只能含糊地应道:“谢谢你啊思琪,我会考虑的。”
“客气什么,我们是战友嘛。”她笑得更灿烂了,起身又去拿了一块抹茶千层。
看着她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在职场上,信息就是武器。唐思琪显然深谙此道。她通过下午茶这个非正式的社交场合,轻而易举地就获取了我需要熬夜分析数据才能得出的结论,甚至是一些我根本无法触及的内部消息。
这让我第一次对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PPT”的信条产生了动摇。
接下来的几天,我虽然依旧在完善我的方案,但心里却始终悬着唐思琪给我的那条“信息”。
周三下午茶的时候,我破天荒地主动端着咖啡,走到了素来被称为“部门百事通”的陈姐身边。
陈姐是我们部门最资深的员工,工龄比总监周启明还长。她不争不抢,每天乐呵呵的,但据说公司里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陈姐,最近忙吗?”我有些笨拙地开启话题。
陈姐抬头看了我一眼,笑了:“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佳禾也知道来茶水间聊天了?”
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不是被项目逼的嘛,来您这儿取取经。”
“取经可不敢当。”陈姐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不过啊,小沈,你有没有觉得,咱们这下午茶的甜点,味道越来越讲究了?”
我一愣,没明白她的意思。
她指了指桌上的马卡龙:“你看,这东西又甜又腻,看着好看,吃多了却容易坏事。做项目也一样,有时候听到的消息,就像这马卡龙,看起来很美,但你得分辨分辨,它到底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陈姐的话意有所指,像是在点拨我。
可我当时被“星光计划”的压力冲昏了头脑,只觉得陈姐在打哑谜,没有深究她话里的含义。
我满脑子都是唐思琪提到的那个MCN机构,以及她那句“挠到周总监的痒处”。
巨大的诱惑面前,我最终还是没能守住自己的判断。我推翻了自己原本以传统内容渠道为主、新媒体为辅的方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修改,将方案的核心,完全押注在了短视频矩阵的打造上。
我甚至花了两天时间,做出了一个极其详尽的短视频平台合作计划,连不同阶段的KOL选择和预算分配都一一列出。
做完这一切,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我觉得,这一次,我不仅有扎实的数据支撑,更有精准的“内部消息”加持,赢定了。
▶03
时间很快来到了周五,也就是今天。
下午茶时间,唐思琪端着提拉米苏,对我说了那句意有所指的话:“我刚听行政那边说,周总监最近在看新媒体矩阵的方案,尤其看好那个主打短视频的新兴平台。”
这句话,像是一颗定心丸,彻底打消了我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她说的,和我从她那里听来的“二手消息”完全吻合。这说明,这条信息是准确的。她今天再次提起,更像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确认。
我甚至有些愧疚,觉得自己之前竟然怀疑过她的动机。或许,她真的只是想和我公平竞争,顺便卖我个人情。
“谢谢你,思琪。”我真心实意地对她说。
她嫣然一笑,像一朵盛开的玫瑰:“加油。”
下午四点半,项目方案的提报会准时开始。
周启明坐在会议桌的主位,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我和唐思琪坐在他对面,空气中弥漫着没有硝烟的战火味。
按照抽签顺序,我第一个上场。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精心准备的PPT,开始阐述我的“星光计划”。
“……基于以上市场分析,我认为,‘星光计划’的核心突破口,在于全面拥抱短视频。我的方案将围绕三大主流短视频平台,构建一个从内容生产、KOL投放到用户沉淀的完整闭环……”
我讲得慷慨激昂,信心满满。我把我所有的心血、数据、逻辑,以及那条“关键信息”,都完美地融合在了这个方案里。
然而,我预想中周启明赞许的目光并没有出现。
他静静地听着,眉头却越皱越紧。
当我讲到具体的平台合作细节时,他甚至拿起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重重地划了一下。
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藤蔓,从脚底迅速攀上我的脊背。
讲到最后,我的声音已经有些微微发颤。
当我合上电脑,说出“我的阐述完毕,谢谢大家”时,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周启明沉默了足足半分钟,才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着我,缓缓开口:“沈佳禾,你的方案,数据很详实,逻辑也算清晰。但是,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会把所有的宝,都押在短视频上?”
▶04
周启明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
我有些发懵,下意识地回答:“因为……因为短视频是当下最大的流量风口,也是品牌年轻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风口?”周启明冷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十指交叉放在桌上,形成一个充满压迫感的姿势,“风口确实存在,但不是所有的船都适合去追风口。我们的产品调性是什么?
是深度,是专业,是建立在用户长期信任基础上的价值传递。”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厉:“你把百分之八十的预算都投入到短视频的流量购买和KOL合作上,这是在做品牌,还是在烧钱放烟花?”
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大脑一片空白。
这些问题,正是我最初的顾虑,是我在推翻自己第一版方案时,被我刻意忽略掉的风险点。
现在,它们被周启明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我的脸上。
“还有,”周启明拿起我的方案文本,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logo,“你重点推荐的这个平台,你知道我们法务部上个月刚刚处理完跟它的合作纠纷吗?
你知道我们已经决定,未来一年内,暂停和这个平台的一切新增合作吗?”
轰的一声,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暂停合作?
这怎么可能?唐思琪给我的信息,行政部传出的风声,明明都说这是总监看好的方向!
我的目光不受控制地飘向唐思琪。
她坐在那里,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和同情,仿佛也在为我感到惋惜。但当她的视线与我相撞时,我分明从她眼底深处,看到了一闪而过的、得意的冷光。
那一瞬间,我什么都明白了。
从周一那杯下午茶开始,这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唐思琪利用我对信息的渴求,以及对她“社交达人”身份的信任,不动声色地喂给我一颗包裹着蜜糖的毒药。
她知道我一定会如获至宝,她知道我一定会推翻自己原有的谨慎判断,她甚至算准了我没有足够的人脉去交叉验证这条信息的真伪。
而今天下午茶时那句看似善意的“提醒”,更是诛心之举。它在我上场前,彻底摧毁了我的最后一丝警惕,让我满怀信心地,一步步走进她挖好的陷阱。
我像一个被人操控的木偶,在台上卖力地表演了一出蹩脚的独角戏,而始作俑者,就坐在台下,用最无辜的表情,欣赏着我的溃败。
巨大的羞辱和愤怒,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我的手脚冰凉,连嘴唇都在微微颤抖。
这时,唐思琪站了起来。
她先是抱歉地对我笑了笑,然后才转向周启明,将自己的U盘插入电脑。
“周总监,各位同事,接下来由我来阐述我的方案。”
她的PPT背景是沉稳的深蓝色,与我的花哨风格截然不同。
“我的方案核心,是‘深耕’与‘破圈’……”她侃侃而谈,声音自信而从容,“在巩固我们现有专业社区内容的基础上,我建议,我们可以与知识付费领域的头部平台进行战略合作,联合推出一系列深度课程和白皮书,以此来强化我们的专业壁垒……”
她的每一个观点,都精准地踩在了周启明刚才强调的“深度”和“专业”上。
她甚至提到了一个我们公司高层最近正在接触、但尚未公开的合作伙伴的名字。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战了,这是降维打击。
会议室里的气氛,随着唐思琪的阐述,逐渐变得热烈起来。之前因我而起的沉闷一扫而空,几个同事甚至开始点头,小声地交流着,脸上带着赞许。
周启明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我坐在原地,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公开处刑的小丑。
提报结束,结果毫无悬念。
周启明当场宣布:“‘星光计划’的项目负责人,是唐思琪。”
掌声响了起来。
唐思琪站起身,优雅地向大家鞠躬致谢,目光扫过我时,带着胜利者的矜持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挑衅。
我的世界,天旋地转。
会议结束,同事们陆续离开,纷纷向唐思琪道贺。我失魂落魄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只想尽快逃离这个让我窒息的地方。
就在我准备起身时,周启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冰冷而不带一丝感情。
“沈佳禾,你留一下。”
▶05
会议室的门被关上,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声音。
巨大的空间里,只剩下我和周启明两个人。空气仿佛凝固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低着头,像一个等待审判的犯人。
“抬起头来。”周启明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我缓缓抬起头,对上他深不见底的眼睛。那里面有失望,有审视,却没有我预想中的愤怒。
“给我一个解释。”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你的水平,不止于此。这份方案,不像是你会做出来的东西。”
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涌了出来。
在所有人都为唐思琪的胜利欢呼时,只有他,这个平日里不苟言笑、以严苛著称的总监,看出了我的失常。
我该怎么解释?
告诉他,我被唐思琪骗了?我轻信了下午茶时的一句闲聊,就赌上了自己的职业前途?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无能者的借口。在职场上,被骗,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没有证据,任何指控都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愚蠢和可悲。
我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咽回肚子里,用尽量平静的声音说:“对不起,周总监。是我的判断失误。我过于追求所谓的‘风口’,忽略了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是我急功近利了。”
我没有提唐思琪一个字。
输了,就要认。
周启明静静地看了我几秒钟,眼神复杂。
“急功近利?”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沈佳禾,你来公司两年了。我一直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你踏实,肯钻研,有股韧劲。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看好你。”
“但是,”他话锋一转,“光有韧劲是不够的。职场如战场,光会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甚至分不清路上是鲜花还是陷阱,迟早会翻车。”
他的话,字字句句都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上。
他什么都知道。
他或许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但他一定看透了这背后的人心算计。他只是在等,等我自己想明白。
“我让你留下,不是为了听你道歉。”周启明站起身,走到我面前,“我是想告诉你,这次的失败,如果你能从中学会点什么,那它就不是一次单纯的失败。”
他把我的那份方案文本轻轻放在桌上:“拿回去,好好想想。想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想不明白,你在这个行业里,就永远只能当一个优秀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说完,他拉开门,走了出去。
空旷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城市的霓虹灯一盏盏亮起,像无数双嘲讽的眼睛。
我抱着那份被判了死刑的方案,终于忍不住,趴在冰冷的会议桌上,无声地哭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擦干眼泪,失魂落魄地回到工位。
办公室里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有零星几个还在加班。唐思琪的座位空着,想必是和朋友们庆祝胜利去了。
我打开电脑,看着屏幕上那个凝聚了我无数心血又将我推入深渊的PPT,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一个保温杯轻轻地放在了我的桌上。
我抬起头,看到陈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哭过了?”她问。
我窘迫地点点头。
“傻孩子。”陈姐叹了口气,在我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一杯下午茶而已,就把你撂倒了?”
我愣住了,不解地看着她。
“你以为,公司里的下午茶,真的只是用来补充能量的吗?”陈姐拧开保温杯,一股暖暖的红枣茶香气弥漫开来。
“那二十分钟,是整个公司信息流最湍急的时候。谁和谁走得近,谁和谁有矛盾,高层有什么新动向,对手有什么新打法……所有上不了台面的信息,都在那里交换。”
她喝了口茶,继续说:“你啊,就是太干净了。总觉得只要把活儿干好就行。可你不知道,有时候,‘听话’比‘干活’更重要。
当然,我说的‘听话’,不是让你去溜须拍马,而是让你去听懂那些话里有话,听懂别人想让你听见的,和不想让你听见的。”
我怔怔地听着,感觉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正在我面前缓缓打开。
“就拿这次的事来说,”陈姐看着我,“唐思琪那丫头,聪明是聪明,但路子走歪了。她用假消息给你挖坑,这种手段,玩一次可以,玩多了,早晚会反噬自己。周总监是什么人?火眼金睛。他能看不出这里面的猫腻?”
“那他为什么……”我忍不住问,“为什么还把项目给她?”
“因为她的方案,确实是目前来看最稳妥、最符合公司现阶段利益的。作为一个总监,他首先要对项目负责,对公司的KPI负责。这是他的立场。”陈姐一针见血地指出。
“但是,”她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慧黠的光芒,“稳妥,不代表是最好。唐思琪的方案,赢在信息,也输在信息。她只看到了公司要‘深耕’,却没看到周启明心里真正的‘野心’。”
“野心?”我追问道。
陈姐凑近我,压低了声音:“你以为周总监真的那么保守,一心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告诉你,上个月,我看到他和一个人的饭局。那个人,是‘蓝海科技’的创始人。”
“蓝海科技?”我大吃一惊。
蓝海科技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家技术公司,他们开发的一套用户画像智能分析系统,在业内被誉为“黑科技”,能够极其精准地预测用户行为和潜在需求。但他们从不和我们这类内容公司合作。
“周总监想干什么,你现在明白了吗?”陈姐看着我,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
我脑中仿佛有电光石火闪过。
我明白了。
周启明不是不想“破圈”,他只是不想用烧钱那种粗暴的方式。他想要的,是技术赋能下的精准破圈!
唐思琪的方案,只是在现有的框架内做优化,而周启明想要的,是颠覆性的创新!
他之所以对我失望,不仅仅因为我被骗了,更是因为我连他真正的意图都没有看出来,只拿出了一个平庸的、追逐所谓“风口”的方案。
“陈姐……我……”我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别急着谢我。”陈姐拍了拍我的手,“路,我只能指给你。怎么走,还得看你自己。周总监让你把方案拿回去好好想想,你以为只是让你反思失败吗?”
她站起身,把那杯红枣茶推到我面前:“他是给你机会呢。就看你,抓不抓得住了。”
说完,陈姐转身离开了,留下我一个人坐在原地,心脏狂跳。
我看着桌上那份失败的方案,又看了看旁边那杯温热的红枣茶。
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从心底最深处喷涌而出。
唐思琪,你以为你赢了吗?
周总监,谢谢你没有彻底放弃我。
这场仗,还没有结束。
我立刻打开电脑,删掉了那个让我蒙羞的PPT,新建了一个文档。
文档的名字,我敲下了三个字:
Plan B。
▶06
那个夜晚,我没有回家。
公司的灯一盏盏熄灭,最后只剩下我头顶这一方小小的光亮。
陈姐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维的枷锁。我不再纠结于被欺骗的愤怒和失败的羞辱,而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一场豪赌之中。
我赌的,是周启明那不为人知的“野心”。
来源:萌宠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