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的事火到海外,美国网友竟然酸哭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9:39 1

摘要:西贝自信满满地开放后厨,结果大家看到的是,预制菜包、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生产日期一年的羊腿……纷纷闪亮登场。

谁能想到,一家中国餐馆的后厨闹剧,居然成了大洋彼岸的顶级下饭神剧?

在西贝事件发生之后,油管财经博主开始自发转播这件事。

主要是靠翻译新闻,在视频里口述整件事怎么发生。

当预制菜联盟跳出来声援,说西贝提供了“相对安全与美味”的选择时,美国网友就乐了。

“Relative?” (“相对”?)这个单词在英文中,本身就有那种欲盖弥彰的滑稽感。

在广告法严苛到变态的美国,这种模棱两可的承诺,美国人可太熟悉了。

西贝自信满满地开放后厨,结果大家看到的是,预制菜包、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生产日期一年的羊腿……纷纷闪亮登场。

西贝这波操作,简直是自编自导了一部餐饮界《楚门的世界》,电影感拉满,处处都有神奇转折。

而当罗永浩悬赏十万征集证据时,他在美国网友心中的形象也瞬间高大起来,直接封神 “Giga Chad”。

不得不说老罗这种混不吝,真的很对美国网友的胃口,就像特朗普一样,怼天怼地怼空气。只要你敢怼就是美式互联网英雄。

“Giga Chad”这个梗代表的是无所不能、信念感爆棚的“真男人”。

“Giga Chad”

老罗的形象,就像西部片里的独行侠,单枪匹马挑战庞大的资本势力,是美国网友最喜欢的剧本,够硬核,够解气。

故事到这里,还只是个商战瓜。可接下来的发展,才真正戳中了老美的肺管子。

中国官方机构迅速响应,新华社发声支持较真的消费者,国家卫健委立马推出《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

这套丝滑小连招,把美国网友看傻了。

他们一边熟练地玩起改编梗 “Absolute Xinema” (中国式电影)和 “Do nothing, win” (躺赢)。

一边在弹幕里破防:“他们居然真有个能正常运转的政府?!”

这句话,三分调侃,七分酸。

那可太酸了,美国的监管机构常与资本勾肩搭背、法案在国会扯皮数年难产时,他们眼睁睁对岸的消费者维权,能直接触发国家标准的快速落地。

互联网上喊一嗓子只要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就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这事在老美简直不敢想,对很多美国人来说,陌生得就像科幻片。

更别说一个老罗这样的网红,能干翻贾国龙这样的餐饮资本集团,消费者一声呐喊,就能产生让巨头紧张、让规则重塑的力量。

直接让很多美国网友酸到破防。

西贝这出戏,在国内是食品安全和商业诚信的警示录。到了海外,它意外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年轻人对自己系统效率低下的失望、对有效治理的复杂向往。

实际上近些年美国政治有种隐约的变化,比如,你如果刷到外网关于中国稀土管制的报道,有些美国年轻主播聊这事儿,他们的观点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大致思想就是:

“我们这些美国小老百姓,早就拿那个该死的军工复合体没一点办法了。我们踩不动刹车了,哥们儿。现在,能给它上点眼药、让它别那么为所欲为的,全世界看下来,好像就只有中国了。”

看到这里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几乎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天然地反对劣质预制菜。所谓什么老美天天吃预制菜都无所谓,根本不存在这回事。

只不过美国网友反对也没用,在美国的语境里,根本不会有有效地监管法规落地,当地政府是完全指望不上的,所以老外已经默认接受这件事了。

应当警惕的还是吹鼓国外食品更安全的想法,当监管不作为,任何事都不会安全到哪去。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