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崩塌只用 8 年!安史之乱啃碎大唐,3 万百姓竟成军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00:53 1

摘要:公元 755 年至 763 年,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让鼎盛的大唐从 “稻米流脂粟米白” 沦为 “白骨露于野”。睢阳 3 万百姓被当军粮,全国人口锐减 3600 万,盛世为何崩塌得如此之快?

公元 755 年至 763 年,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让鼎盛的大唐从 “稻米流脂粟米白” 沦为 “白骨露于野”。睢阳 3 万百姓被当军粮,全国人口锐减 3600 万,盛世为何崩塌得如此之快?

提到唐朝,多数人先想到长安的烟花、李白的诗句,或是杨贵妃的故事。可很少有人细想,那个看似固若金汤的盛世,怎么就被一场叛乱啃得只剩残骨?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就扒一扒安史之乱里那些血淋淋的真相,看看盛世崩塌的背后,到底藏着多少荒唐与残酷。

唐玄宗早年确实是个靠谱的皇帝,开元盛世把大唐推到世界之巅 —— 长安街上能看见波斯商人,洛阳牡丹吸引各国使者,连李白都写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到了晚年,这位皇帝像变了个人,一头扎进杨贵妃的温柔乡,“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成了日常。

他先是重用李林甫,这位 “口蜜腹剑” 的宰相,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嫉贤妒能十九年;李林甫一死,又为了讨好杨贵妃,把她哥哥杨国忠扶上相位。杨国忠更离谱,专权乱政、克扣军饷,连边境将士的过冬棉衣都敢贪,民间怨声载道他全当没看见。最要命的是军事上的昏招:设十镇节度使,把兵权、财权、人事权全交出去,这就像把家里的钥匙、存折、保险柜密码都给外人,不出事才怪。

而安禄山,就是那个最会装乖的 “外人”。他长得肥头大耳,在唐玄宗面前一口一个 “陛下圣明”,背地里却偷偷囤了十五万精兵、够吃十年的粮食,还拉拢胡商当间谍。等到公元 755 年,他在范阳竖起 “讨伐杨国忠” 的大旗,十五万叛军像饿狼一样扑向大唐腹地,安史之乱就这么爆发了。

唐玄宗的昏招:亲手拆了自家防线小区里爱下棋的王大爷常说:“下棋最怕自毁长城,唐玄宗这是直接把城墙都拆了。” 这话一点不假。叛军一路南下,河北州县的官员要么跑要么降,一个月就拿下整个河北。渡黄河时,叛军拆了老百姓的房子扎木筏,密密麻麻漂了好几天,唐军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直到叛军打到洛阳,唐玄宗才慌了神。他派封常清去洛阳募兵,招来的全是市井无赖,连武器都不会用,结果连败几场丢了洛阳。接着又派 “西域战神” 高仙芝守潼关,高仙芝知道叛军锐气正盛,主张坚守不出,可唐玄宗听信宦官谗言,说高仙芝 “畏敌不战、克扣军饷”,直接把这位老将斩了。临刑前,士兵们齐声喊 “冤枉”,声音震得潼关城墙都抖,唐玄宗却铁了心不回头。

杀了高仙芝,又派哥舒翰守潼关。哥舒翰是沙场老将,知道潼关地势险要,只要守住,叛军迟早会断粮。可杨国忠怕哥舒翰拥兵自重,天天在唐玄宗耳边吹风,硬逼哥舒翰出关迎战。哥舒翰没办法,哭着领兵出关,结果在灵宝中了埋伏,二十万大军最后只剩八千余人,哥舒翰被俘,潼关就这么丢了。

潼关一丢,长安成了空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杨国忠和少数亲信,偷偷从西门跑路,连老百姓都没告诉。第二天长安百姓醒来,才发现皇帝早跑了。叛军进城后,抢钱、抢粮、掳女人,大明宫被一把火烧了,朱雀大街上遍地尸体,曾经繁华的长安城,成了人间地狱。

马嵬驿兵变:三尺白绫斩断盛世余温唐玄宗一行人逃到马嵬驿时,随行士兵终于爆发了。他们跑了一天一夜,又累又饿,想起留在长安的家人正在遭难,怒火全撒到杨国忠身上。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喊:“杨国忠祸国殃民,不杀他,我们到了蜀中也没脸见人!” 士兵们一拥而上,把正在和吐蕃使者说话的杨国忠砍了头,挂在城门上示众。

可士兵们还不罢休,他们知道杨贵妃是杨国忠的妹妹,怕她以后报仇,逼着唐玄宗杀杨贵妃。唐玄宗抱着杨贵妃哭求:“贵妃无罪,你们放过她吧!” 可士兵们刀出鞘、箭上弦,说:“不杀贵妃,我们就不往前走!” 唐玄宗没办法,只能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赐了一条白绫。三十八岁的杨贵妃,就这么死在了马嵬驿的残灯之下。

唐玄宗哭得站都站不稳,却不敢多停留,只能继续往蜀中逃。而太子李亨,在马嵬驿和父亲分手后,带着少量士兵去了灵武,在那里登基成了唐肃宗。从这一刻起,百姓对大唐的信任彻底崩塌了 —— 曾经万国来朝的大唐,连皇帝都弃城而逃,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这样的王朝,谁还敢指望?

睢阳之战:3 万百姓沦为 “军粮” 的残酷真相如果说长安沦陷是耻辱,那睢阳之战就是大唐最残酷的 “炼狱”。睢阳是江淮的门户,江淮是大唐的财赋重地,守住睢阳,江南的粮食、财帛才能运到唐军手里;丢了睢阳,大唐就彻底没了根基。唐肃宗下了死令,一定要守住睢阳。

死守睢阳的,是张巡和许远,手里只有六千多士兵,而叛军有十三万精锐,还带着冲车、云梯、投石机,把睢阳城围得像铁桶一样。可谁也没想到,这六千多人硬是守了十个月,杀了十二万叛军,还射瞎了叛军主将尹子奇的左眼。

张巡是个军事奇才,叛军用冲车,他就发明 “钩车” 勾住车轮;叛军爬云梯,他就扔火把;叛军挖地道,他就挖沟灌热油。可战争最残酷的不是厮杀,是粮食。城里的粮食吃完了,士兵们先吃战马,再吃老鼠、树皮、草根,最后连盔甲上的皮带、墙上的文书都煮了吃。

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张巡做出了一个毛骨悚然的决定 —— 吃人。他先杀了自己的小妾,把肉分给士兵;许远也杀了家里的奴仆。《资治通鉴》里 “人相食,死者数万” 八个字,背后是睢阳城里的人间地狱。老百姓被按户编组,每天都有人被拉走吃掉,哭喊声日夜不停。

有个叫李二郎的士兵,妻子怀着孕,他跪在张巡面前求留妻子一命,等孩子降生。

张巡沉默了半天,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李二郎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带走,转身提刀冲进叛军阵中,力战而亡。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最终成了战友的 “口粮”。

等到唐军收复睢阳时,城里三万百姓只剩几百个奄奄一息的人,连站都站不起来。可讽刺的是,张巡被当成 “忠臣” 供奉在祠堂里,商丘的张巡祠至今香火不断。有人赞他 “忠烈千秋”,也有人骂他 “以民为食、不仁至极”,可很少有人提起那些被吃掉的百姓 —— 他们没有名字,没有墓碑,只在史书里留下一句冷冰冰的 “食人三万”。

网友观点展示

网友们对这段历史的讨论,从来就没停过,观点更是五花八门。“@历史爱好者老周” 说:“唐玄宗早年多英明,晚年怎么就糊涂成这样?要是他不宠杨贵妃、不重用杨国忠,哪会有安史之乱?”“@理性看世界” 表示:“张巡守睢阳是为了保大唐,可吃老百姓也太残忍了,这‘忠烈’的光环下,藏着多少无辜的命?”“@军事迷小李” 反驳:“当时要是丢了睢阳,江南就完了,大唐可能更早灭亡,张巡也是没办法!”“@人文博主小苏” 感慨:“最可怜的是那些老百姓,盛世时他们没享多少福,乱世里却成了军粮、成了炮灰,史书里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总结

安史之乱打了八年,终结了开元盛世,也让大唐从巅峰跌落。全国人口从 5291 万锐减到 1690 万,3600 万人没了,有的死于刀兵,有的死于饥荒,有的被当成军粮。更要命的是,此后一百多年,藩镇叛乱不断,大唐像个病入膏肓的老人,一点点被掏空,再也回不到昔日的鼎盛。

白居易写《长恨歌》,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写得感天动地,却没提那些死于战乱的百姓。可历史不该只记风花雪月,更该记住睢阳城里那 3 万被吃掉的百姓,记住那些逃荒路上饿死的流民 —— 他们不是史书上的数字,是曾经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

安史之乱像一面镜子,照出盛世下的腐朽:皇帝昏庸、官员贪婪、军队软弱,最终买单的,永远是老百姓。它也印证了一个道理:没有永恒的盛世,统治者要是忘了百姓,再辉煌的王朝,也会转瞬崩塌。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张巡为守睢阳杀百姓当军粮,该被赞 “忠烈” 还是斥 “残忍”?唐玄宗的荒唐,该让杨贵妃一起买单吗?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