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机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郑州经贸学院商学院王芬副教授承担的《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学创就”一体化赋能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一条以产业需
随着新文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机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郑州经贸学院商学院王芬副教授承担的《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学创就”一体化赋能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一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教学创新为驱动、就业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模式创新:四维协同构建闭环体系
该项目直面当前经管类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课程内容滞后、实践教学薄弱、校企协同不足等现实问题,以“产学创就”一体化理念为引领,系统构建了产业、学习、创新、就业四维联动的闭环育人体系。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质量评估机制等举措,推动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转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实践成效:多维成果验证模式价值
课程体系方面,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为契机,项目团队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专业20多门课程体系的优化,融入企业真实案例占比达60%,实践教学比重提升至35%,立项《ERP原理及应用》等校级AI智慧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企业导师占比33%,教师企业挂职实现全覆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显著增强。项目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团队建设项目2项,发表论文5篇,出版专著2部。
在校企合作领域,联合企业与高校共同举办了产教融合改革高峰论坛,成功获批建设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平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已与40余家企业共建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并联合开发了包含《数据调查与分析》在内的6门校企产教融合特色课程,形成了“论坛引智、平台聚力、基地育人、课程赋能”的立体化协同育人新格局。
学生积极参与企业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十余项;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就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就业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0%以上。
项目构建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融合企业反馈与教学评估,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评建融合:质量提升与改革示范双驱动
该项目同时与学校评建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在质量提升层面,通过完善“教学—实践—就业”全链条监控体系,建立企业、学生、督导三方评价机制,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项目成果不仅在校内经管类专业中推广应用,也为同类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未来,项目组成员将进一步拓展“产学创就”融合广度与深度,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应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经管人才注入新动能。(曹永辉 王芬)
来源:河南教育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