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大略省的这则广告并非无心之举,里根作为特朗普公开承认的"精神偶像",其支持自由贸易的立场早已烙印在美式保守主义的基因里。
2025年10月2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电视台循环播放的一则短视频,成了撬动北美贸易格局的"支点"。
视频里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精美的画面,只有美国前总统里根38年前关于关税的一段讲话录音。
谁也没想到,这句被奉为自由贸易圭臬的名言,会让美国总统特朗普勃然大怒,直接按下美加贸易谈判的"终止键"。
更是逼得加拿大总理卡尼火速将外交重心转向亚洲,急寻与中国高层会面的机会。
这场看似偶然的贸易风波,实则藏着必然的矛盾伏笔。
安大略省的这则广告并非无心之举,里根作为特朗普公开承认的"精神偶像",其支持自由贸易的立场早已烙印在美式保守主义的基因里。
视频中特意截取的片段,恰好直指特朗普政府近期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对特朗普而言,这种"用偶像打脸"的操作堪称公开羞辱。
24日当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发布声明,宣布单方面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理由是"加方采取不恰当施压手段,违背谈判基本准则"。
更狠的是声明还预告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对加拿大木材、钢铁等核心出口产品额外加征10%关税。
这个决定瞬间让美加关系降至冰点,要知道两国自英国殖民时代便绑定的经贸纽带从未如此脆弱过。
而加拿大的反应也非常迅速,安大略省省长第一时间回应称,播放里根讲话是尊重历史事实,而非政治挑衅,加拿大贸易部长则直接召见美国驻加大使提出抗议。
最具标志性的表态来自总理卡尼,他在启程前往亚洲前直言,与美国的蜜月期已经结束,加拿大必须寻找新的战略支柱,这句宣言,为接下来的外交转向埋下了关键伏笔。
10月26日当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抨击加拿大"忘恩负义"时,卡尼已出现在吉隆坡的东亚峰会现场。
他在发言中罕见地将亚洲称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并明确提出加拿大将全面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贸与安全纽带。
这种表态绝非空穴来风,早在卡尼执政初期,其务实的国际主义外交路线就已显露端倪,先是与欧盟签署防务协议,再与墨西哥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亚太地区正是这一路线的终极落点。
卡尼的亚洲之行带着强烈的"经济自救"意味,美国作为加拿大最大贸易伙伴,吸纳了其75%以上的出口产品,这种过度依赖让美国的关税大棒具备"一击致命"的威力。
但如今的全球经济格局早已不同,欧洲经济陷入停滞,美国经济增长充斥水分,唯有亚洲贡献了全球60%以上的经济增量,中国更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APEC会议期间卡尼的对华表态进一步释放信号,他明确表示,已筹备数月寻求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还不排除放宽前任政府对中资的投资限制,甚至提及取消与美国同步征收的电动汽车关税。
这番话背后是实打实的利益考量,中国不仅是加拿大农产品的重要市场,更是其气候竞争力战略的关键合作伙伴。
加拿大的矿产资源与中国的新能源技术结合,能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链闭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加近期的互动轨迹6月卡尼与中国总理通话,8月两国重启经贸联委会机制,9月萨斯喀彻温省省长率团访华成为"破冰之旅",这些都为高层会面奠定了基础。
面对加拿大的"示好",中国的态度保持了一贯的稳健。
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始终欢迎任何希望友好相处的国家,对中加合作秉持开放态度,但合作需基于相互尊重。
真正的悬念在于加拿大能否突破"美国制约"的枷锁,历史早已证明,加拿大的外交自主往往是"有限自主"。
如今要在贸易问题上"疏远美国、亲近中国",必然面临美国的政治施压和利益胁迫。
美加之间的深层羁绊也增加了变数,两国同属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共享北美防空司令部等军事机制,每年贸易额超过7000亿美元,这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很难彻底割裂。
但时代的浪潮或许正在改写规则,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是"双刃剑",最终会反噬美国自身,美国经济依赖债务和金融服务,500多万个工作岗位直接依赖出口,加征关税既会推高本国通胀,也会失去加拿大这个重要市场。
反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业中心,与加拿大在农产品、能源、矿产等领域的互补性极强,这种合作不涉及政治附加条件,更符合加拿大的长远利益。
美加贸易战的升级,本质上是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又一次碰撞。
新华网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牛仔式"经济政策注定反噬自身,里根的名言早已揭示了繁荣之道在于摒弃保护主义。
加拿大用里根名言反击,正是抓住了这一本质矛盾,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国家能靠"关门造车"实现繁荣,即便是美国的盟友,也不愿为其保护主义政策买单。
加拿大的"向东看"不是孤例,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意味着"任人宰割"。
加拿大要提升全球地位,就必须超越贸易战思维,在合作共赢基础上寻找新型合作方式,这种认知的转变,或许会让更多国家加入贸易多元化的行列。
38年前里根在演讲中说,贸易保护主义看似爱国,实则短视,38年后他的名言引发的贸易风波仍在发酵。
这场风波的最终走向尚难预料,美加可能在关税压力下重回谈判桌,加拿大与中国的合作可能止步于"口头示好",也可能真正实现突破。
但无论结果如何,有一点已经明确,在多极化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能凭一己之力主导贸易规则,也没有任何国家能长期将盟友当作"附庸"。
加拿大要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不仅需要"向东看"的勇气,更需要摆脱美国制约的决心。
而美国保护主义的老路早已被历史证明行不通,里根的警告值得深思,对中国而言坚持开放合作的姿态,就能在国际格局变动中把握主动。
要知道保护主义终将遭反噬,而合作共赢才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在国家利益与全球规则间找到平衡,将长期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走向。
卡尼能否顺利与中国会面,美加关税战会否升级,这些疑问的答案,终究要在利益与规则的博弈中慢慢揭晓。
来源:暮时史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