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学历。去年深圳一家做跨境直播的老板直接放话:英语六级以下别投简历,但会剪映+ChatGPT的,高中毕业也照收。为啥?因为平台算法不吃文凭,吃“30秒留人率”。你背得出《哈姆雷特》没用,能让老外下单买辣条才算硬核。教育部数据摆着:2025年硕士毕业人数将再涨
“再过十年,你手里那张985毕业证,可能还不如一个会用AI写prompt的中专生值钱。”
别急着骂,先把心里那口老血咽下去——现实已经偷偷换了赛道,而多数人还在老路上狂奔。
先说学历。去年深圳一家做跨境直播的老板直接放话:英语六级以下别投简历,但会剪映+ChatGPT的,高中毕业也照收。为啥?因为平台算法不吃文凭,吃“30秒留人率”。你背得出《哈姆雷特》没用,能让老外下单买辣条才算硬核。教育部数据摆着:2025年硕士毕业人数将再涨30%,可企业岗位只增5%,学历通胀比人民币还狠。
再说铁饭碗。江浙那边已经试点“AI审批员”,把原来盖三章的流程缩成刷脸0.8秒通过。隔壁窗口的大姐苦练二十年的“手写签字体”直接作废。更扎心的是,税务系统内部培训PPT写着:未来五年,80%的重复性岗位“不进新人,只进服务器”。你以为的安稳,其实是慢刀子炖青蛙。
三四线城市的朋友也别侥幸。鹤岗两万一套房早不是段子,最新的是湖南某县级市推出“买房送工作”——送的是外卖骑手名额。因为年轻人跑光了,美团骑手平均年龄42岁。更魔幻的是,北京上海出现“反向数字游民”:住鹤岗,接硅谷的单,赚差价。地理红利被5G+Starlink切成碎片,靠“我在某某市”躺赢的年代,彻底翻车。
信息差?别闹了。现在抖音上连八十岁奶奶都在教你怎么用医保卡买理财。真正缺的不是“早知道”,而是“敢不信”。那些还在转发“震惊”体文章的,分分钟被算法扔进信息茧房,越活越旧。未来值钱的是“删繁就简”——把100条八卦浓缩成1条能用的决策,可惜多数人把脑子当仓库,堆满不扔。
最惨的是“点赞之交”。微信里躺着3000好友,借钱时连个200块红包都凑不齐。LinkedIn做过统计:疫情三年,弱关系推荐成功率暴跌70%,因为老板们也不傻,宁要知根知底的老同事,不要“见过一面”的精英。往后拼的是“共患难”——能一起熬夜改方案,敢一起背锅扛雷,才叫资产。其余,统统是通讯录里的尸体。
所以,别问“到底什么才保值”。答案其实特简单:能随插随用的技能包+敢随时推倒重来的心态。翻译成人话——别把自个儿活成一次性筷子,要活成瑞士军刀:剪视频、写代码、哄客户、做PPT,哪需要往哪搬。难受吗?当然难受。可十年前放弃诺基亚拥抱触屏的那批人也难受,现在他们至少还有群可以吐槽,而守着按键机的,只能去闲鱼卖“复古情怀”——90块一台,包邮。
来源:小爷爱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