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傍晚,西安市蓝田县樊家村的文化广场上锣鼓铿锵、板胡悠扬、唱腔高亢。一场由蓝田县蓝天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原蓝田县剧院)带来的秦腔惠民演出,正在这里热烈上演,为秋日的乡村平添了几分暖意与生机。
10月28日傍晚,西安市蓝田县樊家村的文化广场上锣鼓铿锵、板胡悠扬、唱腔高亢。一场由蓝田县蓝天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原蓝田县剧院)带来的秦腔惠民演出,正在这里热烈上演,为秋日的乡村平添了几分暖意与生机。
虽非年节,樊家村却热闹非凡。下午6点不到,戏台前已坐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有的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孩子,大家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早早“抢占”了好位置。“听说县剧团要来,我早早把饭吃完就来了,就爱听秦腔,美得很!感谢剧团大老远把戏送到村里来,希望你们常来!”76岁的张德宽老人笑呵呵地说道。
10月28日,村民们在蓝田县樊家村文化广场观看秦腔《铡美案》。
锣鼓声响,幕布拉开,经典秦腔剧目《铡美案》震撼开演。当包公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唱腔响彻广场,台下顿时爆发出阵阵喝彩。老戏迷们闭目击节,轻声跟唱;年轻人虽然不太懂戏,也被这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
10月28日,村民们在蓝田县樊家村文化广场观看秦腔《铡美案》。
这方小小的戏台,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不仅演绎着千古流传的忠孝故事,更成为了连接情感、安放乡愁的精神家园。台上唱念做打,一丝不苟;台下如痴如醉,掌声不断。
10月28日,演员在候场时整理服饰。
“截至目前,今年我们剧团共演出175场,足迹遍布全县18个乡镇55个村,服务群众近20万人。”剧团业务副团长刘晴晴介绍道,“今年我们计划要演出230到240场,将更多好的戏曲作品送到群众身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树文明新风。”
《铡美案》中秦香莲一角的饰演者惠晓妮(左)正整理头饰。
在后台,刚刚演完《铡美案》中秦香莲一角的惠晓妮,一边忙着换装一边说:“我唱戏唱了30多年,只要老百姓爱看,我们就会一直唱下去。”这份执着,道出了所有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心声。
夜幕渐深,好戏仍在继续。台上,秦腔的余韵在夜空中回荡;台下,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烁。这一场穿越古今的乡间大戏,唱响的不仅是经典故事,更是新时代文化惠民、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演员们用坚守与热爱,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的土地上,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记者 邵林喜)
来源:小蔚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