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晚清六品官员孙秉忠后人的住处,进来几十个扎着军腰带,戴着红袖标的小将,小将们进门后也不顾主人的劝阻,就开始翻箱倒柜,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果然,不一会,其中一名小将找到一个小包裹,然后将包裹打开,拿出了里面的一卷字画状的小横轴。这是清朝末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晚清六品官员孙秉忠后人的住处,进来几十个扎着军腰带,戴着红袖标的小将,小将们进门后也不顾主人的劝阻,就开始翻箱倒柜,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果然,不一会,其中一名小将找到一个小包裹,然后将包裹打开,拿出了里面的一卷字画状的小横轴。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敕封孙秉忠父母的一张圣旨。
一名小将拿着这张圣旨走到房主孙先生面前大声吼着:“这是什么?”还没等孙先生回话,又过来两名小将,他们本来想揪住孙先生的头发,却发现这位孙先生竟是一位秃头顶,于是,这两名小将一人扭着孙先生的一支胳膊,像押罪犯一样将孙先生押到刚才问话的那名小将跟前。只见那小将冲着孙先生大声说道:“你个孙秃子,竟敢私藏皇帝老儿的圣旨,你是不是还妄想着复辟,我看你是不想活了吧!”
孙先生辩解说:“这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文物。”“文物,这算个什么文物,狗屁,这是四旧,我们今天就是来破四旧的!”说话间,一扬手,就把这张圣旨扔到地上。心疼的这位孙先生想要挣脱被扭着的胳膊去拾这张圣旨。扭着他胳膊的那两名小将见孙先生还想挣脱,于是更加用力的拧他的胳膊,其中一名小将一脚将孙先生踹倒在地上,这时,又过来几名小将,把孙先生死死的按在地上,疼的孙先生呲牙咧嘴的在地上直哼哼,眼却一直盯着被扔在地上的那张圣旨。
刚才问话的那名小将走过来,一只脚踩在孙先生的脸上,然后伸手示意那两名扭着孙先生胳膊的小将再拧狠一点,两名小将一用力,孙先生再次疼的喊出了声。
用脚踩着孙先生脸的这名小将对孙先生说道:“这就是你私藏圣旨的下场,”他见孙先生还是目不转晴的盯着地下的那张圣旨,接着说:“你心疼这张圣旨是吧,我让你看看这张圣旨的下场!”他抬起踩在孙先生脸上的脚,走到那张圣旨跟前,一只脚踩在圣旨上,使劲的将脚来回在圣旨上搓动,只见圣旨在他脚下与地面产生出强烈的摩擦。
被按在地上的孙先生看着这名小将的脚在圣旨上来回的搓动,心疼的,带着哭腔说到:“求求你了,放过那张圣旨吧!”。这名小将说:“我放开它,你是不是清理后继续收藏呀!”
这时,他突然看到孙先生桌上有一支毛笔,心中有了主意,他弯腰拾起地上的圣旨,走到桌旁,打量着圣旨的尺寸,然后拿起桌上的毛笔,蘸满墨,在圣旨上写下了:“孙秃子,私藏皇帝老儿圣旨,妄想复辟,罪该万死”这十九个大字。
当他写到皇帝的“帝”字时,这位小将还把圣旨倒过来,写了个头朝下的“帝”字,彰显出一种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气势。写完后,这位小将又看了看他写的这十九个字的布局,觉得“孙秃子”这三个字写的有点轻,于是又用毛笔在这三个字上打了个X。这样,不但布局完美了,还更彰显出时代的精神感。这位小将满意的看了看他刚写的字,然后把圣旨扔到孙先生脸上,哈哈大笑起来。
这份圣旨因为遭到这场“毁容”,其内容已经无法辨认了,它原来的名字也没人记得了。因为圣旨上有小将写了十九个字的二次创作,现在这张圣旨名字叫:“孙秃子圣旨”,在某博物内供人观赏,
孙秃子圣旨的这十九个字的书写,虽然没有太多的书法技术含量,但,却有着十足的时代气息感,彰显出了独具风格的霸气。
来源:文史哲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