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6路线驾驶员薛冰洁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日前,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6路线驾驶员薛冰洁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车厢内,她用心用情服务乘客,当好乘客的安全守护者;车厢外,她是29位老人的“公交闺女”,不仅定期为老人们上门理发,还用心装点他们的生活。薛冰洁这位“80后”驾驶员,用8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温暖的助老之路,获评山东好人、青岛市文明市民等10余项荣誉。
一把剪刀,暖了26个村庄的老人
薛冰洁的助老之路始于2017年冬天。薛冰洁随同事一起去看望辛安街道刘王大庄村五保户王京红。虽然有国家的保障,但是老人却因行动不便难以操持家务,也无力外出购买生活用品。这一次的志愿经历让薛冰洁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农村老人的孤寂。
没多久,薛冰洁跟同事聊天的时候,得知灵珠山街道小南庄村孤寡老人侯朋良患有帕金森病,生活有诸多不便,她便在工作之余前去看望老人。在与侯朋良聊天的时候,薛冰洁得知老人因视力不好,每次外出理发都是一个大难题。
从那以后,薛冰洁便下定决心学习理发。“一开始技术不行,害怕伤着老人,我就拿儿子练手,当时经常把儿子弄疼,导致他现在理发的时候都还有点害怕。”薛冰洁笑着说。
工作中,薛冰洁对老人们“理发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她所在的6路线是一条城乡结合线路,途经近20个村庄,她发现许多村庄都没有理发店,老人想要理发,就得坐公交车走很远。对于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出一趟门着实不容易。薛冰洁便萌生了去村里帮老人们理发的想法,她联合几位同事,组建了理发小队。
理发小队去的第一个村是灵珠山街道柳南山村。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喊“公交公司的来免费理发啦”,老人们陆续赶来。薛冰洁他们一边为老人理发一边与老人唠家常,现场气氛温馨融洽。
然而,由于队伍里只有张盼一人会修剪女士发型,薛冰洁又和自己较上了劲,跟着视频一遍遍地学如何给女士理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同事请教。“刚开始不熟练,手上总被剪刀划出口子,多亏阿姨们不嫌弃,还一直安慰我‘慢慢来’,就这么一次次练出来了。”薛冰洁说。木厂口、大南庄、刘家庄、柳西……薛冰洁去的村越来越多,足迹遍布新区26个村庄。
结对29位老人,月行百公里赴温情之约
“嫚儿,俺邻居腿脚不利索,出不了门,你们能上门给她理理发不?”一位村民拉着薛冰洁的手问道。这个朴素的请求,让薛冰洁的内心深深触动,她意识到,还有很多特殊老人连走到集中理发点都是一种奢望。她拎起理发工具箱,按照村民提供的地址,开启了上门服务之路。除了为老人理发,她还帮忙打扫房间、整理物品,一边忙碌,一边陪老人聊些家长里短。
就这样,薛冰洁先后与29位老人结成了对子。有时候下了班,薛冰洁就开车到附近的三四个村庄看望老人。老人们一看到她来了,都很开心,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闺女,你又来啦!”一个月下来,薛冰洁要开车往返120多公里才能挨个将老人们看望一遍,但她却乐此不疲。“每次看着老人们开心的笑脸,我都会感到很幸福。”薛冰洁说。
薛冰洁和同事们对老人的照料,不仅体现在解决日常不便,更体现在用心装点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的精心安排下,韩金彩和李德花老两口第一次穿上情侣装,手捧鲜花,幸福地度过了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吴彩金第一次过了母亲节;白淑凤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薛冰洁总会来到老人们家中,为老人们送去福字、元宵、彩绳、月饼等物品,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温馨与快乐。
薛冰洁把老人们当成自己的亲人,老人们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侯朋良的视力虽然不好,可是薛冰洁在哪个月哪一天去的,他都记得特别清楚;韩玉兰会特意留下自家小院种的丝瓜送给薛冰洁;韩桂英则精心养好长寿花,非要薛冰洁带走……老人们拥有的不多,却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薛冰洁这个贴心的“公交闺女”。
在8年的敬老服务中,薛冰洁感触良多。“刚开始认识侯朋良大爷时,他身体还挺硬朗,我们就在院子里给他理发,后来他走不动了就在屋里理发,如今只能在炕上理发了。”薛冰洁说,“有的老人,上个周我们刚为他理完发,下个周再去的时候,却发现他已不在人世。但一想到能让老人体面、干净地离开这个世界,我就觉得,这付出值得!”正是这些经历,让薛冰洁更加坚定了“要为老人们多做一点事”的想法。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敬老队伍越来越大
如今,薛冰洁已是真情巴士“守初心担使命”志愿服务团队的带头人,她先后带动200多名同事加入敬老助老的行列,让这支队伍愈发壮大。
薛冰洁的车上有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每个月的出行计划——哪天去哪个村、看望哪位老人。日子临近时,她都会在志愿者群里发出招募信息:“这周去看望柳南山、木厂口的几位老人,有要去的吗?”这边刚招募好志愿者,协调好公休时间,她又一个个拨通老人的电话:“大娘,我们这周末去看您!”电话那头,老人总会提高声调,连声说:“好!好!”
在薛冰洁的组织带领下,团队将扶老助老作为主要活动之一,累计帮助39位特殊老人,定期看望3家敬老院的300余位老人,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元化服务1500余次。
丈夫的态度转变,或许是最让薛冰洁感到欣慰的。最初,当薛冰洁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丈夫没少抱怨:“老大还没上幼儿园,老二刚满一岁,正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候,你有时间,不如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一次偶然的同行,让丈夫心中的不解化为了理解。从此,丈夫不再抱怨,反而成为薛冰洁最坚实的后盾——主动帮她联系村委协调场地,时常提醒她:“下次去看老人,需要买点什么?我提前买上。”
更令人欣喜的是,薛冰洁的大儿子成了她的“小帮手”,跟着她一起去看望老人,像个小大人一样陪老人聊天,用稚嫩的话语逗得老人开怀大笑。
薛冰洁帮扶的春蕾女童小溪,也在薛冰洁的影响下,主动穿上红马甲,跟随“薛妈妈”走进敬老院,一起唱歌、表演节目。小溪说:“我想快点长大,有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能力,然后像薛妈妈一样,去帮助更多人。”
当被问及这样的奔波是否辛苦时,薛冰洁语气平和而坚定:“说实话,身体肯定是累的。但每次一进门,看到老人们早早守在窗前,听到那声‘闺女,你来了’,所有的疲惫瞬间就没了。而且,现在有更多人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出力,这份力量大了,心也就更暖了。”
薛冰洁的感人事迹是青岛真情巴士集团长期将敬老爱老融入企业文化的生动缩影。真情巴士职工将十米车厢打造成“爱老驿站”,让1200多辆公交车成为迷路老人的港湾,年均帮助60余位老人平安回家。同时,他们常态化结对帮扶110余位老人,爱心陪伴8家敬老院1000余位老人,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西海岸这座“志愿之城”焕发出温暖人心的时代光彩。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