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的魅力,在于那些尘封的细节和颠覆认知的真相。你自认为是个历史通吗?不妨来挑战这份全新的20题测验,它将带你穿越千年,审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瞬间。准备好了吗?开始你的知识探险吧!
历史的魅力,在于那些尘封的细节和颠覆认知的真相。你自认为是个历史通吗?不妨来挑战这份全新的20题测验,它将带你穿越千年,审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瞬间。准备好了吗?开始你的知识探险吧!
(答案在文末)
1、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布的“推恩令”,其核心思想是谁提出的?
A、董仲舒
B、主父偃
C、晁错
D、公孙弘
2、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作者司马迁在哪个朝代完成此书?
A、西汉
B、东汉
C、战国
D、秦朝
3、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其最初修建的核心战略目的之一是?
A、方便南巡游玩
B、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与对南方的军事控制
C、发展沿岸商业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4、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叛军围攻下,名将张巡死守的战略要地是哪里?
A、潼关
B、长安
C、睢阳
D、洛阳
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主要创立于哪个时期,并以何为主要选拔标准?
A、两汉时期,以军功为主
B、魏晋时期,以门第家世为主
C、隋唐时期,以科举考试为主
D、宋明时期,以个人品德为主
6、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宝船”据记载采用了哪种关键的造船技术来保证船体结构强度?
A、水密隔舱
B、硬帆技术
C、平衡舵
D、铁钉连接
7、“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历史上的一大争议事件,根据较新的史学研究,当时被“坑”的主要是哪一类人?
A、儒生
B、方士、术士
C、六国贵族
D、农民起义领袖
8、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明确划分了两国东段边界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尼布楚条约》
9、深刻影响了秦国国策,并最终助其统一天下的核心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0、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军队爆发了一场关键战役,间接导致了造纸术西传,此战是?
A、怛罗斯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萨尔浒之战
11、明代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改革,其核心内容是简化赋役制度,具体做法是?
A、按人丁收税
B、将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算成银两缴纳
C、按土地和资产综合征税
D、取消所有商业税
12、元朝为了有效统治广袤的疆域,建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是?
A、郡县制
B、州县制
C、路府州县制
D、行省制
13、被后世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生活在哪个时代?
A、秦汉
B、三国
C、东晋
D、盛唐
14、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这次政变主要针对的竞争者是?
A、李建成、李元霸
B、李建成、李元吉
C、李承乾、李泰
D、李渊、李孝恭
15、中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对欧洲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最为直接和巨大?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6、宋代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
A、交子
B、会子
C、关子
D、宝钞
17、古代皇帝身边有众多侍奉机构,但清朝雍正帝设立的哪个机构,成为了事实上的权力中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A、内阁
B、南书房
C、军机处
D、粘杆处
18、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其词风在人生前后两个阶段有明显转变,其人生的分界点是?
A、早年成名
B、靖康之难,南渡之后
C、与丈夫赵明诚的感情变化
D、晚年隐居
19、岳飞的“岳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严明纪律著称,其军队的核心作战部队名称是?
A、虎豹骑
B、背嵬军
C、白袍军
D、玄甲军
20、明朝修撰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其主要编纂目的是?
A、作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
B、向外国使节炫耀国力
C、保存当时世界上一切可搜集到的文献资料
D、为永乐帝个人提供阅读材料
答案与深度解析1、B - 主父偃。
解析:削藩是汉初几代皇帝的共同目标,晁错曾提出《削藩策》,但过于激进引发“七国之乱”。而主父偃则巧妙地提出“推恩令”,建议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所有儿子,使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最终“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兵不血刃地解决了王国问题。
2、A - 西汉。
解析:司马迁生于汉景帝时期,主要活动于汉武帝时期。他在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发奋著书,于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创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
3、B - 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与对南方的军事控制。
解析: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大运河的修建,极大地便利了南方粮食、物资向北方的运输(即漕运),同时,一旦南方有变,北方军队可以迅速通过水路南下平叛,这是其首要的经济与军事战略考量。
4、C - 睢阳。
解析:睢阳(今河南商丘)是江淮地区的屏障,一旦失守,叛军即可南下夺取富庶的江南,切断唐朝的经济命脉。张巡、许远等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数月,有效遏制了叛军南下,为唐朝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时间。
5、B - 魏晋时期,以门第家世为主。
解析:此制度始于曹魏,由吏部尚书陈群创立。它名义上是按才德品评人才,但实际操作中,中正官多被世家大族把持,他们评定品级时完全看重被评者的家庭背景和出身,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巩固了门阀政治。
6、A - 水密隔舱。
解析:水密隔舱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造船发明。它用隔板将船舱分为若干个独立、互不透水的舱室。即使某个舱室意外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室,船只依然能保持浮力,大大提高了远洋航行的安全性。郑和宝船就广泛应用了这项成熟技术。
7、B - 方士、术士。
解析:传统的“坑儒”说法主要来自汉代儒生的记述。 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记载,被坑杀的“诸生”多是为秦始皇寻仙求药而不得、并诽谤皇帝的方士和术士。 因此,现代史学界普遍认为,这次事件的打击目标并非后世理解的广义上的儒家学者。
8、D - 《尼布楚条约》。
解析:这是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政府之间签订的第一份划界条约。 该条约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遏制了沙俄的东侵,是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国家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国际条约。
9、C - 法家。
解析:自商鞅变法起,秦国就确立了以法家思想为立国之本。法家强调君主集权、以法治国、耕战立国,其严明的法令和高效的执行力,极大地激发了秦国的军事和经济潜力,是其能够“奋六世之余烈”,最终横扫六合的根本思想武器。
10、A - 怛罗斯之战。
解析:此战发生在中亚的怛罗斯城附近,由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军队相遇。唐军因盟友反叛而战败,战俘中的造纸工匠将技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并最终传入欧洲,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1、B - 将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算成银两缴纳。
解析:“一条鞭法”的核心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它将过去复杂的、以实物和劳役为主的征收方式,统一简化为按土地和人丁折算成白银进行缴纳,大大简化了税制,适应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12、D - 行省制。
解析:全称为“行中书省”。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便于管理,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十大行省。行省拥有巨大的军、政、财权,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一制度影响深远,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3、C - 东晋。
解析:王羲之一生主要活动于东晋时期,当时门阀政治盛行,玄学清谈风气浓厚,书法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出身于顶级门阀琅琊王氏,官至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
14、B - 李建成、李元吉。
解析:“玄武门之变”是唐初一场残酷的宫廷政变。当时,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的权力斗争已经白热化。李世民遂在长安城宫城的北门——玄武门设下埋伏,亲手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其部将尉迟恭杀死了齐王李元吉,随后迫使唐高祖李渊立他为太子并传位。
15、B - 印刷术。
解析: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后,使得书籍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空前提升。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和《圣经》的德语译本得以大量印刷,直接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火焰。各种科学、人文著作的普及也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进程。
16、A - 交子。
解析:“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的四川成都,起初是一种由民间富商发行的存款凭证,后来因其便利性,由官府接管,成为官方发行的法定货币。这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7、C - 军机处。
解析:军机处初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后成为常设机构。其特点是“简、速、密”,官员品级不高,但直接听命于皇帝,上传下达,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决策权,使皇权得以高度集中,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18、B - 靖康之难,南渡之后。
解析: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多描写闺阁生活和自然风光,风格清丽婉约。1127年“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她随难民南渡,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文物散尽的悲惨遭遇,其后期词风转为沉郁悲凉,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悲愤。
19、B - 背嵬军。
解析:“背嵬军”是岳家军的精锐中的精锐,由岳飞亲自挑选的勇士组成,分为步兵和骑兵。这支部队战斗力极强,在历次对金作战中屡建奇功,金人曾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所畏惧的正是这支核心力量。
20、C - 保存当时世界上一切可搜集到的文献资料。
解析:明成祖朱棣编纂《永乐大典》的宏大目标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它是一项抢救和保存中华文化典籍的浩大工程,其性质是汇编,而非原创或教材。
20道题目已全部揭晓!这次的深度历史之旅感觉如何?你在哪一道题上犹豫了最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战绩(答对XX/20),或者提出你认为更有趣的历史冷知识,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来源:明哥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