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返乡创业青年陈慧雯与母亲到邯郸市政务服务中心咨询企业开办事宜,她们在这里不仅拿到了清晰的资料清单,还收到工作人员“有疑问随时打电话,别怕打扰”的叮嘱——“办事不慌、心里有底”,让陈慧雯母女心里倍感踏实,办事底气十足。
10月27日,返乡创业青年陈慧雯与母亲到邯郸市政务服务中心咨询企业开办事宜,她们在这里不仅拿到了清晰的资料清单,还收到工作人员“有疑问随时打电话,别怕打扰”的叮嘱——“办事不慌、心里有底”,让陈慧雯母女心里倍感踏实,办事底气十足。
“十四五”期间,邯郸市政务服务改革从群众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把“便利”与“温度”融入服务细节,全面叫响“邯郸办事不用跑”改革品牌。
邯郸市政务服务大厅的开放式办事区。 图片由邯郸市行政审批局提供
“别怕打扰”,让创业者安心
27日上午9时许,在邯郸市政务服务中心入口休息区,29岁的陈慧雯正和母亲翻看工作人员发放的资料清单。
“5月从广州辞了设计工作,想回老家开家服装设计公司,今天来问问具体办理流程。”陈慧雯的话里带着对创业的期待,也藏着几分对“办事流程”的忐忑。
“现在很多事项网上就能办,咋不先打个电话问问?”记者问道。
“过来转转心里踏实,没想到工作人员这么上心。”陈慧雯的母亲接过话,脸上带着笑意,“不光讲清了政策,还手把手指导网上操作,怕我们记不住,还留了电话,说‘后续有啥不懂的,直接打过来,别怕打扰’。”
一句“别怕打扰”,让陈慧雯母女倍感暖心,也让她们亲身触摸到我市政务服务变革的脉搏。
“现在,在邯郸办事变化真挺大,你看这办公区,和我记忆里的大不相同了。”陈慧雯感慨。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环境的焕新格外直观:从过去“面对面”隔着窗口的疏离,到如今“肩并肩”的亲近;从曾经象征距离与程序隔阂的柜台,到现在开放通透的办事区域;从冰冷的金属椅凳,到随处可憩的软椅;从往日嘈杂繁琐的场面,到如今低声交流、清晰指引的高效办事氛围……
“虽然今天是咨询,但流程都清楚了,下次能直接办理。而且遇到问题,也知道该找谁办。”陈慧雯说,工作人员不仅一次性讲清了网上办理的步骤,还承诺后续有问题随时帮着协调——这种“提前指路、后续兜底”的服务,让她没了“怕跑冤枉路”的顾虑。
看着安静的办事大厅,陈慧雯忍不住好奇:“感觉办事的人没少、开公司的也越来越多,咋大厅里排队的人反倒少了?”
“抽空就办”,让生意人方便
陈慧雯的疑惑,成安县仁爱眼镜店的曹经理也有体会。之前,她要办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本以为又得像6年前那样“专门停业去跑办”,结果却让她惊喜。
“以前办证太头疼了!”曹经理回忆起早年经历,语气里满是无奈,“准备资料得来回改,工作人员上门勘验还得停业半天,顺利的话十几天办完,不顺利就没个准头。”
可这次,市行政审批局的“自主勘验”模式让她彻底松了口气:“提交资料后,工作人员说我啥时候有空啥时候弄,不用等他们上门。”趁晚上店铺关门前,曹经理按指南拍了视频和照片上传,没过多久就收到“审核通过”的消息。
“抽个空就把证办了,一点不耽误白天做生意,这才是真方便!”曹经理笑着说,至于“自主勘验咋实现的”,她没细问——对个体户来说,“不折腾、不耽误”就是最好的体验。
复兴区一家环保企业的周经理,也有过类似的“省心经历”。公司要变更经营范围,她原本以为得跑几趟政务大厅,结果打个咨询电话就解决了:工作人员线上一对一指导准备材料,之后还把“政务服务直通车”开到了企业现场核实,甚至主动提醒后续要办的手续。
“我们就负责准备材料,剩下的全靠工作人员跑,证办下来了都没咋跑腿,能专心搞经营,这才是给企业减负!”周经理说。
“不用跑”这样实现
办事群众没减、企业主体年年增多,办事大厅排队的人为何大幅减少?个体户办证为何能“抽空办”?企业变更为何不用“自己跑”?办事为何不再难?答案藏在“邯郸办事不用跑”的系统性改革中。
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让进门就能办。我市取消传统柜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税务、不动产、公安、医社保等6个专区,实现“一类事一站办”“一窗通办”;市本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新承接划转事项230个,行政许可划转率达到81%(除省垂管单位外),591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全流程网办率达到91%——很多事不用到现场,在家就能办。
数据融通“一网办”,让“数据多跑腿”。我市整合了市本级111个业务系统入口,贯通人社、住建、住房公积金等10个市级自建系统——数据能共享、信息不重复填,不用再为了一份材料“跑多个部门”。
服务上门“主动办”,让“窗口搬到家”。配置政务服务直通车,把办事窗口搬到项目一线、群众家门口;打造全省首个市级政务服务直播间,政策解读、办事指南“云端”直达——不用到大厅也能懂政策、办业务。
信用审批“提速办”,让“办事不卡壳”。实行“信用+承诺+容缺”模式,447个事项“受审合一、当场就办”;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把4个环节整合为1个,跑一趟就能清——少等、少跑、少折腾,成了办事常态。
这些改革实招的背后,是无数个“陈慧雯”“曹经理”“周经理”切实感受到的便利:办事群众不用“摸黑跑”,个体户不用“停业办”,企业不用“分心跑”。
让“不用跑”温暖更多人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将要启航。邯郸市没停下“办事不用跑”的脚步,正把这份便利和温暖往更深、更广的地方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实施“邯郸办事不用跑”升级加力行动,通过用好“五个渠道”广纳民意、强化“三个互动”提升体验、延伸“三个触角”打通服务“最后一米”,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企业车间、百姓家中;未来还会拓展“极简办”“智能办”“掌上办”,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强化部门协同,送上政策、技术、人才、金融“组合拳”——让创业者敢闯、个体户稳干、企业敢投。
从陈慧雯母女手里的那张资料清单,到曹经理抽空办的证照,再到周经理企业里开进现场的政务直通车,“邯郸办事不用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让普通人办事“有人可问”、生意人经营“少被打扰”、企业发展“有底气闯”的民生温度。
未来,随着更多改革举措落地,这份“有依靠、不折腾、心踏实”的便利,会成为邯郸人生活里的寻常。“十四五”攒下的民生底气,会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上,继续写满邯郸政务服务的温暖答卷。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荣志晴
来源:邯郸V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