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屯溪区是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新安江上游,东与歙县相邻,西、南与休宁县接壤,北与黄山区相连,是黄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截至近年数据,区域常住人口约21万,总面积约249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河谷平原为主,气候温润,四季分明。
地理概况
屯溪区是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新安江上游,东与歙县相邻,西、南与休宁县接壤,北与黄山区相连,是黄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截至近年数据,区域常住人口约21万,总面积约249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河谷平原为主,气候温润,四季分明。
历史沿革
屯溪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当时属歙县管辖。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设犁阳县,治所就在今屯溪一带;唐朝时更名为屯溪,因地处水陆要冲,逐渐成为物资集散地。明清时期,依托新安江水运,屯溪成为徽商重要的贸易枢纽,享有“沪杭大商埠,徽屯小上海”的美誉;民国时期设屯溪镇,1987年黄山市成立后,正式定为市辖区。
特色文化
屯溪是徽文化的核心承载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徽墨、歙砚制作技艺在此传承千年,其工艺精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古民居、祠堂中随处可见,尽显匠心。此外,新安画派的山水意境、徽剧的婉转唱腔、徽州民歌的质朴韵味,以及独具特色的傩舞表演,共同构成了屯溪鲜活的文化图景。
特色美食
屯溪美食以徽菜为根基,风味独特。臭鳜鱼是经典代表,经过特殊腌制发酵,闻着微臭、吃着鲜香,肉质紧实弹牙;毛豆腐通过人工发酵长出白色菌丝,煎至金黄后蘸酱食用,风味醇厚。还有香酥可口的屯溪烧饼、咸甜适中的徽州酥饼、鲜爽入味的方腊鱼,以及皮薄馅足的徽州馄饨,每一道都承载着当地的饮食文化。
核心产业
旅游业是屯溪的支柱产业,依托黄山风景区的辐射和本地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以徽墨、歙砚为核心的文创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同时,茶叶产业根基扎实,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的种植、加工与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如酒店、物流)也在稳步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
旅游建议
屯溪适合慢游体验,建议游玩2-3天。必去景点有屯溪老街,这条明清古街保留着大量砖木结构店铺,可漫步赏景、购买特产;黎阳in巷将古村落与现代商业融合,白天古朴雅致,夜晚灯火璀璨。还可乘船游览新安江山水画廊,欣赏两岸青山碧水;探访程大位故居、戴震纪念馆,感受历史文化底蕴。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两季,气候舒适,景致宜人。
历史名人
程大位是明代著名数学家,出生于屯溪,所著《算法统宗》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珠算算法,对后世数学发展影响深远。清代思想家、考据学家戴震,虽祖籍休宁,但长期在屯溪一带讲学著述,其学术思想涵盖哲学、经学、小学等多个领域,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汪道昆,籍贯屯溪,诗文风格豪放,还创作了多部戏曲作品,与当时的文坛名家多有交集。
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屯溪的“屯”正确读音为tún,不少人会误读为zhūn;屯溪老街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商业街之一,曾是徽商水路运输的重要码头,街道下暗藏着古代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新安江屯溪段是钱塘江的源头之一,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的说法流传已久,黎阳古村的历史比屯溪老街更为久远,只是明清后屯溪才逐渐成为商贸核心。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感谢点赞和收藏,编辑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指正和评论。
来源:及时止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