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图风波,历史被戏谑,价值观在屏幕里悄悄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08:36 1

摘要:1991年苏联解体那天,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发表讲话,没有人想到这会是这个国家的最后时刻,后来克格勃人员提到,有个叫雅科夫列夫的人,在美国留学时就已经被盯上,他回到苏联后推动所谓“公开性”,表面上是推行改革,实际上却逐步瓦解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基础,这个国家不是一天

1991年苏联解体那天,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发表讲话,没有人想到这会是这个国家的最后时刻,后来克格勃人员提到,有个叫雅科夫列夫的人,在美国留学时就已经被盯上,他回到苏联后推动所谓“公开性”,表面上是推行改革,实际上却逐步瓦解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基础,这个国家不是一天垮掉的,是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各民族之间难以团结,体制过于死板,再加上文化层面长期受到外来思想渗透,这几股力量一起拉扯,最终导致整个体系崩溃,最致命的是,人们开始普遍觉得过去的英雄都是虚假的,历史是被篡改的,外国的一切都显得更好,而自己这里却什么都不行。

现在我们遇到同样的事情,只是藏得更深,2022年教育部点名批评了人教版教材的插图,说这些图画得实在不像样子,不是因为有国外势力在背后插手,而是因为出版单位根本没把教育孩子当成重要的事来做,三审三校都只是走个过场,结果孩子们天天看那些图,不知不觉就受了影响,网上很多内容也在推“外国就是好”这一套,只要国产的东西一出现,马上就被说是土气、老旧、没品味,短视频里还有人拿烈士开玩笑,还说什么这叫“解构权威”,其实就是在一点一点地丢掉尊重。

这种变化悄悄发生,表面上打着自由表达和个性审美的旗号,年轻人刷手机看视频,三秒就划走一个,根本来不及多想,学校里的历史课讲得不多,课本上细节也少,学生们对过去的事情知道得不全,很容易被带偏方向,不像苏联时期那样体制内集体沉默,咱们这边反应速度快,教材出了问题,三个月内重新画完插图,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理,短视频平台从2023年开始清理歪曲历史的内容,下架了十几万条视频,还专门推出红色记忆这类专题,让正面内容更容易被大家看到。

官方正在寻找方法平衡局面,比如电视剧《觉醒年代》走红后,年轻人追剧到流泪,不是因为剧情说教,而是故事本身打动人,非遗直播也成为新潮流,老手艺人在镜头前讲述经历,比课本更有效果,这不是封闭自我,而是交流的基础变了——需要先理解自身文化,再与他人沟通,教育系统加强了党史内容,平台调整了推送规则,避免有偏见的内容占据版面,公共文化领域也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好看,什么是高级。

我有时候会想,现在的战争不在战场上展开,而在手机屏幕上发生,一个人刷着抖音,三秒之内就要决定是不是继续看下去,这个选择背后,可能已经改变了这个人对英雄的看法、对历史的理解,苏联垮台之前,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国家能够撑住,不是因为经济状况糟糕,是因为人心散了,我们现在认真对待教材内容,干预网络流行梗的使用,重新讲述英雄的故事,这不是保守的表现,是担心下一代在不知不觉中丢掉自己的根。

有人说这是管得太宽,可如果人们不开口表达,别人就会替他们发声,如果人们不讲述自己的故事,别人就会编造关于他们的故事,现在的孩子从小接触各种信息,很难分辨真假,与其等到孩子们长大后被灌输错误观念,不如从一开始就多提供积极内容,不是禁止接触国外的东西,而是要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同样拥有值得自豪的历史和文化,在算法主导的时代,价值观不能靠偶然形成,需要主动塑造,堤坝的作用不是阻挡水流,而是引导水流走向。

来源:天天发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