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严重,大家做好准备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08:21 1

摘要:我身边好几个朋友,上周还在通宵赶PPT,这周已经开始投简历了。这波裁员,又猛又急,大家千万别当看客了,做好准备吧。

我身边好几个朋友,上周还在通宵赶PPT,这周已经开始投简历了。这波裁员,又猛又急,大家千万别当看客了,做好准备吧。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裁员嘛,年年都有,金三银四、金九银十,跳槽季不都这样?

这次不一样。

以前裁员,是优化,是末位淘汰,是把跑得慢的换掉,换一批更能卷的。公司总归还是在招人,这个部门砍了,那个部门还在扩。

现在呢?现在是一锅端。

我一个在互联网大厂干HR的朋友,前两天跟我喝了个酒,脸都白了。他说,以前他们是招人,后来是优化,现在他的工作是清退。

整个部门、整个业务线,连锅带炉子都给你端了。不谈N+1,不谈补偿,很多公司连N都给不起了,就跟你耗着,逼你主动离职。

前两年,我们看热闹,说互联网毕业了,向社会输送人才了。那时候,大家还有点幸灾乐祸,觉得这帮拿高薪的人上人也该尝尝苦头了。

可现在,火烧过来了。

这股风,从互联网吹到了房地产。这个不用多说了,看新闻都知道,能保交楼就谢天谢地了,多少当年风光无限的地产精英,现在在研究怎么开滴滴。

然后是新能源。这可是前两年的当红炸子鸡,风口上的猪。现在呢?资本不投了,订单没了,产能过剩了,一样得毕业。我认识个搞电池技术的博士,去年被几家抢,今年他告诉我,他们公司已经开始劝退了。

连带着,上游的制造业、下游的广告业、服务业,没有一个能幸免。

你发现没有,以前是结构性失业,意思是这个行业不行了,你可以去那个行业。现在是系统性下行,是所有的水龙头,都在往小了拧。

为什么会这样?

说白话,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我们过去二十年,经济为什么这么猛?吃了三大红利。

第一,全球化的红利。我们是世界工厂,欧美人设计,我们生产,我们用几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这个模式,让我们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第二,人口红利。人多,而且是年轻的人多。便宜、听话、耐操的劳动力,管够。

第三,也是最猛的一剂药,房地产。

这三个红利,现在都出了问题。

全球化不说了,人家不跟你玩了,要脱钩,要去风险。翻译过来就是:订单没了。

人口红利,我们自己都快成老龄化社会了。年轻人少了,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你让他进厂打螺丝,他宁愿去送外卖。

最要命的是房地产。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是什么?它不是一个行业,它是我们经济的发动机和印钞机。

地方卖地,拿到钱,搞基建、修路、盖医院、发工资。

开发商拿地,盖房子,银行贷款给开发商。

老百姓掏空六个钱包,背上三十年贷款,买房子。

这个链条一转,钢筋、水泥、家电、装修、广告、中介……几十个行业全都活了。银行的钱也印出去了,市面上的钱就多了。

你我手里的工资,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个链条上甩出来的。

现在,这个发动机,熄火了。

大家为什么不买房了?一是没钱了,二是看明白了,房子不涨了,甚至在跌了。买房=亏钱。

这个信仰一崩,全完了。

地方没钱了,公务员、老师的奖金是不是在降?

开发商没钱了,欠着供应商的钱还不上,供应商是不是只能裁员?

老百姓更没钱了,背着房贷,勒紧裤腰带,不敢消费了。

你开的馆子,做的衣服,写的代码,拍的视频,谁来买单?

这就是系统性下行。水龙头关了,下游的管子,不管多粗多新,都得没水。

现在很多公司裁员,不是因为老板黑心,也不是因为员工不努力。

是因为老板真的快破产了。

他开门一天,房租、水电、人工,都是净支出。但他一睁眼,看不到订单,看不到回款。他能怎么办?

他只能裁员,保住自己,活下去。

这是个很残酷的真相:在经济下行周期里,你以为你是公司的资产,其实你只是公司的成本。

尤其是那些中层。

什么叫中层?就是不干具体活儿,主要工作是开会、拉通、对齐、赋能的。

以前公司赚钱,养得起。现在不赚钱了,老板一看,这帮人天天在会议室里做PPT,不产生一分钱价值,反而消耗了大量工资。

怎么办?

先砍中层。

反而是那些真正干活的,比如核心的程序员,顶级的销售,能修机器的老师傅,老板还舍不得裁。因为裁了他们,公司立马就得停转。

所以,如果你现在的工作,你自己都说不清你创造了什么价值,那你就是最危险的。

我们这代人,说实话,是蜜罐里长大的。

我们一毕业,就赶上了经济最好的十年。我们习惯了增长,习惯了跳槽涨薪30%,习惯了消费升级。

我们没吃过苦。

我们总觉得,世界就该是这样的。

但我们的父辈不是。

可以去问问你的父母,他们经历过九十年代大下岗。

那才叫天塌了。

那时候,你不是失业,你是下岗。你失去了你的单位。

单位是什么?是你的饭碗、你的房子、你的医保、你孩子上学的名额。你的一切。

一夜之间,没了。

我爸一个哥们儿,当年是国营大厂的车间主任,铁饭碗。下岗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上有老下有小,蹲在马路牙子上哭了一整天。

然后呢?

第二天,蹬个三轮车,去菜市场卖菜了。

我妈一个同事,纺织厂的女工,下岗了。自己学了裁缝,在家里接活儿,改裤边,一块钱一次。

他们那代人,经历了什么叫休克疗法。

跟他们比,我们现在这点裁员,算什么?

我们起码还有社保,还有存款(希望你有),我们还能上网,还能点外卖。

我们只是失去了工作,不是失去了活路。

但我们比父辈更脆。

我们被消费主义洗脑太久了。

我们要住大房子,要开好车,要买名牌包,要精致露营。

我们的面子,比里子重要。

所以我们一被裁员,就懵了。

我们接受不了自己从一个白领、精英,变成一个无业游民。

我们更接受不了,去找一份不体面的工作。

宁愿在家自闭,也不愿意去送外卖。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说这么多丧气话,不是为了让大家躺平。

恰恰相反,是让大家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现在这个情况,不是你优秀就能幸免的。你再优秀,你所在的船沉了,你就是泰坦尼克号上的头等舱客人,一样得泡冰水。

那我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

第一,立刻,马上,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把你的信用卡停了,把花呗、借呗关了。

什么新手机、新包、新车,统统别想了。

什么诗和远方,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都给我停下。

现在是战时状态。

每一分钱,都是你的子弹。

保证你手里,至少有6个月,最好是12个月的生活费。

是生活费,不是消费款。就是你哪怕一分钱不挣,也能让你和家人活下去的钱。

现金为王。

有钱,你被裁了,才不会慌。你才能有底气,慢慢找下一份。

没钱,你被裁了,下个月房贷怎么办?孩子奶粉怎么办?你只能病急乱投医,随便找个坑先跳了,然后越陷越深。

第二,放下你的面子,保住你的饭碗。

如果你还在工作,千万别作。

别跟老板顶嘴,别挑三拣四,别抱怨加班。

这不是让你当卷王,这是让你隐身。

经济好的时候,老板需要有个性的员工。经济不好的时候,老板只需要听话和便宜的员工。

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那个最不好被替代的人。

什么是不好被替代?

就是你能直接帮公司挣钱(比如销售),或者直接帮公司省钱(比如技术大牛)。

如果你两头都不占,那你就要做到情绪稳定、随叫随到、任劳任怨。

很憋屈,我知道。

但活下去,比憋屈重要。

如果你不幸被裁了,我只有一个建议:

立刻行动起来。

不要在家调整心态,不要gap year。

你越闲,心态越崩。

出去,找点事干。

哪怕是去开滴滴,去送美团,去当个保安。

这不是丢人。

第一,它能给你带来现金流。哪怕一个月三四千,也能让你不至于坐吃山空。

第二,它能让你保持在路上的状态。你每天在接触社会,在跟人打交道,你的社会性就不会萎靡。

人只要一闲下来,超过一个月,就废了。

我一个朋友,去年被裁,在家躺了半年,现在你跟他说话,他眼神都是散的。

而另一个朋友,被裁第二天,就去跑顺风车了。跑了三个月,现在找了个新工作,工资虽然降了点,但精神头好得很。

他说,跑车那三个月,他见了几百个形形色色的人,比他坐办公室五年见的都多。

这就是里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投资你自己。

但注意,别去投那些虚的。

什么领导力培训、心灵成长课,都是骗钱的。

投点硬的。

你是个程序员,能不能学学AI,学学怎么独立开发一个App?

你是个运营,能不能学学剪辑,学学直播带货,自己跑通一个小闭环?

你是个HR,能不能去考个法务相关的证?

你要把自己从一个大公司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变成一个能独立开张的瑞士军刀。

未来的世界,不属于大公司,属于个体户。

你要有那种,公司明天倒闭了,你靠你这门手艺,也能在外面接到活儿,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能力。

这叫手艺人。

我们都得重新做回手艺人。

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了,而且会很长。

不要再幻想什么V型反转了,什么报复性消费了。

不存在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蹲下,是蛰伏。

降低你的欲望,提高你的能力,保存你的现金。

就像我们的父辈在九十年代做的那样。

他们扛过来了,我们也一定能扛过来。

那一代人,靠的是忍耐和勤劳。

我们这一代人,靠的也是忍耐和勤劳,但还得加上学习和变通。

别怕,天塌不下来。

人类历史上,比这难的日子多了去了。

重要的是,你得在场。

你得保证,当下一波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还好好地活着,而且手里还有子弹。

别想什么弯道超车了,现在是保命过冬。守住你的现金,锻炼你的身体,放下你的面子。冬天很长,但总会过去。我们这代人,也到了该扛事儿的时候了。活下去,比什么都强。

来源:余一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