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说歼-20、歼-35迟早淘汰?别急着唱衰,先看三条硬核事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08:04 1

摘要:他们点名歼-20、歼-35,说六代机一上场,俩“中国小伙”就得退休。

“五代机活不过十年!”——这话最近在美国智库简报里刷屏。

他们点名歼-20、歼-35,说六代机一上场,俩“中国小伙”就得退休。

听起来像下死亡通知,其实更像给国会打“焦虑针”:不批预算,F-47可就真落后了。

先说为什么美专家急着“判死刑”。

第一,NGAD(美军六代机)2025年3月刚把原型合同塞给波音,号称2030年服役,全向隐身+AI僚机,单价估计3亿美元。

国会老爷问:“中国五代机都600架了,我们钱够吗?”

专家立马递话:“放心,歼-20/35马上过时,咱们技术跳代,花一份钱就够了。”——典型用对手“淘汰”给自己解套。

第二,美国产能确实慌。

F-22生产线早拆成废铁,F-35被稀土卡脖子,2024年交付不足100架;

成飞歼-20五条脉动线全开,8天一架,年产破200,2027年总量有望冲700。

不唱衰,怎么掩饰“下饺子”速度输给中国?

第三,心理战老套路。

当年他们用同样话术忽悠苏联把图-160限产,如今想复制粘贴:

先给你贴“短命”标签,让潜在买家犹豫,外贸版歼-35就不好卖,

顺带扰乱中国军工节奏,逼我们自乱阵脚。

可“淘汰”真的靠谱吗?

先看技术账本。

歼-20最新批次换国产涡扇-15,推重比破10,超音速巡航1.8马赫,

正面雷达反射面积0.01㎡级,比F-35只低不高;

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200公里外能盯见F-22的加莱特进气道缝隙,

加上射程300公里的霹雳-17,超视距先射先撤,美军自己兵棋都承认“交换比不好看”。

歼-35这边,海军舰载版2025年小批量上福建舰,

中型机身却塞了8吨内油,作战半径1200公里,比F-35C多出一成;

内置弹舱可挂6枚中距弹,外挂点转型“野兽模式”能带高超音速反舰弹,

一艘航母48架歼-35,防空圈直接外推500海里,美军航母编队得重新算出击路线。

再说战场节奏。

六代机2030年即便服役,形成战力至少再花五年,

也就是说2035年前,西太主力仍是五代机对五代机。

届时中国歼-20/35合计可能上千架,美军F-22只剩150架能飞,F-35升级Block 4一再跳票,

数量、质量、后勤全不占优,专家嘴里的“淘汰”在现实中却成了“主力对峙”。

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打算让歼-20/35“原地踏步”。

官方报道已透露,歼-20正测试“有人-无人”编组,指挥攻击-11蜂群,

歼-35舰载型加装光纤数据链,当起“空中预警机”,

这些正是六代机核心特征——分布式指挥、智能僚机、全向感知。

换句话说,中国走的是“五代+”路线:平台还是五代,灵魂提前六代。

美军如果硬把六代机定义为“全新外形”,那中国完全可以让歼-20/35“软件升级、硬件延寿”,

就像F-16从Block 1一路干到Block 70,40岁仍在飞。

最后看钱包。

一架六代机采购价顶三架歼-20,全换新型号,连美国都玩不起,

更甭说还要维持航母、高超音速导弹、核武库。

预算现实决定:未来天空是“五代半+六代初期”混搭时代,

歼-20/35不仅不会消失,还会像今天的F-15EX一样,

以“高性价比重锤”身份服役到2045年以后。

所以,美专家“淘汰论”听听就好,

本质是国会要钱、媒体要流量、军工要订单的三重奏。

技术迭代没错,可战争不是PPT对比,

数量、产能、升级路径、后勤体系,一样都绕不开。

歼-20、歼-35刚迈入青壮年期,

就把它们写进“退休名单”,未免太着急。

评论区等你:

“你觉得歼-20还能再战多少年?留言见!”

来源: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