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出PVDF“纳米胶”策略,将聚偏二氟乙烯经热处理包覆膨胀石墨,制备EG/PVDF复合双极板;该板抗溶胀率降至5%,钒离子渗透率降低一个量级,面电阻低于传统碳-聚合物板。装配VRFB后,200次循环能量效率保持>85%,验证其在长寿命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提出PVDF“纳米胶”策略,将聚偏二氟乙烯经热处理包覆膨胀石墨,制备EG/PVDF复合双极板;该板抗溶胀率降至5%,钒离子渗透率降低一个量级,面电阻低于传统碳-聚合物板。装配VRFB后,200次循环能量效率保持>85%,验证其在长寿命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基于PVDF改性的石墨复合双极板用于全钒液流电池
■ 作者
康英博1,杨腾飞1,翁应龙1,韩晓彤2
■ 单位
1. 辽宁工业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重庆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 引用格式
康英博,杨腾飞,翁应龙,等.基于PVDF改性的石墨复合双极板用于全钒液流电池[J].洁净煤技术,2025,31(7):38−43.
KANG Yingbo,YANG Tengfei,WENG Yinglong,et al. Enhanced graphite composite bipolar plate via PVDF modification for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J].Clean Coal Technology,2025,31(7):38−43.
创新点
首创PVDF热熔“自填充-自修复”工艺,一步解决膨胀石墨溶胀、渗液两大痛点;实现无黏结剂轧压片材的高强度-高导电一体化;首次给出PVDF包覆量、热处理温度与腐蚀电位、能量效率的定量关联模型。
研究背景
全钒液流电池需双极板同时满足高导电、高耐酸和强机械支撑。膨胀石墨导电优异,但在强酸性钒电解液中易溶胀、分层,导致电阻陡增、效率衰减。现有碳-聚合物复合板常以高聚合物牺牲导电性或需额外涂层工艺,成本高且流程复杂,急需低成本、易规模化的改性技术。
研究内容
以膨胀石墨为主体,引入PVDF乳液经250 °C热处理熔融包覆,通过“混合-固化-轧制”四步法制成0.6 mm厚EG/PVDF复合双极板。利用SEM、接触角、溶胀率测定、钒离子渗透实验、电化学阻抗及2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系统评价微观结构、润湿性、阻隔性、耐腐蚀性及VRFB性能。结果表明,PVDF熔体均匀渗入石墨片层裂纹,形成致密疏水屏障,显著抑制电解液渗透与体积膨胀,同时保持低面电阻与高导电通路。
研究结论
(1)PVDF包覆使双极板溶胀率由>10%降至≤5%,钒离子渗透率由1.3×10–9 mol/(L·s)降至2.1×10–10 mol/(L·s),疏水角由83°升至97°,腐蚀电位由0.469 V正移至0.615 V。
(2)复合板体电阻95%,能量效率>85%,无明显结构损伤。
(3)该“纳米胶”工艺无需额外黏结剂或复杂设备,适合卷对卷连续轧压,为低成本、长寿命VRFB双极板提供可规模化的技术路线。
重要图表
图1 EG/PVDF双极板在不同时间的溶胀率
图2 EG/PVDF双极板随时间的钒离子渗透行为
图3 EG/PVDF双极板的阻抗谱图
通讯作者简介
韩晓彤,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主要方向包括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有机电合成技术以及废弃资源电催化转化与利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留创计划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能源化学与化工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已在Adv. Funct. Mater.、Adv. Energy Mater.、ACS Catal.、ACS Nano、ACS Energy Lett.、J. Phys. Chem. Lett.、Chem. Eng. J.、Chem. Eng. Sci.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论文总被引频次超过5000次,H指数37。
来源:科学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