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国际足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项赛事时,中国男足却悄然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整整126天没有正规训练,没有热身赛,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团队运作。这种诡异的"静默状态",不知道的还以为国际足联对中国足球实施了全球封禁令。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那个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中国
当国际足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项赛事时,中国男足却悄然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整整126天没有正规训练,没有热身赛,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团队运作。这种诡异的"静默状态",不知道的还以为国际足联对中国足球实施了全球封禁令。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那个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中国足协的第96个"选帅真空日"。
翻开足协的选帅时间轴,这场闹剧从伊万科维奇离任那天就已埋下伏笔。6月27日宣布全球选聘,9月20日截止报名,如今十月将尽,选帅工作仍像陷入泥潭的马车——表面上看候选人众多,从本土的郑智、高洪波到东欧的米赫涅维奇,甚至乌兹别克功勋教练卡帕泽都曾被牵扯其中。但现实是,所有选项都在足协犹豫不决的摇摆中沦为纸上谈兵。
更讽刺的是,这场选帅早已背离足球专业主义,演变成一出荒诞剧。足协高层被形容为"对未来没有清晰设想的大龄相亲者",既想要五大联赛的战术素养,又舍不得支付相应薪资;既渴望国际名帅的光环,又苛求对方"熟悉中国足球"。这种既要又要的纠结,最终导致连乌兹别克斯坦都能果断留用卡帕泽这样的实战派,而我们还在候选人的绯闻与丑闻间反复横跳。
在这126天的真空期里,中国足球正在承受看不见的伤害。没有系统性训练意味着球员状态断崖式下滑,没有热身赛导致战术体系难以延续,更可怕的是这种集体麻木——仿佛所有人都默认了国家队的长期停摆是合理的。当2027年亚洲杯备战周期已被浪费近三分之一,足协的渎职成本正在以几何倍数增长。
老黄我决定启动"渎职计时器":只要主帅席位空置一天,就为足协记上一笔行政怠工。毕竟在职业足球的世界里,126天的管理真空足以让任何一支球队坠入深渊。而今这个深渊,正是中国足球人亲手挖就的。
来源:绿茵风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