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错,就在最近,黑龙江鸡西一套65㎡二手房以1万元成交的消息冲上热搜。每平米仅153元,比很多人一天工资还低。
在鸡西,这是一套房子的总价。
没错,就在最近,黑龙江鸡西一套65㎡二手房以1万元成交的消息冲上热搜。每平米仅153元,比很多人一天工资还低。
“这价格,鹤岗都要喊一声大哥!”有网友这样调侃。
但玩笑背后,藏着一个更值得深思的现象:那些曾经怀着“买房梦”奔赴鹤岗的年轻人,正悄悄撤离。
“冻到骨髓里”的南方小伙
2019年,广东年轻人小黄被鹤岗5万一套房的消息吸引,揣着积蓄北上。
4万买房,1万装修,他在鹤岗拥有了人生第一套房。
“终于不用看房东脸色了!”他在朋友圈晒出房产证,收获无数点赞。
他在当地找到一份月薪3000的工作,虽比在广东时少了一半,但压力小,每天准点下班。
可第一个冬天就把他打回现实。
零下30度的寒风中,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刺骨”。即便裹上最厚的羽绒服,出门扔个垃圾都像冒险。
“屋里暖气开再足都没用,那种冷会从门缝钻进来,从窗户渗进来,连呼吸都带着冰碴子。”
最让他崩溃的是某个清晨——发现大门被积雪堵死,只能从窗户爬出去铲雪。
在冰天雪地里挣扎两小时后,他做了决定:逃!
连夜辞职,订机票,把刚装修好的房子挂上中介。离开时,他在日记本上写:“有些梦,真的只能远观。”
从上海到鹤岗,他们输给了“寂寞”
与小黄不同,湖南夫妻小杨和小苏是主动选择鹤岗的。
在上海打拼五年,他们厌倦了加班、挤地铁、替房东还房贷的日子。
“在鹤岗,5万就能买下整个未来!”出发前,小苏在社交媒体写下这句话。
起初确实美好:80平的大两居,推开窗就是树林,物价低到惊人——50块钱能吃三天。
但问题很快浮现:
想看场电影?最近影院在20公里外。
想点个外卖?起送价50,配送费15,等送到都凉透了。
想逛商场?得坐一小时公交去市中心。
更现实的是收入。夫妻俩在本地找到的工作,月薪加起来才3000,只有上海的六分之一。
“突然发现,我们以为的‘躺平’,其实是‘躺尸’。”小杨苦笑着说。
一年后,他们把房子原价转手,重返上海。离开时发的朋友圈很简短:“有些便利,失去后才懂珍惜。”
为什么有人留下,还活得挺滋润?
撤离者在吐槽,坚守者在偷着乐。
留下来的,主要是两类人:
“候鸟式”养老族
山西的陈老师夫妇退休后自驾游到鹤岗,立刻被这里的环境吸引。
“三面环山,半城绿树,空气质量常年优。”陈老师说话像旅游推介官,“最关键的是,安静!”
老两口花6万买下带小院的房子,种菜养花,夏天去江边钓鱼,秋天上山采蘑菇。
冬天?他们早就飞海南过冬了。
“在鹤岗半年,省下的房租够在海南住三个月,还能剩钱旅游。”陈老师算过这笔账。
像他们这样的退休夫妻,在鹤岗越来越多——有养老金,有时间,懂得如何把低成本生活过出高品质。
自媒体创业大军
王佳菲把直播团队从广州整体搬迁到鹤岗时,所有人都觉得她疯了。
但现在,她的月收入翻了两倍。
“在广州,一个月房租够在鹤岗买套房。”她直言,“更重要的是,这里太适合创业了。”
鹤岗政府为电商提供免费场地、仓储支持,各部门配合度高,选品效率大大提升。
人工成本更是惊喜——同样能力的员工,在广州要7000起步,这里4000就能找到优秀人才。
“我的团队现在15人,月营收稳定在40万以上。”王佳菲说,“如果在广州,光是成本就要多出一大截。”
在她的带动下,已有多个自媒体团队迁来鹤岗。这个边陲小城,正悄然成为“云端创意工厂”。
“白菜价”房子背后,藏着残酷经济学
为什么偏偏是鹤岗、鸡西?
翻开地图会发现,它们同属资源型城市,都曾因煤矿和石墨矿辉煌过。
鼎盛时期,矿工月薪抵得上普通城市半年收入,楼房一栋接一栋建起来。
但随着资源枯竭和政策调整,矿山陆续关闭,年轻人如潮水般退去,涌向大城市。
本地居民也陆续搬到配套更好的新城区,老城区的空房子越来越多。
这些被遗弃的房子,大多位置偏远、没电梯、缺物业。但每年的物业费、暖气费一分不能少。
“留着是负担,卖了是解脱。”一位房主坦言,“哪怕只卖一万块,也比年年贴钱强。”
当所有房主都这么想时,价格战就开始了——你挂3万,我挂2万,他直接标价1万。
“白菜价”就这样炼成了。
类似情况也在大庆、阜新、鹤壁等城市上演。这是时代留给资源型城市的特殊印记。
现在,还能去抄底吗?
面对鸡西153元/㎡的房子,很多人心动:要不要当一回“白菜房”接盘侠?
且慢!下单前请先想清楚三点:
第一,你抗冻吗?
东北的冷不是空调房的26℃,是出门五分钟睫毛结冰的物理攻击。南方朋友请慎重评估自己的耐寒能力。
第二,你有收入来源吗?
如果指望在当地找高薪工作,大概率会失望。但如果你是远程办公或自主创业,那这里可能是天堂。
第三,你能接受“与世隔绝”吗?
这里没有24小时便利店,没有随叫随到的外卖,最近的商业中心可能在一小时车程外。
房产专家提醒:买房永远不是终点,而是生活的起点。
“白菜价”房子就像特价商品,买之前觉得自己赚了,用的时候才发现——不适合的东西,再便宜也是浪费。
那些撤离鹤岗的年轻人,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房子不应该是人生的全部重量,但也不该是冲动的代价。
在按下购房确认键前,不妨先问自己:
我买的究竟是一个家,还是一时冲动的幻想?
毕竟,真正的幸福,从来不在房价标签上,而在你真切感受的每一天里。
来源:温暖的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