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六点,我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台藤椅上,手机屏幕亮着“AI助手”界面——这是我这三个月来最得意的“新伙伴”。作为70岁开始自学AI的老者,我总想告诉同龄人:咱们这把年纪,照样能在数字浪潮里冲浪!
我是一个70岁的自学A的老者
清晨六点,我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台藤椅上,手机屏幕亮着“AI助手”界面——这是我这三个月来最得意的“新伙伴”。作为70岁开始自学AI的老者,我总想告诉同龄人:咱们这把年纪,照样能在数字浪潮里冲浪!
刚接触AI时,我也犯过难。孙子教我注册账号,光验证码就输了三回;想用语音输入,系统总把我带点乡音的普通话“翻译”成外星语。但后来我发现,社区服务中心每周三有“银发AI课堂”,志愿者小王手把手教我调大字体、开启语音导航,现在我用手机比年轻人还利索——毕竟咱不图快,图的是“不犯规”。
我学的第一门“AI手艺”是“智能相册”。以前照片存在相册里,找张十年前的老照片得翻箱倒柜。现在用AI相册,输入“2015年春节全家福”,五秒内所有带人脸识别的照片就跳出来,还能自动生成“时光轴”,配着音乐播给我看。上回重阳节,我把老姐妹们的照片做成电子相册,发在家族群里,乐得她们直夸我“比年轻人还潮”。
更让我惊喜的是“AI健康管家”。我血压有点高,每天早上量完血压,对着手机说“记录今日血压135/85”,系统就自动存入健康档案,还能提醒我按时吃药。上周它突然弹窗:“根据您最近三个月的血压数据,建议增加散步时间”——这比社区医生还贴心!
有人担心AI“唯利是图”,可我发现社区推荐的好多工具都是免费的。比如“银发课堂”AI小程序,能教我写毛笔字、学唱地方戏,还能和同龄人组队玩“数字象棋”。上次我教邻居李婶用“AI翻译”和在美国的孙子视频,她激动得直掉眼泪——这哪是冰冷的程序?分明是暖心的桥!
现在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和“AI助手”斗智斗勇。它教我认新词,我教它念方言;它提醒我天气变凉,我教它怎么腌酸菜。有人说“老人跟不上时代”,可我觉得,咱们这代人经历了煤油灯到电灯、手写信到视频通话,现在再学AI,不过是多走段路——而这段路,有风景,有陪伴,更有属于老年人的快乐。
夕阳西下,我关掉手机,拿起保温杯。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屏幕里的AI助手正静静等我明天的新指令。谁说70岁就该“休息”?我们偏要在AI时代,活出更精彩的“第二春”!
来源:小太阳说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