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因很简单,尽管美西方虐俄罗斯千万遍,但就算现在,普京也没有放弃和西方媾和的打算,而这样的打算,其实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原因很简单,尽管美西方虐俄罗斯千万遍,但就算现在,普京也没有放弃和西方媾和的打算,而这样的打算,其实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因为,他们想融入西方!
俄罗斯想挤进西方,这事从彼得大帝剪胡子那年就开始了。
1689年,彼得在阿姆斯特丹的船坞里抡大锤学造船,回国就逼贵族剃掉大胡子,穿西装,喝葡萄酒,连走路都要学荷兰人。
莫斯科的贵族哭天抢地,彼得却一句话:不留胡子,不留退路。
苏联解体那天,叶利钦站在白宫阳台上,对着人群喊:我们回来了,欧洲!
1992年,俄罗斯申请加入北约伙伴计划,1994年签和平伙伴关系,1997年进G7,2000年普京第一次见小布什,笑得像隔壁新搬来的小伙子。
那时候,莫斯科的咖啡馆里全是英文歌,年轻女孩把头发染成金色,就为了让欧盟签证官多看一眼。
西方怎么“回礼”?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导弹从俄罗斯家门口飞过;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火线入约,北约防线直接推到圣彼得堡郊外三百公里;2008年,格鲁吉亚战火再起,欧盟和美国一起把莫斯科踢出G8。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制裁像雪崩一样砸下来,卢布一夜腰斩,俄罗斯人排队换美元,银行门口排出一公里。
我翻过当年BBC的直播弹幕,最高赞是:他们终于想起自己姓什么了。
俄罗斯的地盘,四分之三在亚洲,可地图上最亮的灯永远在莫斯科。
西伯利亚的铁路冻得像铁棍,远东的村庄天黑得比北京早四个小时,但国家杜马讨论预算时,远东代表发言三分钟就被打断:请说重点。
网友总结得绝:莫斯科的出租车计价器跳得比海参崴的心跳还快。
向东看?普京不是没想过。
2012年,APEC峰会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新建的跨海大桥金光闪闪,俄媒标题是:太平洋在向我们招手。
2014年,中俄签下四千亿美元天然气大单,西伯利亚的管道轰隆隆往中国送气,俄罗斯电视台滚动播放:东方的风来了。
可镜头一转,总统专机还是降落在巴黎,普京在爱丽舍宫的红毯上笑得比海参崴的破冰船还灿烂。
真正让俄罗斯破防的是乌克兰。
基辅的街头革命刚起,西方外交官就端着咖啡站在广场边直播:民主的春风来了。
俄罗斯一看地图,北约再往前一步,黑海舰队就得搬去亚速海泡澡。
2021年12月,莫斯科递过去两份安全保障条约草案,核心一句话:北约别再往东挪一寸。
华盛顿回信慢吞吞:这事得和盟友商量。
三个月后,俄罗斯坦克开进乌克兰,西方媒体集体高呼:野蛮人来了。
说穿了,俄罗斯骨子里就住着一个穿西装的彼得大帝。
三百年来,他每次想回头望东方,眼睛还是被波罗的海的落日晃得流泪。
这次冲突打到第三年,莫斯科的奢侈品店关了,可意大利歌剧院的包厢照样给俄寡头留着。
网友说得狠:他以为自己是欧洲的浪子,结果欧洲只把他当看门人。
如果俄罗斯真能放下那口欧式咖啡,学邻居把高铁修到伊尔库茨克,把5G基站插到贝加尔湖畔,把人民币结算写进每一张海关单,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可惜,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每天下午三点准时响起,那是模仿伦敦大本钟的调子。
钟声一响,俄罗斯的梦又飘回了塞纳河。
来源:猫眼咖啡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