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骂疯!明治换掉14年老代言人,日本人:这不是广告,是青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6 01:57 1

摘要:镜头里飘着雪,女神微笑着咬下一颗巧克力,柔软的音乐响起,“雪のようなくちどけ~”

每年十月,日本人看到明治雪吻巧克力的广告,就知道冬天要来了。

镜头里飘着雪,女神微笑着咬下一颗巧克力,柔软的音乐响起,“雪のようなくちどけ~”

那是明治的冬季限定巧克力“雪吻”,而广告里的那张脸,一直都是新垣结衣。

她和这款巧克力一起走过了14个冬天。

对很多日本人来说,“看到Gakki的广告,就意味着冬天真的来了”。

但今年,新垣结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出口夏希的新人女孩。

她是中日混血,今年24岁,笑容明亮,透明感十足。

可当明治宣布换人后,日本网友的反应出奇一致:“出口小姐很可爱,但她不是Gakki啊!”

有网友甚至说:“这不仅是广告换人,是全日本的损失。”

在日本这样一个重视仪式感的社会,这场代言人更换风波引起的情绪,远超想象。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不是一场简单的广告事件,而是百年老牌明治,在时代转型中的一次自我更新。

01

明治这家公司,几乎伴随了整个日本现代化的进程。

它成立于1916年,那个年代日本刚刚开始工业化,创始人相马半治最早做的是糖果,他模仿欧美甜点,把西方的糖果制作方法引进日本。

那时的甜食在日本是稀罕物,只有富人才能吃得起。

但因为战争和物资紧缺,明治做出的糖果成了抢手货,靠着仿造也能吃上西式糖的思路,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他们又看准了乳制品市场,开始做牛奶、炼乳。

1928年建成了日本第一家巴氏杀菌牛奶工厂,那时候的明治,不只是卖零食,而是在卖“营养”。

日本人每天喝的第一杯牛奶,很多来自明治;孩子们的营养奶粉、学生的酸奶、职场人的巧克力棒,全都有它的身影。

从糖果到牛奶,从小零食到国民品牌,明治一步步扎进了日本人的日常。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个日本家庭的冰箱里,都能找到明治的产品。

那是日本经济最繁荣的时期,明治也成了国民味道的代名词。

02

明治特别懂得怎么讲故事。

所以,它把每一个产品都包装成情绪价值。

比如说,酸奶代表健康,冰淇淋代表夏天,而雪吻巧克力,就代表冬天。

1992年,“雪吻”上市,它主打的概念是“如雪般融化的口感”。

为了强调这个意境,广告几乎全是雪景,镜头里有温度、有故事、有想象空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明治每年都会请当红女星来拍“雪吻”的冬季广告。

森高千里、广末凉子、松岛菜菜子……都是那个年代的国民女神。

而到了2011年,明治遇到了最契合的新垣结衣。

她的气质清澈温柔,恰好对应品牌的那句广告语:
“雪のようなくちどけ。”
从那一年起,明治和Gakki几乎绑定在一起。

14年来,每到十月,明治都会推出新版雪吻广告,画风、音乐、女主角都几乎不变。

广告一播,日本人就知道冬天来了。

有网友说得很准:
“看到Meltykiss的广告,就像看到山崎面包节代表春天、月见汉堡代表秋天一样,这是日本冬天的标志。”

03

日本有一句话:“能活下来的,不一定是最强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
明治正是这种典型。

它经历过战争、经济泡沫、消费低迷,但从未被击垮。

在日本经济停滞的那些年,很多企业都被寒风吹得站不稳,但明治反而越活越稳。

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它对市场的判断,人变了,需求也要跟着变。

第一步,它做起了功能性产品。

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人们开始重视身体管理,健康成了新的消费核心。

明治有制药背景,技术储备厚,反应也快。它把药企的研究成果搬到食品线上,研发出R-1、PA-3等酸奶新品,一个主打增强免疫力,一个主打降低尿酸。

对于担心健康的上班族和中老年人来说,每天一瓶酸奶,成了简单又安心的仪式。

第二步,它把目光放回大众,做平价高质的产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款在日本几乎人手一杯的冰淇淋:Essel超级杯。

价格便宜、口感浓郁、不花哨,在便利店、车站、超市都能买到。

不管是学生打工后的小奖励,还是上班族加班后的犒劳,一杯冰淇淋就能带来片刻幸福。

两条路,看似相反:一条走功能健康,一条走平价日常。

但在明治看来,本质没差,经济好时,它卖品质;经济不好时,它卖性价比。

无论时代起伏,明治始终待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日本泡沫破灭、消费降级十几年,它依然能在货架上稳如老狗。

也正因为这种灵活的思维,明治能在日本食品行业保持长期领先。

它不追潮流,也不靠花哨广告,而是通过产品、渠道和文化三条线,建立起稳固的信任感。

04

从糖果厂到乳业巨头,从一支广告到国民记忆,明治走了整整一个世纪。

它见证了日本从贫穷到富裕,从手工业到现代消费,从电视广告到社交传播。

在每一个时代,它都做了同一件事,那就是倾听用户。

无论是战争后的物资短缺、泡沫后的消费紧缩,还是现在的Z世代崛起,明治始终懂得:品牌不是靠说自己多好,而是靠让用户在每个时代都能刚好需要你。

“雪吻”换人只是一个表象。

从营销角度,这是一次品牌年轻化;

从企业角度,这是“适者生存”的必经路。

老一代人怀念Gakki,就像日本人怀念昭和时代的温度,而新一代人会喜欢出口夏希,就像他们喜欢更轻盈、更自由的表达方式。

明治并没有抛弃过去,它只是继续适应未来。

当明治发布新广告时,有网友留言说:
“今年的冬天少了点熟悉的味道。”

但事实上,冬天并没有消失。

雪依旧会下,巧克力依旧会融化在嘴里,只是那张笑脸换了一个名字。

下一次,当你在便利店看到那盒写着“Meltykiss”的巧克力时,也许会想起那句广告词:
“雪のようなくちどけ。”

不管是谁说的,那个冬天,还是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毒舌科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