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议重点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途径、专业知识共享、阿富汗技术人员培训、哈蒙湿地(位于伊朗-阿富汗边境的跨界湿地)、湿地干涸引发的沙尘暴、湿地的水权问题,以及开展湿地修复的联合与国际研究项目。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红海风向观点
德黑兰讯——伊朗与阿富汗官员近日就扩大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展开了磋商,重点涉及两国边境湿地及河流的保护问题。
伊朗环境部海洋与湿地事务副司长艾哈迈德-雷扎·拉希詹扎德(Ahmad-Reza Lahijanzadeh)与阿富汗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毛拉维·马蒂乌尔·哈克·哈利斯(Mawlawi Matiul Haq Khalis)于周二(10月28日)在喀布尔举行了会晤。
会议重点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途径、专业知识共享、阿富汗技术人员培训、哈蒙湿地(位于伊朗-阿富汗边境的跨界湿地)、湿地干涸引发的沙尘暴、湿地的水权问题,以及开展湿地修复的联合与国际研究项目。
会谈中,马蒂乌尔·哈克·哈利斯强调,阿富汗正遭受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干旱频发,水资源短缺已迫使民众流离失所。”他呼吁通过区域及国际合作来应对这场危机。
拉希詹扎德则表示,伊朗方面已准备好与阿富汗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共享专业知识、培训专业人员。
许多跨境的复杂环境挑战,可以通过环境外交,即两国或多国间的谈判协商来加以解决。
据伊朗通讯社(IRNA)报道,环境外交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解决能源、水源及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冲突。
各国共享同一环境的现实,使得环境外交在解决水资源争端、环境污染及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上,显得至关重要。
环境外交被视为一种有效且必要的工具,它通过在相关国家间公平分配责任,使其在提出国家利益和解决方案时实现平衡,有助于缓解和消除严重的负面后果。
沙尘暴是西亚地区典型的气象灾害,其影响涉及多个国家——部分国家是沙尘源头,另一些国家则遭受其影响。
沙尘暴肆虐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伊朗等国,有时还波及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的部分地区,甚至蔓延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这些尘埃颗粒对呼吸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常导致机场、学校和办公室关闭,波及电力传输基础设施,并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
清除阿拉斯河(Aras River)污染、保障赫尔曼德河(Helmand River)水权及湿地保护等举措,同样体现了通过环境政策化解冲突的实践。
《德黑兰公约》(Tehran Convention)是一项重大成果,它不仅要求里海(Caspian Sea)沿岸国共同防范各类污染源,更着眼于里海物种与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及维护。
因此,外界认为,为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强化环境政策势在必行,这有助于助力伊朗及其邻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并在国际层面保障国家权益。
伊朗外交部可协同能源部、工业部、农业部等行政机构及环境事务司,建立专项中心,聚焦特定使命,依据国家利益推进议题讨论与目标落实,并通过环境外交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
赫尔曼德河的水,滋养着哈蒙湿地,也维系着边境两边的生命。当沙尘暴扬起,遮蔽天空时,它从不查验护照。大自然的考题,已经摆在了喀布尔和德黑兰的桌面上。
你认为环境问题是否会成为未来区域合作的重要动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红海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