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中心得用固态变压器 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受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04:29 1

摘要:在AI数据中心高功率密度需求的驱动下,固态变压器(SST)凭借高效、紧凑、智能的特性成为核心设备。以下是从技术布局、订单落地及产业链协同角度梳理的受益上市公司,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和政策导向,具体分析如下:

在AI数据中心高功率密度需求的驱动下,固态变压器(SST)凭借高效、紧凑、智能的特性成为核心设备。以下是从技术布局、订单落地及产业链协同角度梳理的受益上市公司,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和政策导向,具体分析如下:

一、技术领先型企业:规模化落地的核心参与者

1. 中国西电

- 技术突破:国内唯一落地2.4MW级SST的企业,应用于“东数西算”贵安数据中心,效率达97.5%以上,体积较传统方案缩小63%。其高频变压器磁集成技术打破海外垄断,支持10kV交流电直接转换为800V直流电,适配AI数据中心高密度供电需求。

- 订单与市场:2025年新增订单预期超20亿元,并计划与谷歌、微软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其产品在马来西亚等海外数据中心项目中已实现应用。

- 政策协同:深度受益于“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建设推动SST规模化应用,仅贵安数据中心单项目需求超2亿元。

2. 四方股份

- 技术壁垒:主导制定HVDC 800V行业标准,SST方案能效达98%,已参与腾讯、字节跳动等数据中心示范工程,供电可靠性达99.999%。其智能微网项目为阿里云、百度等提供高可靠供电,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3%。

- 市场份额:机构预测其在数据中心SST市场份额有望达15%以上,同时借助合作伙伴渠道拓展东南亚、中东市场,沙特智慧城市项目已中标。

3. 金盘科技

- 国际市场验证:自研SST技术已应用于亚马逊、微软等北美数据中心项目,2025年订单饱满并开始排产2026年。其搭载SiC模块的储能型SST效率达98.5%,体积较传统方案显著缩小,560日内股价涨幅近20%。

- 产能布局:墨西哥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进一步贴近北美客户需求,同时在国内推进更高功率版本(如2.4MW)的研发。

二、场景落地型企业:细分领域快速突破

1. 新特电气

- 商业化进展:预计2025年10月内发货首款光伏用SST,与维谛技术合作研发的数据中心SST样机已完成测试,配套巴拿马电源2.0的移相变压器进入量产阶段。其磁集成技术使设备体积缩减30%,在钢铁、化工等高耗能领域订单增长显著。

- 产业链协同:深度绑定英伟达生态,适配800V HVDC架构,潜在订单弹性大。作为纳微半导体的核心供应商,受益于英伟达GB300供电方案的推进。

2. 科陆电子

- 技术迁移:将66kV海上风电干式变压器技术迁移至SST,成本降低50%,效率超95%,已中标国家电网直流配网试点工程。与纳微半导体合作开发800V HVDC架构,直接受益于英伟达供应链需求。

- 储能协同:顺德基地14GWh储能产能支撑SST与储能系统的无缝整合,未来在光储充一体化场景潜力显著。

3. 科润智控(834062.BJ)

- 供应链突破:北交所变压器龙头,研发的SST综合效率超90%,成本较海外竞品降低50%,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测试阶段,预计2026年批量交付。其浙江黄山基地规划年产能1000台,目标抢占全球10%市场份额。

- 经济性优势:成本控制能力突出,在国产替代趋势下,有望在中低端市场快速渗透。

三、产业链关联企业:核心配套与技术协同

1. 铭普光磁

- 核心配套:作为纳微半导体SST磁性器件独家供应商,深度绑定英伟达800V架构需求。2025年H1营收同比增长118%,毛利率提升至25%。其高频磁性材料适配SST小型化、高效化趋势,技术壁垒显著。

- 市场空间:随着SST规模化应用,磁性器件需求将持续增长,铭普光磁在细分领域占据先发优势。

2. 阳光电源

- 场景拓展:探索SST在光储充一体化中的应用,开发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响应时间小于5ms,已应用于新能源园区项目。其光伏逆变器技术可迁移至SST,形成技术协同效应。

- 政策红利:受益于“双碳”政策推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SST与储能、光伏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增长重点。

3. 泰永长征

- 协同方案:推出SST与断路器协同方案,损耗降低12%,获外资机构增持。其数据中心高可靠供电系统支持99.9999%可用性,适配AI算力集群需求。

- 产品升级:在传统配电设备基础上,通过技术整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政策与行业趋势驱动

1. 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建设推动SST规模化应用,仅贵安数据中心单项目需求超2亿元。中国西电、四方股份等企业已中标多个示范项目,2025年相关订单增速预计超50%。

2. 800V高压平台普及:英伟达、特斯拉等企业推动800V HVDC架构,SST成为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快充的核心设备。中恒电气为特斯拉开发1MW固态变压器样机,潜在订单规模达15亿元。

3. 技术经济性提升:随着SiC器件成本下降(预计2026年SiC MOSFET单管价格降30%)和国产化率提升(2025年自主配套率超50%),SST性价比优势逐步凸显,预计2027年后进入全面放量阶段 。

五、风险提示

1. 技术验证周期:SST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部分企业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需关注订单落地进度。

2. 成本压力:SiC器件成本较高,当前SST价格约为传统变压器的1.5-2倍,规模化降本是关键。

3. 竞争格局:ABB、西门子等海外企业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国内企业需突破专利壁垒。

总结

固态变压器行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的关键期,中国西电、四方股份、金盘科技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订单优势占据第一梯队;新特电气、科陆电子、科润智控等企业在细分场景快速落地;铭普光磁、阳光电源等供应链企业受益于产业链协同。随着“东数西算”“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SST有望在2027年后进入全面放量阶段,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领先、订单明确的头部企业,同时跟踪SiC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变化。

来源:泰和佛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