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30日讯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宣布,中国将在明年1月前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承诺在未来三年内每年采购2500万吨。这一消息推动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一度突破400美元/吨,为美国农民带来久
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10月30日讯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宣布,中国将在明年1月前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承诺在未来三年内每年采购2500万吨。这一消息推动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一度突破400美元/吨,为美国农民带来久违的利好消息。
大豆价格的上涨源于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领导人双边会晤后释放的积极信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中国将授权"大量采购美国大豆、高粱和其他农产品",并建议美国农民"立即购买更多土地和更大的拖拉机"。
然而,市场的兴奋情绪很快趋于理性。芝加哥大豆11月合约价格最终仅上涨0.8%至400.13美元/吨,1月合约价格上涨0.88%至405.73美元/吨。
农业分析师玛丽安娜·德埃米利奥(Marianela de Emilio)向《Ámbito》媒体解释说,这一协议只是"恢复正常节奏",为已经收获大部分大豆的美国生产者提供了喘息空间。农业顾问哈维尔·普雷西亚多(Javier Preciado)也认为,对美国农业生产者来说这是好消息,因为他们正在收获,现在有了主要买家。
不过,分析师们一致认为,长期前景仍不乐观。德埃米利奥指出,自2018年首次关税冲突以来,中国逐渐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而美国大豆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失去这一市场后很难找到替代买家。
普雷西亚多估计,中国每年从美国采购2400-3000万吨大豆,与贝森特宣布的数量相似。他强调,"进口国掌握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中国",而且中国未来的大豆采购增长有限,每年稳定在约1.1亿吨左右。
对于南美国家的影响,普雷西亚多认为美国重新进入市场对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利空消息,对巴西的影响更大",因为巴西主要出口大豆原豆,而阿根廷主要出口豆粕。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拉丁美洲成为唯一的大豆供应商,现在美国重新出现,市场压力得到缓解,这有利于美国生产者,但不利于南美生产者。
然而,德埃米利奥对阿根廷的影响持不同看法。她认为虽然巴西可能因为在新收获季前无法获得中国订单而面临价格下跌,但阿根廷的情况并非如此。"这几天我们价格上涨了,因为我们跟随芝加哥的涨势。虽然涨幅不同,但我们确实提价了,所以如果芝加哥改善,阿根廷也会改善"。
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来看,这次中美贸易协议更多地反映了市场的重新平衡。芝加哥大豆市场现在更多地反映美国大豆的情况,而不是20年前的全球性市场特征。
对于阿根廷而言,作为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其大豆产业更多依赖豆粕和豆油的出口。虽然短期内可能受到美国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但由于产品结构差异和价格联动效应,影响相对有限,甚至可能从芝加哥价格上涨中受益。
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这一协议虽然为美国农民提供了短期缓解,但并未改变全球大豆贸易的长期趋势。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的议价能力依然强劲,而南美国家在全球大豆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已经牢固确立。
*消息来源:阿根廷《Ámbito》财经日报*
来源:新阿华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