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首家四川省巾帼振兴工坊在甘孜州丹巴县成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04:51 1

摘要:一根根红色丝线,固定在特制的木板上,打结、对折、缠绕……身着民族服装的阿姨们手指翻飞间,一个个“中国结”“同心结”编织完成。这是10月30日,在位于甘孜州丹巴县的四川省巾帼振兴工坊里,当地农村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一个小场景。

丹巴妇女在直播中编织流苏。 省妇联供图

一根根红色丝线,固定在特制的木板上,打结、对折、缠绕……身着民族服装的阿姨们手指翻飞间,一个个“中国结”“同心结”编织完成。这是10月30日,在位于甘孜州丹巴县的四川省巾帼振兴工坊里,当地农村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一个小场景。

当天,在丹巴县举行四川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促进妇女增收工作现场会上,首家四川省巾帼振兴工坊正式揭牌成立,工坊依托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与义乌国际小商品城来料加工订单,充分发挥四川省妇联的组织引领作用,整合浙江援川工作队对口支援资源,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居家灵活就业技能培训和精准关爱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在丹巴县大山深处建成的四川省巾帼振兴工坊,已经帮助2000余名藏家巧娘通过制作中国结、手绳、流苏等编织品增收。”四川省巾帼振兴工坊服务中心负责人胡艺潇介绍,作为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携手丹巴县打造的指尖项目,工坊已经完成中国结等加工订单140余万个,直播销售丹巴农特产品超600万元,培训藏家巧娘6000余人次,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积极探索,与各地浙江驻川工作队密切协作,打造了“巾帼工坊”“归雁幸福工坊”等一批特色品牌,探索形成了“统一培训+四川产品+浙江订单”的协作模式,不仅让妇女实现了“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美好愿景,更让“指尖技艺”变成了“指尖经济”,为全省妇女姐妹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新通道,增强了定点帮扶、联农带农的精准性。

“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扩大浙川妇联合作,在39个欠发达县域试点推广‘巾帼振兴工坊’模式。”省妇联副主席吴咏梅表示,去年,四川省妇联与浙江省妇联联合举办了“东西协作手拉手 乡村振兴促增收”产销对接大会,为我省妇女特色产品通过东西部协作出川出海搭建了平台。下一步,省妇联还将在此基础上,立足区域协作,双向赋能,为妇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