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得“白血病”?李兰娟院士建议:3类水果尽量少给孩子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01:03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92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女士最近很焦虑,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却在一次体检中查出白细胞偏低。医生说问题不大,但她还是忍不住上网搜索“儿童白细胞低是什么原因”,结果越看越害怕,连“儿童白血病”的关键词都跳出来了。

她越想越不放心,带孩子做了进一步检查。虽然结果排除了白血病,但医生提醒她,孩子的免疫功能确实偏弱,日常饮食要更加注意,一些“看似健康”的水果,吃多了反而可能增加风险

这让王女士很惊讶:水果不是越多越好吗?怎么还会有“危险”呢?

其实,很多家长都容易走入这个误区。水果虽好,但并非“多多益善”,更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天然食品”

说到白血病,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罕见”“不可能发生在我家孩子身上”。但事实上,它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儿童白血病约有1.5万—2万人,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了大多数。虽然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白血病依旧是儿童致死率较高的重大疾病。

更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暴露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均被认为是重要诱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权威专家李兰娟曾公开提醒,有些水果虽营养丰富,但其中某些成分或残留物,若摄入过多,反而可能影响儿童免疫系统甚至增加罹患白血病的风险

以下3类水果,建议家长控制摄入频率与量

1. 反季节水果:营养打折,风险加码

冬天吃草莓,夏天吃苹果,很多家长觉得这体现了生活品质。但反季节水果往往依赖温室种植、激素干预甚至催熟剂来缩短成熟周期

例如,反季节草莓可能使用乙烯利、噻菌灵等农药进行催熟与防腐处理。这些物质一旦残留,儿童长期摄入可能引起肝肾负担,甚至影响造血系统功能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曾发布报告指出,反季节水果农残超标风险高于应季水果约20%

2. 高糖水果:甜味背后是免疫力的妥协

孩子爱吃甜,水果越甜越喜欢。但高糖水果如释迦、榴莲、无花果、葡萄等,糖分含量极高,过量摄入会造成血糖波动,影响胰岛功能。

更重要的是,糖分摄入过多会抑制白细胞活性,降低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这对于本就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儿童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有研究表明,高糖饮食与多种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其中就包括白血病。

3. 重金属污染水果:看不见的“隐形杀手”

有些水果如葡萄、柚子、柿子等,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因使用未经净化的灌溉水或土壤污染,造成铅、镉、砷等重金属残留

重金属一旦在体内蓄积,不仅影响神经系统,还会对骨髓造血功能造成损伤。儿童对重金属的代谢能力较弱,长期暴露可能诱发染色体突变,增加白血病风险

这里必须强调,水果本身不是“元凶”,关键在于选择和摄入方式。完全不给孩子吃水果,是另一种极端,也不科学。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儿童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儿童每日应摄入适量新鲜水果(100—200克),优先选择应季、完整、未加工的品种。具体来说,建议家长遵循以下原则:

选应季水果:如秋天吃梨、苹果、柿子等,避免反季节高风险作物;

控制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0克,避免用水果替代正餐;

彻底清洗去皮:尤其是葡萄、草莓等表皮易残留农药的水果;

不过度偏食甜水果:适当搭配酸味水果如猕猴桃、山楂等,提升多样性;

避免空腹吃水果:减少对胃肠刺激,控制血糖波动。

如果想让孩子远离白血病,仅靠管住嘴还不够,还要从生活中多个维度入手。

家装污染。新装修的房子里常见的甲醛、苯、TVOC等,均为公认的白血病高风险因素。研究显示,儿童长期暴露在甲醛超标环境中,白血病发病率升高2-3倍

不明来源玩具或文具。一些劣质塑料制品中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盐、铅等致癌物,孩子通过口腔、皮肤接触容易摄入,一定要选择有国家3C认证的产品。

频繁接触杀虫剂、消毒剂。尤其是在家庭除虫、杀菌过程中使用的敌敌畏、百灭宁等,即使微量接触,也可能对儿童免疫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很多白血病患儿的家长,在确诊前都觉得孩子只是“最近有点累”“食欲差”,直到真正发病才追悔莫及。

其实,白血病并非完全无法预防,关键在于早识别、早干预、早改变。

李兰娟院士曾指出,儿童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不是医生,而是家长的认知水平。只有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

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能都在影响他未来的健康轨迹。不盲从、不恐慌,科学理性看待饮食与生活习惯,才是一个家长该做的“基本功课”。

参考资料:
[1]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中国儿童白血病流行病学报告》. 2024年
[2]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水果农残风险评估报告》. 2023年
[3] 李兰娟. 《儿童健康防护与饮食建议》. 中华医学会主办,2022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脑病科医生浅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