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纸薄,还能随风飘,宫女的命,那是被钉死在红墙上的,风都吹不走。
听人说,紫禁城里宫女的命,比纸还薄。
这话其实说反了。
纸薄,还能随风飘,宫女的命,那是被钉死在红墙上的,风都吹不走。
万历九年那档子事,就最能说明问题。
一个姓王的宫女,走运了,真就一步登天。
可她这一步,是踩在无数姐妹的尸骨上上去的,她自己当时估计都不知道,她的一次“好运”,给整个后宫的女人带来了一场什么样的灾难。
那天,慈宁宫里跟往常一样,静得能听见绣花针掉地上的声儿。
年轻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才十九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按规矩来给自己的亲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太后请安。
李太后那是什么人?
那是能管住皇帝的狠角色,整个后宫都看她脸色吃饭。
朱翊钧进了殿,估计也就是走个过场,母子俩说几句场面话。
就在这当口,他瞅见了一个端茶送水的宫女。
史书上就记了个“王氏”,连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
长啥样,多大岁数,哪儿的人,一概不知。
这恰恰说明了她的地位——一个工具人,一个会走路的摆设。
可那天,皇帝就是看上她了。
可能就是殿里头光线好,也可能是她低头的样子特别顺眼,谁知道呢?
反正,趁着四下没人,血气方刚的皇帝就把她给办了。
这事儿搁现在,是职场性骚扰加权力压迫。
搁在当时,性质更严重。
这不是皇帝临幸妃子,这是“污染”龙种。
皇家的规矩大过天,皇帝的老婆,也就是后妃,那都得是正经八百从名门望族里挑出来的,身家清白,背景硬扎,这关系到江山社稷的脸面和血统的“纯洁”。
一个伺候老太太的丫头,说难听点,就是个高级奴才,哪有资格怀上龙种?
这事要是传出去,皇家的脸往哪儿搁?
可偏偏,这王氏的肚子争气,一次就中。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这事儿根本瞒不住,宫里头人多眼杂,宫女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怎么藏?
消息传到李太后耳朵里,老太太的脸估计都气绿了。
她不是气儿子好色,皇帝嘛,三宫六院,这都正常。
她气的是这事坏了规矩,动了国本。
后宫里那些有名有姓的妃子们更是炸了锅,她们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往上爬,靠的是家世,是小心翼翼的算计,凭什么一个端茶倒水的丫头能靠着一次“意外”就弯道超车?
要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这后宫还不乱了套?
谁还把她们这些正经主子放在眼里?
朱翊钧一开始还想赖账,年轻人脸皮薄,加上怕他妈。
可李太后是什么人,直接叫人把太监记录皇帝日常的《起居注》给翻了出来。
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某年某月某日,上幸慈宁宫宫女王氏。
铁证如山,赖也赖不掉了。
最后,王氏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
她也母凭子贵,被封为“恭妃”。
一个无名宫女,成了皇帝儿子的妈。
这故事听着挺励志,但对于紫禁城里的统治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立刻、马上、用最狠的手段堵上的窟窿。
为了防止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靠着“意外”上位的王恭妃,一个早就因为太过残忍而被束之高阁的刑罚,被重新从故纸堆里扒了出来。
这个刑罚的名字,听着文绉绉的,叫“幽闭”。
“幽闭”,听着像是关禁闭,其实比那玩意儿狠毒一万倍。
这是专门给女人设计的“宫刑”。
男人的宫刑是割掉生殖器,当太监。
女人的“幽闭”,就是要从根本上毁掉她的生育能力,让她变成一个绝对“安全”的物件。
这玩意儿在《尚书》里就被提过,跟死刑就差一个档次,叫“次死之刑”。
鲁迅先生当年研究杂史,看到“幽闭”这两个字的时候,都觉得后背发凉。
他是个医生出身,懂解剖,所以他一眼就看出来,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缝合或者囚禁,而是一种极其野蛮、但又“符合解剖学原理”的内部破坏手术。
因为过程太恶心,他老人家都懒得在文章里细写。
根据一些零散的史料,我们大概能拼凑出那个场景。
行刑的时候,先给宫女灌下一大碗麻药,可能是某种烈酒或者汤药,让她昏死过去。
然后,真正的噩梦就开始了。
一种搞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钩子,伸进宫女的身体里,一通猛搅,把子宫直接破坏掉,甚至给钩出来。
整个过程就跟屠宰牲口一样,没有消毒,没有麻醉,完事了抓一把草木灰往伤口上一糊就算止血了。
然后这个半死不活的姑娘就被扔回破屋子里,听天由命。
能活下来,算你命大;感染死了,就拖出去埋了。
另一种搞法,明朝一个叫王兆云的读书人在《碣石剩谈》里提到过,说他听刑部的老官吏讲的。
这种方法更阴损。
行刑的人不用刀,用木槌,对着宫女的小腹,一下一下地捶。
这可不是打两下那么简单,而是用巨大的、持续的暴力,硬生生把她身体里的器官给捶得移位、脱落,造成子宫或者其他脏器严重下坠,堵住产道。
这样一来,也就彻底断了怀孕的可能。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从生理上把一个女人给彻底毁了。
这不是阉割,这是毁灭。
都说当太监惨,一刀下去,成了半个男人,一辈子抬不起头。
但是,跟那些被“幽闭”的宫女比起来,太监的命,好歹还算是条命。
太监受的宫刑,说到底是个外科手术。
虽然原始,风险高,术后小便失禁是家常便饭,但只要挺过感染那一关,伤口愈合了,人还能活。
脑子好使、会来事儿的,照样能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当上大太监,权倾朝野的也不是没有。
他们失去的是一部分身体机能,但命还在,脑子还在。
可“幽闭”不一样,那是内伤,是脏器的粉碎性损伤。
用木槌捶肚子,五脏六腑都得震坏了;用钩子去钩子宫,那是直接在人身体里搞破坏。
就算侥幸没当场死掉,活下来的宫女,这辈子也就废了。
她们会常年累月地被各种妇科病、内脏慢性病、剧烈疼痛折磨。
那不是活着,那是活受罪,每一天都是地狱。
更阴暗的是背后的动机。
太监被阉,是为了防止他们跟后宫的女人乱来,保证皇家血统纯正,这是一个功能性的、冷冰冰的管理制度。
而宫女被施以“幽闭”,除了防止“龙种外流”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外,更多的时候,是后宫里那些高位嫔妃们排除异己的恶毒手段。
哪个宫女年轻漂亮,哪个宫女得了皇帝一句半句的夸奖,就可能成为被“幽闭”的对象。
这是一种出于嫉妒和恐惧的迫害。
她们的美貌和青春,就是她们的原罪。
所以,那时候很多宫女为了保命,宁愿自己把脸划破,变得丑陋不堪,只为在主子们的眼皮子底下活得安全一点。
王恭妃,那个“幸运儿”,在生下儿子后,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好日子。
万历皇帝从心里就瞧不上她,一直冷落她,她被幽禁在景阳宫,守着活寡,整整三十年,直到临死前才见到自己的儿子一面。
她那个当了皇帝的儿子朱常洛,登基仅仅二十九天就离奇暴毙,史称“红丸案”,成了明末三大案之一。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来源:小杨趣谈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