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EGFR靶向治疗耐药后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00:46 1

摘要:确诊肺癌已经很不容易,吃了靶向药有效果,突然听说“耐药”了,心里肯定会非常着急和害怕。

确诊肺癌已经很不容易,吃了靶向药有效果,突然听说“耐药”了,心里肯定会非常着急和害怕。

别慌,“耐药”不等于“无药可医”,这只是意味着我们需要调整战斗策略了。我把这个过程给你掰开揉碎了讲,保证你能听懂。

第一步:最重要的事——搞清楚“敌人”是怎么变的

耐药就像你一直用一把特定的钥匙(EGFR靶向药)开锁,结果锁芯(癌细胞)自己偷偷换了结构,原来的钥匙打不开了。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做基因检测!(医生常说的“二次基因检测”)

怎么检测?

首选用之前的组织标本:比如最初手术或穿刺取出的肿瘤组织。

如果组织不够,可以做“液体活检”:就是抽血,检测血液里癌细胞释放的DNA。这个方式很方便,没创伤,现在应用很广。

检测为了找什么?

就是为了找出锁芯到底是怎么变的。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癌细胞多了一个叫 T790M 的突变。这个突变就像给锁加了个防盗门,原来的一代/二代药就进不去了。

第二步:根据“侦察结果”,选择新武器

医生拿到新的基因检测报告后,就会给你制定新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检测出T790M突变(这是最常见最好的情况)

恭喜!这意味着你有新一代的“钥匙”可以用。

用什么药? 使用第三代EGFR靶向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是 奥希替尼。

效果怎么样? 效果非常好,大部分有这个突变的患者吃了之后,肿瘤会再次缩小,病情得到控制。

通俗理解: 就像玩游戏,你原来的武器(一代药)打不动BOSS了,现在给你掉落了更高级的“传说级武器”(三代药),接着打!

情况二:如果没有T790M突变,或者其他罕见突变

这意味着癌细胞可能通过更复杂的途径耐药了。别灰心,我们还有别的“兵种”可以上:

1. 化疗

这是非常经典、有效的基础疗法。当靶向药暂时“休息”时,化疗就是主力部队。

现在化疗药也有进步,副作用比以前小,医生会用很多办法来管理副作用(比如恶心、掉头发等)。

“化疗+抗血管生成药”:这是一种经典组合。抗血管生成药(比如贝伐珠单抗)的作用是“断敌人的粮草”,不让肿瘤长出新血管,饿死癌细胞。两者联合,1+1>2。

2. 联合其他靶点的药

如果检测发现除了EGFR,又冒出了别的突变靶点(比如MET,HER2等),就可能采用“EGFR靶向药 + 另一种靶向药”的联合方案。这叫“精准打击,多路围攻”。

3. 免疫治疗

注意: 对于有EGFR突变的肺癌,单纯的免疫治疗效果通常不好,甚至可能风险更高。所以一般不首选。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和化疗联合,或者经过精心挑选的患者,医生也可能会考虑。这个一定要听专家的,自己千万别乱用。

4. 参加新药临床试验

如果以上标准方案效果都不理想,可以问问主治医生,有没有合适的临床试验可以参加。

这可能是尝试国际上最新、最前沿药物的机会,而且治疗费用通常是减免的。这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条路。

5. 局部治疗

如果只是身体里一两个地方的肿瘤长大了(医生称之为“寡进展”),而其他地方还控制得很好。

这时候可以考虑放疗、消融等局部手段,把那个“不听话”的肿瘤烧掉或照掉,同时继续吃原来的靶向药。

总结一下,耐药后你的行动路线图:

1. 保持冷静:耐药是大概率事件,是慢性病管理的一部分,医生有丰富的应对经验。

2. 立即就医:找你的主治医生,告诉他你耐药的情况。

3. 完成检测: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二次基因检测(组织或血液)。

4. 等待结果,共同决策:根据检测报告,和医生一起讨论,选择最适合你的下一步方案。

最后给你打个气:

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慢性病管理”模式。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一种药效果不好了,就换另一种药。路是越走越宽的,不断有新药、新方案出现。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分信任你的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吃好睡好,保持好心态和体力,这才是打赢这场持久战最根本的保障。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加油!

来源:肿瘤科主任李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