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家不起眼的茶餐厅里,后来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鸿门宴”,主角是霍英东和何鸿燊。
人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要是那条龙自己想走,岸上的蛇还不让呢?
1986年的澳门,就上演了这么一出。
在一家不起眼的茶餐厅里,后来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鸿门宴”,主角是霍英东和何鸿燊。
这两个名字,在当年的港澳,分量重得能把地砸出个坑来。
包厢里安静得能听见茶水沸腾的咕嘟声,但气氛比冰窖还冷。
霍英东,靠着船运起家,在整个东南亚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何鸿燊,手捏着澳门所有赌场的牌,是这片弹丸之地的无冕之王。
两人脸上都挂着生意人那套标准的笑,可那笑意飘在脸上,就是沉不进眼睛里。
周围戳着几个不说话的壮汉,穿着不合身的西装,肌肉把衣服绷得紧紧的,往那一站,这小小的包厢就成了个密不透风的铁笼子。
喝了两口茶,说了几句场面话,霍英东觉得没意思,直接把话挑明了。
他说,澳门这摊子生意,我不想干了,我在澳娱公司的所有股份,你开个价,收了吧。
这话一出口,空气都凝固了。
这不单单是钱的事,霍英东是澳娱的创始人之一,是定海神针。
他要走,等于把这栋大厦的承重墙给拆了。
何鸿燊脸上看不出半点波澜,端起茶杯,用杯盖撇着茶叶沫子,慢悠悠地吹了口气。
他没接茬,反倒聊起了最近马场的生意,聊起了葡萄牙总督府的新动向,东拉西扯,就是不碰霍英东扔过来的话头。
这一手太极推手,打得是又软又黏。
霍英东心里咯噔一下,全明白了。
这哪是来谈生意的,这是摆明了不让他走。
这位几十年的老伙计,今天摆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和气酒。
既然脸皮都撕破了,霍-先生也就不再绕弯子。
他把声音放沉,一字一句地说,我退出的决心已定。
澳门赌场这碗饭,水太深,里头的恩恩怨怨,我不想再沾了。
他想干干净净地抽身,回到自己的航运和地产主业上,更重要的是,他想把更多的精力,投到北边去。
何鸿燊也放下了茶杯,笑容彻底从脸上消失了,换上了一副硬邦邦的表情,直接拒绝。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谁也不让谁,包厢里的气压越来越低,眼看就要炸了。
就在这个时候,“砰”的一声,包厢门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
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冲了进来,眼睛瞪得像铜铃,二话不说,抓起桌上的玻璃杯,“啪”一下就摔在地上,碎玻璃碴子溅得到处都是。
他指着霍英东的鼻子,用吼的方式喊了一句:“你就按照何先生说的办!”
这一嗓子,把整个茶餐厅的嘈杂都给压下去了。
霍英东抬眼一看,心里猛地往下一沉。
闯进来的这个人,他认识,不光认识,还是他介绍给何鸿燊的。
这个人叫冯兆明,江湖上名头响亮,人称“马交冯”,是当时澳门地下世界说一不二的人物,“14K”的龙头。
自己找来帮忙看场子的人,现在反过来成了顶在自己脑门上的那把枪。
霍英东知道,今天这局,自己已经输了。
对方连这种阵仗都摆出来了,再谈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那天晚上,霍英东没在澳门过夜,悄无声息地坐船回了香港。
从此,他再也没有踏足澳门的赌场业务。
要弄明白冯兆明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倒戈一击,这事儿得从几十年前说起。
冯兆明的人生,是从香港最底层的烂泥里爬出来的。
年轻时候,他就是街边捡破烂、打零工的穷小子,直到他遇上了一个叫葛肇煌的人。
葛肇煌不是一般人,他出身军统,抗战后在广州收编各路人马,成立了“洪门忠义会”。
后来时局变了,他带着一大帮人退到香港。
为了纪念广州的老堂口地址“宝华路14号”,就把组织的名字定为“14K”。
冯兆明就是在那时候跟着葛肇煌,凭着一股不要命的狠劲和忠心,从马仔一路爬到了核心位置。
可老头子一死,他儿子葛志雄没那份能耐和心思,偌大的“14K”顿时群龙无首,在港英政府的严厉打击下,山头林立,日渐式微。
在香港混得不如意的冯兆明,把目光投向了只有一水之隔的澳门。
那时的澳门,葡萄牙人管得松,地方法规乱七八糟,各路小帮派为了抢地盘打得头破血流,简直就是冒险家的乐园。
冯兆明到了澳门,简直是蛟龙入海。
他展现出了远超他老东家儿子的手腕和魄力。
他先是联络了“14K”在澳门的老兄弟,然后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一个一个地收拾那些不成气候的本地帮派。
要么臣服,要么消失。
短短几年,澳门的地下江湖就被他拧成了一股绳。
他就从一个香港的失意堂主,变成了澳门地下秩序的制定者,大名鼎鼎的“马交冯”。
这么大的动静,何鸿燊不可能不知道。
他做的是开门生意,而且是全世界最敏感的生意,三教九流、黑白两道的关系都要打点到。
一个强势崛起的地下霸主,对他来说,既是定时炸弹,也是一张能派上大用场的牌。
而把这张牌递到何鸿燊手里的,正是霍英东。
霍先生做航运生意,和江湖人士打交道是免不了的,他和“14K”的老一辈渊源很深。
也正是通过他的牵线,何鸿燊和“马交冯”才搭上了线。
现在,我们再回到1986年那间茶餐厅。
何鸿燊面临的,远不止是霍英东撤资带来的资金缺口。
更要命的是,霍英东的离开,动摇的是他整个博彩帝国的根基。
澳娱公司是他们几个人合伙拿下的,霍英东的股份和声望,是公司最重要的压舱石。
霍英东想走,是因为他跟何鸿燊的理念已经完全不同。
霍英东当年参与竞标赌牌,有一个很重要的初衷,就是承诺把博彩利润的绝大部分用于澳门的市政建设和慈善事业。
但后来,他发现事情的走向并非如此,这让他越来越无法接受。
但对何鸿燊来说,这块肥肉,他绝不可能松口。
他不仅要堵上窟窿,还要借这个机会,把所有权力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彻底成为澳门唯一的声音。
所以,他给冯兆明开出了一个冯兆明根本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当时,何鸿燊正在赌场里推行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叫“赌厅承包制”。
简单说,就是把赌场的贵宾厅外包出去,由专门的人(也就是“叠码仔”)去全世界找有钱的豪客来赌,然后从中抽成。
这项改革,要是没有地下秩序的保驾护航,根本玩不转。
何鸿燊的条件是:只要冯兆明帮他“留住”霍英东,那全澳门赌场的“叠码权”和贵宾厅安保,就都交给他和他的手下。
这对冯兆明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手下那几千号兄弟,从此就从街头混混,变成了有正式“编制”的赌场从业人员,有了稳定、合法且极其丰厚的收入来源。
这是把他的江湖势力,直接变现成了白花花的银子和产业。
一边是介绍人的那点旧情分,另一边是能让整个帮派吃上几十年饱饭的庞大利益。
冯兆明是个在刀口上舔血过活的人,他做选择,只看一样东西:利益。
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何鸿燊递过来的这份“投名状”。
于是,就有了踹门、摔杯、指着霍英东鼻子吼的那一幕。
最终,霍英东以一个远低于市场公允价的象征性价格,把股份转让给了何鸿燊指定的公司,彻底退出了这片他亲手开创,却又伤透了心的是非之地。
1986年的那场不欢而散,成了两位巨头人生道路上一个巨大的分叉口。
何鸿燊的路,自此通向了一个更加庞大和国际化的商业帝国。
清除了内部最大的不同声音后,他成了澳门名副其实的王。
他控股赛马会,收购濒临破产的电视台,他的触手伸向了葡萄牙、加拿大、美国…
…
他在全球各地购置地产、投资酒店,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缔造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庞大家族王朝。
而霍英东的路,则完全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离开澳门后,他把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财富和心血,都投入到了他身后的这片土地。
他在广东南沙那片滩涂上,一砖一瓦地规划建设,硬是造出了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
他成立基金会,斥巨资支持国家的教育和医疗。
1989年,他捐建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心脏中心;十几年后,又追加巨款翻新大楼,改建ICU。
他对国家体育事业的贡献更是妇孺皆知。
从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开始,每一次奥运会,他都自掏腰包重奖获奖运动员。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他给每个金牌选手包的红包,里面装的是一公斤重的纯金金牌,而不是支票。
他觉得,这份荣誉,用金子来承载才够分量。
很多年后,冯兆明在江湖上逐渐沉寂,低调地享受着那场豪赌带给他的红利。
而那两位在茶餐厅里分道扬镳的巨头,也各自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2006年,霍英东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受了国葬待遇,灵柩上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020年,何鸿燊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8岁,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和一笔至今仍在纷争中的巨额遗产。
参考资料:
何鸿燊口述自传:《何鸿燊全传》,作者:王思想,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霍英东自述:《霍英东全传:我的百分之百》,作者:霍英东、冷夏,明报出版社,1997年。
关于澳门博彩业历史研究:《澳门博彩业的演变与发展》,吴志良主编,澳门基金会,2007年。
关于14K历史研究:《香港三合会、有组织犯罪与97后前景》,作者:Lo, T. Wing,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1999年。
本文创作初衷在于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侵犯他人权益的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积极配合处理。
来源:龍哥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