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徽州之三百九十五:解锁云上鲍家汰秘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6:47 1

摘要:近日,安徽省徽州丰碑智库,组织黄山市、县二级部分老干部,深入徽州秘境鲍家汰走村调研。黄山市原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杨震、黄山市原政协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周毅华、歙县原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成志、歙县原发改委主任孙轶章、歙县原科协书记洪亮,他们冒雨深入鲍家汰,调研乡村振兴

秋雨绵绵、青山依旧。

近日,安徽省徽州丰碑智库,组织黄山市、县二级部分老干部,深入徽州秘境鲍家汰走村调研。黄山市原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杨震、黄山市原政协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周毅华、歙县原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成志、歙县原发改委主任孙轶章、歙县原科协书记洪亮,他们冒雨深入鲍家汰,调研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工作。“把爱送到深山区老百姓的心坎上。”

秋雨菲菲,雾气蒙蒙,中国徽州丰碑智库杨震、周毅华、秘书长许国强,深入歙县岔口镇鲍家汰,走访特困群众,了解深山区老百姓交通出行情况。

徽州丰碑智库还向留守在家的五户残疾人和失能老人,赠送了大米牛奶等慰问品。杨震同志说:“我们山区老百姓还有许多困难户,关心关爱他们的生产生活,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工作重点。”我们要让我们深山区的老百姓,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在徽州深山区的歙县岔口镇鲍家汰村,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黄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潘成,今天是他的生日,他仍坚持走村采风,深入深山区的鲍家汰,摄影采风,把这里的乡土民情,分享给外面的世界,当地老百姓得知今天是他的生日,专门为他过生日,为他煮了一碗长寿面,天地不老,人易老,大家祝福潘成主席生日快乐、永葆青春。

“高山流水,情牵故里。”安徽省歙县岔口镇鲍家汰乡贤方海峰,从大山里走出来后,砺志奋斗、艰苦创业,事业做的红红火火。为了使家乡早日实现通车梦,去年率先发起自筹资金,发展乡村公路,今年8月份道路正式开通。在几百个日日夜夜里,方海峰主动担负起筹款、征地、拆迁的重任,他牺牲自家的茶园、宅基地用于道路交通,其奉献爱心的善举,受到同村父老乡亲的一致称赞。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对热爱家乡的赤子情怀的方海峰先生给予高度礼赞!

“徽州乡村土狗,坚守深山老林。”在皖南深山区的歙县岔口镇鲍家汰,是一个只有5户9人的深度贫困山村,这里不通路,老百姓出行,只有肩挑被扛,几乎与世隔绝。今天徽州丰碑一行十人,来到穷乡僻壤的鲍家汰,让人十分心酸,原来几十户人家,现在只剩下5户9人在家,其中一个哑巴、三个重度肢体残疾人、四个失能古稀老人,与9位老人坚守在大山里的,还有一只三只脚的残疾土狗,跟主人们相依为命,这种凄凉的惨景,确实让人心酸。土狗见到这么多人进家,十分兴奋,那种期盼、怜爱的眼神,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感动,为深山区的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实事,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如何让老乡们呆滞的眼神,出现希望的光芒,是我们永不言弃的奋斗目标!

“这里的空气有点甜。”地处万山丛中的安徽省歙县岔口镇鲍家汰,位于石潭、坡山、金竹、朱村、大坑源交汇处,层峦叠嶂、百花齐放,由于特殊的小地理环境,导致这里生物多样性,各类奇花异卉,在这里争相竞绽放;地势高耸入云,云海翻腾、红日喷薄;初秋的鲍家汰,一场秋雨过后,云雾缭绕、变幻无穷,村庄隐隐约约,或隐或现;远望群山,婀娜多姿,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倾盆大雨。近日,江苏省镇江市自媒体达人陈伟(昵称镇上米山)和许多自媒体爱好者,在鲍家汰进行直播、短视频、抖音宣传,大量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户外、摄影爱好者、驴友纷至沓来,欣赏这里的绝佳美景,并纷纷点赞鲍家汰:“这里的空气有点甜。”

“村民板凳会,共谋发展大计。”当天上午,在皖南深山区的鲍家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黄山市原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杨震、黄山市原政协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周毅华、安徽日报资深记者、黄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潘成、黄山市歙县原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农业农村局长吴成志、黄山市歙县原发改委、经信委主任孙轶章、黄山市歙县原科协书记、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洪亮,参加板凳会座谈,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献计献策,大家一致认为:“歙县资源秉赋优越、交通区位优势绝佳、老百姓脱贫致富意愿强烈,然而,歙县乡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薄弱,许多山村至今没有实现通路这一基本目标。

走进偏僻的鲍家汰,由于乡贤方海峰们的执著奋斗下,才使这条老百姓期盼己久的山区公路,近日路基基本铺平打通。歙县当地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将岔口地区与杞杞梓里地区交通连接循环起来,为红军革命根据地早日脱贫致富,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山不在高,唯有攀登;路不在远,唯有奔赴,让我们为振兴山区经济而共同努力奋斗!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领头雁。”走进皖南深山区的鲍家汰,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农村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要培养发现一批,乡村振兴致富发展的领头雁。纵观歙县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石潭、坡山、狮石发展最为成功,比如说坡山,2011年我与时任歙县杞梓里镇党委书记吴成志,前往坡山村书记方四清家,当时方四清从上海打工返乡,从事油茶产业。我们3人,围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进行座谈交流,我分享了在石潭发展摄影旅游成功经验,更坚定了方四清(时任坡山村书记、村主任)带领全村老百姓,发展文旅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经过十五年艰苦努力,坡山已经发展成为远近的生态村、民宿村、文明村,成为黄山市发展文旅产业的“模范村”。

近十年来,歙县又一文旅黑马脱颖而出,这就是歙县狮石村,该村在村第一书记曹健带领下,历经八年励精图治,“徽州天路”、“红色狮石”两大品牌被打响,使穷乡僻壤的狮石村,发展成为“网红村”、“温泉村”、“共富村”。他们的成功,昭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才能出彩出色出圈,任何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制造烟火,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方四清、曹健这样为民造福、舍身取义的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乡村振兴必须建设担当有为政府。”走进徽州深山区的鲍家汰,这里仍处于原始状态,最近该村在方海峰等乡贤努力下,路基已经基本打通,但路面硬化、村卫生基础设施仍需加大投入。石潭、坡山日益兴旺,就是从道路基础设施投入开始。通过深入走访,发现歙县乡村道路欠帐太多,许多本应该打通的道路,至今仍没有打通,老百姓没有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和实惠。石潭、坡山为什么异军突起,就是霞坑镇、杞梓里镇历任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发展问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如霞坑镇的黄中、张善山书记、杞梓里镇的吴成志、潘吉优书记等,他们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资金项目,为霞坑镇石潭、杞梓里镇坡山的巨变,提供了源头活水。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是发现提拔重用干部的第一标准,任何敷衍塞责、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都是不行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是担当有为政府的核心要义,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解放思想,筑巢引凤。”鲍家汰风光旖旎、生态绝佳,如何把这里“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大有文章好做,首先是解放思想,请文旅方面的成功人士,进行现场指导,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农业产业,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其次,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把外地的人才、资本吸引过来;第三,我们要向黟县学习,积极“筑巢引凤”,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们来歙县投资兴业,吸引当地青年人返乡创业;第四,歙县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临安区毗邻,积极发展与浙江省互联互通,从思想、政策、交通进行融合发展。

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只有走出去,请进来,才能使歙县深度貧困山区早日脱贫致富,才能让我们山区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黄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