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是习惯把以后再说挂在嘴边,好像未来有一个无限容量的许愿池,专门用来兑现我们现在没做的事。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1367/1400 天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总是习惯把以后再说挂在嘴边,好像未来有一个无限容量的许愿池,专门用来兑现我们现在没做的事。
踩过不少坑之后,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一个有点残酷的真相:
人生中绝大多数事情,其实真的只有一次机会。
那个我们深信不疑的来日方长,可能是最大的自我安慰。
比如,毕业时候,没来得及合影留念,没认真写同学录,没有跟同学道别,机会便一去不返,再回首,已经毕业十几年,各自在人海漂流,不知身在何处。
比如,孩子成长,一年一个样,那些没参与见证的节点,第一次学会坐,某岁的生日,幼儿园第一天,校园运动会,错过了也无法重来。
比如,陪伴家人,尤其是父母长辈,他们并不会一直在原地等我们,等我们忙完这阵子。可这阵子是几个月还是几年呢?每次忙里偷闲陪伴他们,他们都老去一些。
日子周而复始,但是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太多的事情,其实只有一次经历的机会,机不可失,过期不候。
这种一次性,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总是习惯性忽略。
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我们被各种眼前事推着走,无暇他顾。
也可能是心存侥幸,觉得如果一件事不是最后一次,那么它的紧迫感和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让我们心里好受点。
但问题就在于,你永远无法精准预判哪一次就是最后一次。
况且,一期一会,度一日,如一生,每次都不一样,每次都是独特的。
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在回忆里为那些平凡瞬间镀上金色光晕,后悔当时没有更认真一点对待。
所以,我现在开始有意识地纠正自己这个毛病。
01)减少说改天。
想到一个朋友,如果方便,就立刻发条消息过去,哪怕只是个搞笑短视频,告诉他“这个让我想到了...”。
想要聚会,择日不如撞日,不再等那个虚无缥缈的“改天约”。
02)把以后再做变成现在能做点什么。
想学点什么,就从今天开始找资源学习,而不是等着某个良辰吉日。
想对家人好,现在就打个电话,或者下单买点他们需要的东西,别等以后哪天。
03)在重要的时刻,保持在场和专注。
参加朋友的聚会、家庭的活动,抛开工作,放下手机,认真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的样子,把这些瞬间清晰地刻在脑子里。
生活不是电影,没有重播键,很多机会、很多人,一旦错过,就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所谓的珍惜当下,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个极其实用的行动指南:它意味着,在你能做的时候,立刻、认真地去对待。
因为绝大多数事情,真的没有下一次。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点赞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来源:爱文品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