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里强调,美国得认识到自家在亚太的军力布局,包括那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啥的,已经不太够用了,因为中国海空军实力上来了,反击能力强了。要插手台海,得拉上盟友,尤其是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不然就得三思而行。
说起这个话题,得从美国那边的智库说起。兰德公司,这家机构挺有名的,从1948年就开始干政策研究,主要给美国政府出主意,焦点在国防和国际事务上。
报告里强调,美国得认识到自家在亚太的军力布局,包括那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啥的,已经不太够用了,因为中国海空军实力上来了,反击能力强了。要插手台海,得拉上盟友,尤其是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不然就得三思而行。
报告里头,兰德公司给美军泼了盆冷水,说单靠美国自己,很难在短期内占上风。他们的作战设想是,先用亚太部署的部队,对中国北部和南部来个突然袭击,目标直指军工体系和基础设施。啥基础设施?就是沿海那些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得第一时间砸烂,断了部队往战场运人运东西的路。
这跟古时候打仗先断粮草一个道理,优先瘫痪后勤。沿海设施在中国东部特别密集,黄海、东海那边是重点,美军计划用远程导弹和空军精确打击,目的就是让中国军队没法快速调动。报告算了账,到2025年,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更强了,美军损失会加大,但中国损失会更重,尤其是那些沿海关键点。
接下来,报告说要切断中国远洋商船的航线,彻底堵住海上贸易。这是因为中国经济靠出口,外贸是命根子。美军得攻击那些商船,封锁太平洋、东海和印度洋的通道。但光靠美海军不行,得日印澳一块上。
日本在东海有优势,海军能控场;澳大利亚管南太平洋;印度守印度洋。三国海军加起来,才能形成包围圈。报告点明,没有这些盟友,美军封锁不彻底。中国海军这些年造船快,数量多,但全球投送力还跟美国有差距,尤其护航商船时,关键航道附近护不住。兰德公司觉得,这方案有威胁性,中国得早做准备。
报告里,日本是最关键的,东亚盟友里头它实力强。美军驻日部队有好几万,第一岛链上驻日和驻韩美军是第一波,兵力八万左右。他们得配合第五和第七空军队抢制空权,第七舰队控台海和南海航道,压中国海军出海。
澳大利亚海军小但精,能从南边帮忙封锁。印度陆军多,从陆地边境牵制,海军在印度洋拦截。中国跟日本有钓鱼岛争端,跟印度有边境问题,这些国家要是跟美军合作,局面就复杂了。报告建议美国跟这些国家搞联合规划,提高互操作性,避免单打独斗。
经济影响是报告一大块。打仗,贸易肯定遭殃。中国95%的贸易靠海运,西太平洋成战区,商船得停。短期战,损失主要是中美双边贸易;长期战,中国GDP可能掉25%到35%,因为能源进口断档,天然气和原油靠海运。美方GDP掉5%到10%,相对轻点。报告说,到2025年,中国经济对外依赖更大,损失会更明显。双方都得准备经济战,断关键商品和技术供应。
国内政治后果也提了。中国打仗在家门口,社会动荡可能大,影响稳定。美国打仗远在天边,国会争吵多,但不至于乱套。国际上,东亚国家大多挺美国,日本肯定上。俄罗斯和伊朗可能帮中国,但印度和北约会中立或偏美。报告警告,长战打下去,谁都赢不了,双方实力都弱,第三方可能捡便宜。
这份报告出来后,中美关系更紧张了。2017年,美国推印太战略,加大军售和演习,日本、澳洲、印度搞四方对话。2020年代,台海军演多,美舰过海峡,盟友派船观察。2022年,佩洛西访台,中国大演习,美军增巡航。
2023年,台湾汉光演习用美武器,中国飞机进防空区上百次。2024年,赖清德上台,中国演习飞机舰艇多。2025年,局势稳,但军演继续,四方外长会晤重申承诺。经济合作还在,贸易额高位。
兰德公司这份报告不是空谈,它影响美国政策。美军调整部署,搞分布式作战,避开集中被打。盟友间合作紧了,日本修宪松绑军事,澳洲买潜艇,印度边境增兵。但现实里,大家都克制,没真打。报告提醒,战争代价大,得沟通避免误判。
总的看,这报告接地气,算了军力经济账,没夸张。台海问题敏感,大家得理性看,避免升级。盟友真上不一定,国内因素多。日本反战情绪强,印度怕两线作战,澳洲远水救不了近火。美军想摧毁沿海设施,得过中国导弹关,东风系列和超音速导弹不是吃素的。中国A2AD策略强,整合海空防和电子战,能反制。
报告还说,美军得投资耐打平台,潜艇导弹啥的,维持高强度作战。盟友 interoperability 得提高,联合演习多。经济上,美国得备断供方案,但中国供应链深,断不了干净。
当前形势,2025年9月,台海没大事,但警惕在。美中对话渠道开着,军方沟通防擦枪走火。智库报告像镜子,照出风险,大家多想想和平路径。
来源:史说畅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