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组织28所省内高校赴山东济南开展联合访企拓岗暨校企对接促就业活动。面对45.49万名2025届高校毕业生,陕西通过搭建多元招聘平台、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实施精准就业服务等务实举措,全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本报讯(记者 冯丽)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组织28所省内高校赴山东济南开展联合访企拓岗暨校企对接促就业活动。面对45.49万名2025届高校毕业生,陕西通过搭建多元招聘平台、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实施精准就业服务等务实举措,全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为破解供需对接难题,陕西省抢抓秋招、春招黄金期,搭建起覆盖校友资源、重点产业链、产业园区和行业领域的立体化招聘网络。累计组织各类招聘活动8926场,发布岗位信息280.2万条。其中,省教育厅牵头举办“校友单位”系列招聘会12场,相关高校自主举办22场,吸引4435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岗位近10万个。围绕能源化工、服装设计等重点产业举办专场招聘22场,联合园区开展引才活动47场,针对建筑业、金融业等行业举办专场活动265场。
校企深度合作成为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引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硕士毕业生薛众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在读研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项目,作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进入南瑞集团实习,毕业后直接入职该集团研发中心。这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成效显著。2022—2024年,西安交大电气学院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99.6%。数据背后,是该校“6352”“1121”产教深度融合模式的支撑:共建校企创新联合体,深化重点领域合作,落实“双导师制”,通过企业课题、一线实习等方式,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
陕西其他高校也各展所长:西安邮电大学聚焦电子信息、光子、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举办1114家企业参与的专场招聘会,通过“AI面试官”“直播带岗”等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人才;西安石油大学依托行业背景,举办“春季产业链及产业周边企业系列校园招聘活动”,吸引了119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走访450余家企业,挖掘8000余个高质量岗位,确保学生“技能傍身,岗位不愁”……
在精准服务方面,陕西通过个性化职业规划、优先推荐岗位、发放求职补助等措施,使困难群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同时,2024年陕西撤销375个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本专科专业,新增182个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急需专业,建立“就业—专业设置—招生”联动机制,倒逼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9日 第01版
作者:记者 冯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