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吃虫、返祖的“荒野求生赛”火出圈,你看了吗?近日,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直播火出了圈,看着一个个起初面带青涩、美妆点缀的年轻人,逐渐头发蓬松、满身泥泞,连眼神都变得清澈,真是令网友又心酸又好笑。其实说起中国人对荒野求生的印象,多半是从贝尔・格里尔斯开始
吃虫、返祖的“荒野求生赛”火出圈,你看了吗?近日,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直播火出了圈,看着一个个起初面带青涩、美妆点缀的年轻人,逐渐头发蓬松、满身泥泞,连眼神都变得清澈,真是令网友又心酸又好笑。其实说起中国人对荒野求生的印象,多半是从贝尔・格里尔斯开始的。
2009 年他的《荒野求生》中国特辑一播,那在极端环境里取火、徒手抓蛇、生吞昆虫的操作,让大家直呼 “这才是食物链顶端的男人”,也掀起了第一波 “荒野热”。中国观众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可以如此野性而震撼。但彼时的“荒野热”,更多是屏幕前的惊叹——观众沉迷于贝爷的硬核操作,却鲜少有人真正背起行囊。可现在风向完全变了 ,现在的荒野挑战,已经成了都市年轻人的 “解压出口”。
这种转变,本质是社会情绪的投射。当“996”“007”成为职场常态,当“内卷”“躺平”成为社交媒体高频词,年轻人急需一个出口,释放被城市规训压抑的野性。而荒野挑战,恰好提供了“合法越界”的契机——在这里,泥泞不是污点,而是勋章;虫子不是恶心,而是能量。
就说这次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参与者真的需要在野外生存,爬树、捡树枝、采蘑菇、吃蝗虫、钻木取火,还要经历绝境下的心路历程:有的一边想念猪肘子一边坚持,也有的逐渐心态失衡,最终退出赛事。
不过,这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户外探险事故达335起,造成84人死亡、11人失踪。尤其是在未开发区域,事故频发。今年10月,青海祁连山区冷龙岭发生的悲剧震惊全国:多名徒步爱好者因迷路、失温而遇难,数百人被困。
说到底,年轻人寻求解压出口的诉求无可厚非,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荒野探险承载的“逃离焦虑、重建自我”的精神价值,确实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荒野从不是供人猎奇打卡的“解压游乐场”,普通人参加,一定要选正规的户外机构,别自己瞎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路线,别逞强;最重要的是,没开发的区域坚决别去!
对组织者来说,路线得评估清楚,风险得提前告诉大家,急救设备也得备齐,要是没做到这些,出了事儿肯定要担责。网络平台也得负起责任,看到危险的 “野景点” 攻略,该限流的限流,该删除的删除,别让这些内容害了人。
来源:丹哥会叨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