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连滚带爬”上热搜,监控一出风向变了,官媒也点名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18:49 1

摘要:很多人一提郑智化,先想《水手》,再想《星星点灯》,老歌一响,回忆就来,经典不撤退,几十年还在唱,这不,最近他又上了热搜,不过不是因为新歌,是因为一条发在社交平台的动态?

郑智化“连滚带爬”上热搜,监控一出风向变了,官媒也点名了?

很多人一提郑智化,先想《水手》,再想《星星点灯》,老歌一响,回忆就来,经典不撤退,几十年还在唱,这不,最近他又上了热搜,不过不是因为新歌,是因为一条发在社交平台的动态?

他说,自己在深圳机场乘机,登机车和舱门有25公分高度差,轮椅推不进去,司机不愿调高低,他只能连滚带爬进机舱,没人性,忍无可忍,这话糙了点,但当事人的气头上,谁没过火过?

网友看见就炸锅,考虑到他腿伤老问题,出行不便的现实,开始质疑机场,流程够不够,保障到不到位,话题一路爬升,热度上去,不少人跟着讨论,无障碍到底做得怎么样?

结果呢,反转来得快,深圳机场把监控放出来,画面显示,有航司地服在场,有机组一起协助,搀扶着他进舱,整个过程没有所谓连滚带爬的画面,很多人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这事是不是说大了?

机场也解释了一个关键点,飞机在上客时会有上下轻微移动,为防设备刮碰机体,按安全规范,登机车和舱门要留20厘米左右的高度差,这不是针对谁,是普遍操作,安全第一,这个说法你认不认?

舆论开始分化,有人质疑他的描述不准确,也有人说帮忙是帮忙,不便是真不便,残障旅客登机确实难,该讨论的还是要讨论,毕竟无障碍不是一句口号,落地才算数,你觉得关键点在哪?

后来,10月27日,郑智化发文致歉,连滚带爬是当时不顺心的气话,感谢现场帮忙的人员,同时也说,这件事引发的对少数群体的关注更重要,愿意交给社会各方讨论,这个态度,算不算止损?

说回郑智化这人,90年代的顶流,红到什么程度,可能小朋友不太有概念,《水手》在1992年冲到巅峰,榜单拿到手软,更像一种精神,鼓励打拼的人别怕,星星点灯一直被翻唱,跨越代际,还在响,他的嗓音一出来,辨识度就在那里,谁不跟着哼两句?

不过,巅峰之后他却选择淡出,1999年后慢慢退出舞台,把重心转去别处,这选择当年引发一堆猜测,他后来说了原因,巡演强度大,体力消耗大,腿伤拖着不适合高强度舞台,再加上女儿出生,想多陪家,少跑公开活动,人到中年,换赛道,难不难?

他去搞IT,创公司,做软件和互联网,想试试音乐之外的挑战,找新方向,但对音乐的火没灭,2024年还发了新专辑《不思議》,录音身体不舒服也硬着头皮完成,这种劲儿,还是当年的劲儿吧?

这次事儿官媒也发声,浙江日报的点评成了焦点,简单说,公众人物发个人感受没问题,但话要尽量客观,表达要严谨,别因为情绪让大众误会,影响力在那里,说出去的词会扩大,会发散,会被解读,这提醒,像不像你老师叮嘱作业要检查?

不少人还想起张颂文的那句,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在传播,你觉得这话准不准,他说得不算错,边界意识要有,发观点时要知道自己站在放大镜下,说重了,容易跑偏,说清楚,更有用?

更关键的是后续动作,深圳机场反应很快,10月25日晚就说立行立改,三条措施放出来,为有轮椅旅客的航班尽量用廊桥靠接,现场保障人员由1人增到2人,试点带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解决高度差,这一长串举措,从口子到人员,从设备到流程,一步步补漏洞,一层层加保障,态度摆出来了,你觉得到位吗?

事件也慢慢回到正题,别纠结一句气话,聊聊无障碍怎么做得更细,更稳,更人性化,聊聊残障群体出行怎么更省心,郑智化在致歉里也强调了这个方向,和官媒的关注点对上了,讨论的有用部分留下了,情绪的火过去了,这波不算白吵吧?

以后再听星星点灯,可能会想起这场风波,想起一个中年歌手的急脾气,也想起一个机场的快速调整,想起公众人物的分量,想起无障碍的细节,音乐照过一代人,这次的讨论,也可能照亮更多人的出行路,是不是更希望,下次类似的事,不再靠热搜推动,流程先一步,服务先一步?

来源:欢娱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