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3时许,设备维修中心汽修车间班组长刘海鹏结束NTE330卡车的点检任务后,特意敲了敲连接水箱的拉杆,听着清脆的回响,他的脸上终于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在这场连续数月的奋战中,刘海鹏和他的团队彻底打了个“漂亮仗”。就在不久前,这两根频繁断裂的小拉杆,还是让整个
下午3时许,设备维修中心汽修车间班组长刘海鹏结束NTE330卡车的点检任务后,特意敲了敲连接水箱的拉杆,听着清脆的回响,他的脸上终于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在这场连续数月的奋战中,刘海鹏和他的团队彻底打了个“漂亮仗”。就在不久前,这两根频繁断裂的小拉杆,还是让整个班组都头疼不已的“心病”。
时间倒回几个月前的一天,车间职工张志军拿着点检记录,走到刘海鹏身旁:“鹏哥,今天点检咱们班那几台NTE330卡车的时候,发现一辆卡车水箱两侧的小拉杆都断了,得处理一下。”
刘海鹏接过记录本,目光落在“小拉杆断裂”的熟悉字眼上,皱起了眉头。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由于设计缺陷,NTE330和NTE360卡车的水箱底部地脚仅靠螺栓与车架固定,上部仅依赖两个小拉杆连接甲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尤其是遭遇颠簸路面及急加速、急刹车时,小拉杆很难彻底固定水箱,极易产生大幅晃动与位移,从而频繁出现小拉杆断裂或其连接的甲板底座损坏现象,平均每30天就要换一次小拉杆,不仅会影响其他的计划性检修,更换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得想个根本的解决办法,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刘海鹏暗暗下定了决心。
决心已下,但破题之路在何方?断裂的拉杆如同电影画面般在刘海鹏的脑海里反复播放。处理完故障后,他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绕着几台停放的卡车踱步,时而钻进车下查看车架结构,时而仰头凝视水箱的安装点。“光靠上面这两根‘细筷子’拉着,中间空着一大截,劲儿全吃在这里,太容易出问题了。”他指着小拉杆,对围拢过来的工友们分析道。一个大胆的构想逐渐清晰:“就像给人系安全带一样,要牢牢把水箱的‘腰’固定好,如果咱们在水箱两侧中上方再加装一组大拉杆,给水箱加上‘双保险’安全带,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是水箱中部离消防管本来就近,如果再加装一组拉杆,肯定会影响消防管。”张志军仔细打量着水箱,陷入了沉思。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绕过去,不用传统‘直上直下’的安装法呢?”另一个工友说。
思路的火花一经碰撞,团队便迅速行动起来。刘海鹏带着张志军等几名骨干,一头扎进了图纸和材料堆里。他们反复比对不同直径圆钢的承压数据,开展了无数次讨论,最终选定了直径30mm、长度1500mm的圆钢作为新加装拉杆的主材,一端通过车床加工出长度 250mm 的螺纹,用于与水箱端进行固定连接。拉杆的安装位置更是精挑细选:团队在车架和水箱上反复定位,最终将连接点精准定在水箱中上部、恰好能避开消防管路的“黄金位置”。
为了绕过障碍,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将拉杆前端弯折成150度的圆角,这个巧妙的设计让拉杆得以在缝隙间精准地“贴身而过”,丝毫不影响其他部件。最后,为实现缓冲与稳固双重效果,在新拉杆与水箱连接部位,前后分别配备厚度 20mm、直径 120mm 的圆胶墩,并在胶墩前后端加装厚度 10mm 的圆形垫片作为支撑,并通过自锁螺母将大拉杆与水箱主梁牢固固定,从而彻底杜绝水箱摇晃问题。
方案初定,真正的挑战在狭小的发动机舱里等着他们。试验安装时,刘海鹏带领团队成员一次次抱着沉重的拉杆组件,钻进水箱与发动机之间的缝隙。由于空间逼仄,他们只能长时间保持着低头弯腰的别扭姿势,寻找着最佳的焊接与紧固角度,安全帽边缘也因频繁与周边部件磕碰而添了几道划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第一组大拉杆稳稳地焊接在了车架上,成为了保护矿卡水箱可靠的“安全带”。
汗水浇灌出的创新,终于迎来了沉甸甸的果实。随着第一台矿卡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行,刘海鹏和团队成员开始了密切的跟踪观察,并与同型号其他车辆展开对比。经过实际运行的严苛检验,新加装大拉杆后,卡车上原有小拉杆断裂频次降至0。经测算,大拉杆无故障使用寿命可达36个月以上。全矿9台NTE330型卡车、21台NTE360型卡车全部安装之后,预计每年可节省由拉杆断裂造成的各类维修与停机时间1518小时,节约维修成本385万元。除此之外,大拉杆安装采用标准化螺栓连接与焊接固定,后续维护仅需定期检查螺栓紧固情况,无需频繁拆解重装,大幅降低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减少维修过程中的高空作业与重物搬运频次,作业安全性与便捷性显著提升。
曾经令人头疼的“心病”,如今成了保障运行、创造效益的“样板”。刘海鹏和他的团队正饱含信心地准备将这项发明推广出去,为“乌金”的平稳运输保驾护航。
来源:准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