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站桩日记:三年站桩,我懂了老子“守拙”的三重境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14:30 1

摘要:按:这篇文章按照平台“作品不适宜继续推荐,……建议您完成作品信息修改”之要求进行修改,因投入本人大量心血 ,不愿出现修改太多或超过五次限制”之要求,所以修改后重发。

按:这篇文章按照平台“作品不适宜继续推荐,……建议您完成作品信息修改”之要求进行修改,因投入本人大量心血 ,不愿出现修改太多或超过五次限制”之要求,所以修改后重发。

秋日清晨五点四十,老国槐的影子刚爬上小区东门的青砖。老周已在树下站起了桩: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外展如踩蚂蚁,膝盖微弯却不超脚尖,双手在脐下三寸抱成“太极球”——这姿势叫混元桩,《黄帝内经》讲“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站对了能让气血像槐叶上的露水,顺着经络往下渗。

我端着保温杯轻咳一声,他才缓缓睁眼,眼尾皱纹里凝着晨露似的潮气:“今儿光色薄,像《道德经》里‘涣兮若冰之将释’,站桩时杂念也跟着化了。”他说话时腰背笔挺,活像树根扎进土里的老槐——谁能想到三年前,这具身子骨还在晨霜里发抖?

第一折:久坐成疾,是“求快”喂大的病

三年前的老周,是物流园里转不停的陀螺:调度室空调开到16℃,他裹着冲锋衣盯电脑,颈椎前倾成60度,活像张拉满的弓。那天我下楼买豆浆,见他扶着槐树干干呕,冷汗把衬衫洇出深色印子——送医一查,血压160/100,甘油三酯超标3倍,大夫指着CT片:“长期久坐,气血瘀堵,脏腑像泡在浊水里的毛巾。”

他攥着诊断书苦笑:“现在物流单全电子化,离了电脑咋活?”可当晚加班到凌晨,他扶着楼梯扶手喘气时,听见身后快递员嘀咕:“这大叔看着比快递箱还虚。”

第二折:槐树下遇师,“拙”是归本的清醒

蹲在老槐树下的赵师傅,退休前是锅炉工,天天扛煤渣,却靠站桩把腰板练得比钢管还直。见老周扶树干咳嗽,他往砖垛上一坐:“后生,试试‘混元桩’?《庄子》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不是真死,是让神回来守着你这副皮囊。”

他从砖垛摸出两块红砖:“双脚踩砖,像树根抓土;膝盖微曲,别超脚尖——这是护住膝盖气血;双手抱‘太极球’,劳宫穴对住丹田,气自然往下沉。”老周狐疑着站定,十分钟后额头冒细汗:“师傅,我腿抖得像筛糠!”赵师傅呵呵一笑:“抖啥?搬货是耗气血,站桩是养气血。你看槐树,根扎得深,台风来了也晃不动。《道德经》讲‘致虚极,守静笃’,你把心猿意马拴住,让气血自己流,这就是‘守拙’第一重:拙是归本,让心回到身体里。”

第三折:站桩如养树,“拙”是沉淀的狠劲

头仨月,老周站桩像受刑:双腿酸胀如灌铅,后背痒得想挠墙,脑子里的订单、催单声比凌晨物流车还吵。他攥着手机想放弃,指尖划到赵师傅发的短信:“《道德经》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你现在抖得越狠,根扎得越深。”

第四个月,他能在桩上坚持15分钟;半年后,站完20分钟竟能自己揉膝放松;立冬那天,他突然发现:站桩时杂念少了,呼吸像槐叶落地的节奏。昨晚没吃安眠药,竟沉沉睡了6小时——这是五年来头一遭。

他指了指老槐树:“你看这树疤,去年雷劈的,今年新芽从疤里冒出来了。站桩不是练肌肉,是练‘拙气’——把火急火燎的性子磨慢,把透支的气血补回来。‘守拙’第二重:拙是沉淀,慢下来让生命扎根。”

第四折:桩场成江湖,“拙”是利他的光

现在老槐树下成了“桩场”:穿花棉袄的李婶接孙子前站半小时,说膝盖不卡壳了,“以前上台阶得扶墙,现在能追着孙子跑”;程序员小王加班到两点,站完桩反而思路清,“代码像溪水似的流”;最意外的是小张,以前是“暴脾气”,现在站桩后学会“冷处理”——媳妇说“他站完桩回来,眼神都温润了,像泡过槐花的井水”。

老周教桩时爱说:“《道德经》讲‘既以为人,己愈有’,你把桩里的拙气传给别人,自己根扎得更深。”上周他带大伙站完桩,李婶塞给他俩柿饼:“你这桩场,比社区医院还灵!”

“守拙”第三重:拙是利他,根深了,自然能荫蔽他人

尾声:对抗焦虑的解药,是“守拙”的笨功夫

老周的站桩日记,记了三年,翻到第一页还写着:“拙,是不和时光较劲。” 如今再看,这“拙”里藏着三层光:

第一层光,是归本——让心从KPI、催单、热搜里收回来,回到呼吸、气血、当下的站桩桩位,像老子说的“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守住生命的本然节奏;第二层光,是沉淀——像老槐树扎根,像混元桩抱球,慢下来不是躺平,是让透支的精气神在“松肩坠肘”里回血,让浮躁的念头在“致虚极”里沉淀,这叫“大巧若拙”,真正的本事从不是投机来的;第三层光,是利他——老周教老太太站桩时,自己的桩功反倒更稳了;他分享《道德经》感悟,物流园的年轻人也开始早睡——就像溪水绕着老槐树,滋养别人时,自己也成了活水。

现在人爱追“捷径”:三天瘦十斤、一周背完单词、一月涨粉十万……可老周的桩告诉我们:对抗“内卷焦虑”的解药,从来不是更快的“卷”,而是回归“守拙”的笨功夫——今天比昨天多站十分钟,今年比去年多懂一句《道德经》,把透支的身体养回来,把慌乱的心神定下来。

毕竟,《道德经》早说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真正的厉害,从不是“征服世界”,而是“接住自己”;真正的捷径,从不是“抄近路”,而是“走回生命的正途”。

来源:河东行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