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回来,这几年全球芯片市场闹得沸沸扬扬,本来以为美国那帮人搞的制裁能把中国芯片产业摁住,结果呢?中国不光没趴下,反而产能大爆发,直接把全球芯片价格砸了个底朝天。
话说回来,这几年全球芯片市场闹得沸沸扬扬,本来以为美国那帮人搞的制裁能把中国芯片产业摁住,结果呢?中国不光没趴下,反而产能大爆发,直接把全球芯片价格砸了个底朝天。
降幅二到三成,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欧美日韩的厂商们现在是慌得一批,外媒天天在那儿叫唤,各种破防文章满天飞。
先说说背景吧。2025年都快过完了,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报告摆在那儿,中国在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的产能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33%。这数字可不是吹出来的,从2019年的19%蹦到现在的33%,复合增长率12.1%,简直像坐火箭。预计到2027年,这比例还得继续往上窜。为什么这么猛?因为中国从2021年开始就大建晶圆厂,全球新开工的晶圆厂项目里,中国占了大头。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预计1255亿美元,中国虽然今年设备采购降了6%到380亿美元,但之前几年砸钱砸得狠,市场份额一度占全球40%。德勤的2025年半导体展望报告也说,2024年全球销售6270亿美元,中国贡献不小,尤其在成熟芯片上。
这产能一上来,价格自然就顶不住了。拿碳化硅晶圆来说,这玩意儿是电动车和航天设备的命根子,美国的Wolfspeed公司以前卖6英寸一片1500美元,中国供应商现在报价才500美元,甚至更低。成本呢?中国通过优化工艺和本土设备,把制造费压到400美元以下。结果呢?2024年SiC晶圆价格整体降了30%,全球市场直接崩盘。
Wolfspeed现在日子难过得要命,2025年上半年就传出要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因为中国低价竞争抢走了大把市场份额。他们的CEO Gregg Lowe去年底就辞职了,公司财务恶化,库存堆积,股价也跟着跳水。其他西方公司也一样,英飞凌、三星这些巨头在内部会议上直挠头,订单少了15%以上。
再看出口数据,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总量2981亿个单位,价值15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数量涨11.6%,但平均价格降了7.3%。这叫什么?以量换价的策略啊。中国出口额比2019年翻了倍多,进口虽然也涨了10.4%到3850亿美元,但主要是囤货备战美国的新一轮管制。结果全球市场供大于求,成熟芯片价格从2024年中开始一路下滑,到2025年二季度已经降了三分之二。比亚迪这样的企业,IGBT芯片国产化率92%,采购量超英飞凌全球产能的五分之一,直接把外国供应商挤到墙角。
这事儿根儿上,还得怪美国那套制裁。拜登政府从2022年起禁止EUV光刻机出口中国,以为能卡脖子。谁知道中国转头就猛推DUV设备研发,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2023年就验收通过了,中芯国际的14纳米良率蹿到85%-95%,逼近台积电。
芯粒技术也突破了,多颗成熟芯片封装,性能赶上7纳米,成本却低60%。荷兰ASML公司对华销售额占比从2023年的14%飙到2024年的36.1%,CEO温宁克公开说,孤立中国只会加速它的创新。结果呢?美国设备供应商丢了订单,自家天花板被砸穿。华尔街日报嘲讽这是“双标”,一边赚钱一边封杀,帮中国练就了“极限生存”技能。
中国这打法,叫“农村包围城市”。避开5纳米以下的硬刚,专攻28纳米成熟芯片。中芯国际的28纳米良率99.3%,成本低30%,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占73%,智能电表65%,形成自循环。欧盟给英特尔170亿欧元补贴建2纳米厂,美国芯片法案砸660亿美元给台积电亚利桑那厂,但这些钱烧了半天,也挡不住中国产能洪水。德州仪器2024年净利润降22%,库存积压43亿美元,只能把生产线挪到珠海去蹭中国供应链。
外媒这时候就坐不住了。挪威的CCN报道说,中国富余产能正引发全球价格体系崩盘,欧美厂商恐慌加剧。Tom's Hardware直呼低价竞争击穿市场底线。路透社分析,中国供应商规模效应让西方企业进退两难:跟降就亏本,不跟就丢市场。
德国媒体对比欧盟补贴和美国芯片法案,说这是“只许我放火,不许你点灯”的逻辑。华尔街日报讽刺美国出口管制的自相矛盾,实际助长了中国生存能力。甚至日本的Nikkei也承认,中国7纳米生产线基本去美国化了,自给自足指日可待。
还有中国对美国的反击。2025年9月,中国商务部启动反倾销调查,针对美国模拟芯片,怀疑倾销率高达300%。平均价格从2022年的3.36元降到2024年的1.62元。涉及的公司像德州仪器、ADI这些,直接被要求交销售和利润数据,37天内回复。
外媒像彭博社、Wired报道说,这会让美国芯片在中国贵过本土替代品,进一步推中国自给自足。金融时报说,美国公司软件设计工具也被禁卖给中国,但专家认为这只会加速中国本土创新,不是缺能力,是以前图方便用外国货。。
这事儿表面看是中国产能过剩砸价格,其实是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国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靠的就是规模和本土化。西方指责“破坏市场”,但自己补贴一大堆。结果呢?中国出口从2018年的846亿美元涨到2024年的1590亿,进口下降趋势明显,自给率上去了。德勤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销售6970亿美元,中国贡献突出。
长远看,这价格战不会一直打。中国过剩产能会慢慢消化,市场平衡后,价格稳住。但西方公司已经丢了市场份额,Wolfspeed这样的可能真要破产。中国专注成熟节点,形成需求供给闭环,新能源车、智能设备这些领域,中国占大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2020年停供华为时,没想到中国把制裁清单变研发目录。现在美国商务部要台积电交客户数据监控芯片流,但这双标被外媒嘲笑。
总的来说,这波操作,中国没亏,西方自食苦果。外媒破防不是没道理,全球规则被改写了。中国芯片不光便宜,还可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谁能想到,制裁反成最佳助攻?未来半导体市场,中国肯定是主角,西方得好好想想怎么跟上节奏了。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