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9日,中午11点,上海一间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坐满亲友,42桌排齐,菜单反复沟通三个月,明确要现制和有特色,每桌8888元的价位不低,婚礼流程顺畅,大家等着吃一顿像样的喜宴
花了37万元请客的婚宴,后厨却用微波炉复热袋装菜,鸡肉掰开还见红丝
10月19日,中午11点,上海一间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坐满亲友,42桌排齐,菜单反复沟通三个月,明确要现制和有特色,每桌8888元的价位不低,婚礼流程顺畅,大家等着吃一顿像样的喜宴
下午1点左右开始上菜,有人夹了一块鸡肉咬开,提醒新娘的朋友说里面偏红
她借补妆的由头去了后厨
门一推,不是忙碌的明火,是一排微波炉在亮灯,冰柜里拿出的袋装食品被迅速撕开进炉加热,货架上摆的是标注预制菜的纸箱,红烧排骨清蒸鱼八宝饭都在标签上,和菜单对得上
操作台上的一盘鸡肉刚出炉,掰开仍有血水
“八宝饭怎么做的”
她问
旁边的工作人员回话很直接:“冰柜拿出来加五分钟就能上桌,都是预制好的”
这一幕没有花哨词,事实简单又扎心
她拍下微波炉和纸箱的照片,留了带血鸡肉的证据
两个小时不到,亲友反馈的关键词是口感差、像速热,吃的人越来越少,有做餐饮的亲戚估算这桌菜的成本不过两千,强调复热不到位的禽类有安全隐患
昂贵定价配着不熟的鸡肉,是价格和安全同时失守
下午3点,她找到负责婚宴的张经理,把照片和鸡肉摆在桌上,要求解释预制菜的使用,和未熟菜品的处理,提出赔偿方案
张经理的态度不紧不慢,说菜单没有承诺全现制,预制菜也在安全标准内,鸡肉带血是个别操作不到位,建议先别影响婚礼氛围,后续再聊
“会上报领导,31号给答复”
张经理留下一句就去处理其他客人
第二天上午10点,酒店安排运营总监出面,立场更强
其认为酒店使用预制菜合法合规,反而指出新娘拍摄后厨并传播内容影响了酒店声誉,提出两个要求:删除相关视频和图片,在公开平台道歉
协商未能继续
10月21日上午,酒店委托律师发函,认定名誉权受侵害,要求删帖并道歉,否则起诉
这封函没有让事情降温,只把对峙推向法庭
当天就有报警,警方到场听取双方陈述,提示属于经济纠纷,建议协商或者走法律途径,没有出具书面材料
10月20日她拨打12345市民热线,请求市监部门调查食品安全和价格问题,对方记录后称会转相关部门,五个工作日内反馈
从10月21日开始每天查询,得到的都是“正在处理中”,直到10月28日没有实质回复
与此同时,她试着联系酒店的区域运营中心和大中华区总部,电话承诺会记录转达,邮件发出后没有回信
婚礼当天就准备好走诉讼,10月20日律师协助整理照片视频菜单支付凭证和沟通记录,向辖区法院递交诉讼请求,要求退还37万元婚宴费,赔偿精神抚慰金5万元并公开道歉
截至10月28日,法院尚未出具立案回执,律师提示立案审核可能持续数月
社交平台上的推进更快
10月25日,抖音账号“常想一二”发布1分20秒的视频,放出后厨照片、带血鸡肉、菜单和支付凭证,提出一个直白的要求:公开后厨监控,事实一看便知
到10月28日,播放量破2000万,评论超过10万,留言集中在支持维权和要求严格调查,酒店官号的评论区被围观,部分视频关闭了评论功能
“敢不敢公开10月19日的后厨监控”
网友在官号下直接点名
10月28日傍晚,她还在等消息
增量并不乐观
到2025年10月30日,市监部门仍无实质反馈,法院立案回执未收到,酒店没有公开后厨监控,只是继续在社交平台上关评论,未给出正面道歉与合理赔偿
事情拖到这一步,真正要紧的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后厨监控为什么不能公开,消费者的知情权怎样落实到可核对的明示
把个案放到更大的背景里看,争议不是一个人的情绪
2025年9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到国务院食安办正组织多部门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推广餐饮环节使用明示制度,保障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是一条路,需要时间,也需要企业先迈步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洪巍表示,预制菜风波的核心是信任危机,企业要回应的是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并做好科普引导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指出,预制菜不是不安全或没营养,行业健康发展要靠企业守法、监管有效和标准完善,餐饮企业应明示使用情况
北京芙蓉轩湘菜酒楼创始人毛军的态度更直截了当,使用预制菜却宣称现炒是在欺骗消费者,会破坏市场秩序
食品科学专家朱毅提醒,符合标准的速冻菜在短期内口感可以接近新鲜,但需要标注最佳食用期,消费者可以通过配料表和营养标签进行选择,让市场倒逼品质提升
价格的现实也摆在那
京东平台上,两斤装的预制青花椒烤罗非鱼卖29.9元,同重量鲜活罗非鱼是36.8元
规模化生产带来成本优势,餐饮企业用预制菜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不说清楚
透明是最便宜的解决方案
行业里有参考
2024年老乡鸡面对预制菜质疑,公开菜品溯源报告,用颜色区分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主动公示信息,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025年杭州某品牌酒店被吐槽上菜慢、菜品凉,酒店发律师函要求删视频和道歉,事件没有大规模扩散,却暴露了一种应对模式,先用法务压,而不是先把事实讲清
把厨房里的真实流程说出来,把预制与现制的比例和品控标准摆出来,很多争议就不需要在婚礼上解决
这场风波也不是孤立,西贝、太二酸菜鱼、绿茶等品牌曾被卷入讨论,绿茶餐厅撤下了“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
公众并非全盘否定预制菜,质疑的是信息的缺口和品质的落差
婚宴不该是试错场,尤其是在价格和仪式感都摆在台面上的时候
回到上海这间酒店,10月19日的当日节点很清楚:发现问题、交涉无果、报警、找热线、递诉状、发视频
每个环节都在等待反馈
如今到了2025年10月30日,等待仍在继续,解决方案还是空白
时间线被一条条“正在处理中”填满,消费者的精力耗在流程里,企业的回应躲在话术里
如果明示制度尽快落地,后厨监控的公开边界有清晰规范,类似纠纷可以少走弯路
在餐桌上兑现承诺,在价格里对得起风味,在流程里尊重权利,才是这类事件的终点
对酒店而言,一段后厨监控和一份清晰说明,是有力的声明;
对监管而言,一套能让投诉在合理时限内得到实质响应的机制,是最好的安慰
信任不是靠公关稿堆出来的,靠看得见的事实
来源:蓝胖子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