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2岁的“御弟哥哥”竟站在街头卖千万豪宅?近日,一段迟重瑞现身北京二环“丽苑太和”售楼处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镜头里的他穿着熨帖的深色西装,手里攥着楼盘资料,耐心向路人讲解户型细节,与86版《西游记》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唐僧形象反差强烈。视频下方,“一把年纪丢
72岁的“御弟哥哥”竟站在街头卖千万豪宅?近日,一段迟重瑞现身北京二环“丽苑太和”售楼处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镜头里的他穿着熨帖的深色西装,手里攥着楼盘资料,耐心向路人讲解户型细节,与86版《西游记》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唐僧形象反差强烈。视频下方,“一把年纪丢尽脸面”“580亿身家原来是噱头”的评论接连刷屏——可这位老艺术家真的在“落魄捞金”吗?
被热议的“卖房举动”,实则是家族责任的无声担当。熟悉房地产行业的人都清楚,当前市场正处于调整期,即便像“丽苑太和”这样地处金鱼胡同、距故宫仅900米的顶级项目,也面临去化压力,此前金地集团总裁赵晶等高管离职的消息,更侧面印证了行业寒冬的凛冽。而这个项目,正是迟重瑞妻子陈丽华旗下富华国际集团的核心资产,单价高达16-18万元/平方米,最小户型起价就过千万。迟重瑞的站台,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在企业需要时,主动扛起了伴侣的责任。
这份责任背后,是一段被质疑35年却始终坚定的婚姻。时间拉回1988年,38岁的迟重瑞凭借“唐僧”一角火遍全国,事业巅峰期却突然宣布两个决定:退出演艺圈,与大自己11岁、带着三个孩子的女企业家陈丽华结婚。消息一出,“图钱”“软饭硬吃”的骂声铺天盖地,甚至有人调侃“唐僧被富婆‘收编’了”。可35年过去,流言早已被生活细节击碎:迟重瑞至今仍称呼陈丽华为“董事长”,凡事以家庭为先;陈丽华则斥资2亿帮丈夫圆了文化梦,建成中国紫檀博物馆,还让他担任副馆长。在《鲁豫有约》的录制现场,迟重瑞悄悄为说话的妻子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递上温水的画面,比
辩解都更有说服力。
所谓“580亿笑话”,不过是外界对财富与压力的双重误读。公众口中的“580亿身家”,源于陈丽华曾以585亿资产跻身中国女企业家前列,网传遗产方案中,子女各得100亿后剩余部分归迟重瑞。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份财富背后藏着不小的负担:紫檀博物馆每年运营成本就有5000万,门票收入仅能覆盖一成;再加上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迟重瑞早早就为文化事业“奔波”——此前他尝试直播推广紫檀手串、传统工艺品,哪怕熬夜研究平台算法、向年轻运营请教直播技巧,销量也不尽如人意。此次卖房,更像是为填补文化事业缺口的无奈选择,而非“挥霍财富后的补救”。
我们眼中的“丢面子”,恰恰是他最珍贵的“接地气”。有人说,“唐僧”就该活在荧幕里,不该沾“铜臭味”,可现实中的迟重瑞,从未丢掉艺术家的初心:推广紫檀制品是为了传承传统工艺,站台豪宅是为了支撑家族企业,每一步都围着“责任”二字转。比起剧中的“西天取经”,现实里他用35年时间,取到了“婚姻长久”“文化传承”的“真经”,这份踏实与坚守,远比角色更动人。
当我们对着72岁迟重瑞的卖房视频指指点点时,或许该换个角度思考:比起那些靠情怀圈钱、靠炒作翻红的艺人,他顶着争议为家庭、为文化事业奔走的样子,难道不更值得尊重?如果你也认同这份“人间清醒”的坚守,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让更多人看到“唐僧”角色之外,迟重瑞作为普通人的担当与温度。
来源:都市客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