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张图,六口锅,六把铲,六条短视频,把“今天吃啥”这个老问题包装成“每天学会一道家常菜”。
“一周不重样”的菜单背后,藏着谁的手?
六张图,六口锅,六把铲,六条短视频,把“今天吃啥”这个老问题包装成“每天学会一道家常菜”。
平台把五道辣炒、一道蒸虾塞进你的时间线,点赞量瞬间飙到十万加。
屏幕那头的你刚想关掉,算法立刻推来同款酱料链接,价格比平时贵两块八,还标注“今日拍下明晚送到”。
这不是巧合,是有人提前算准了你下班的时间、冰箱的库存、舌头的疲劳值。
五道辣炒,一道蒸虾,表面看是口味轮换,实质是流量轮换。
辣炒牛肉、松板肉、牛肋条、鸡胸肉、鸡翅,全部指向同一种味型:重油重盐重辣。
辣是成瘾最快的味型,一口下去,大脑分泌多巴胺,手指自动点赞,评论里刷“看着就下饭”。
平台要的就是这个“下饭”,因为下饭就能带来停留时长,停留时长就是广告位,广告位就是现金。
蒸虾被放在第六天,不是为解腻,是为打破审美疲劳,让系统重新激活你的味蕾,也重新激活你的滑动速度。
蒸虾的食材清单里,粉丝排第一,虾排第二,粉丝便宜,虾贵,粉丝吸汁,虾提鲜,成本可控,视觉饱满,镜头拉近时,粉丝像金丝,虾像红宝石,点赞又上去了。
有人算过,这六道菜全部做完,买齐食材,超市小票平均一百零四块三,比点外卖便宜二十一块七。
便宜的钱不是省给你,是省给平台。
平台把省下来的钱换成“复购率”三个字,写给投资人看。
投资人一看,复购率涨三个点,股价就能抬一块五,一块五乘以几十亿股,就是几十亿市值。
几十亿市值里,有你省下的二十一块七,也有你多买的两瓶蚝油。
菜单里不出现猪肉,出现的是松板肉、牛肋条、鸡翅,因为猪肉行情波动大,今天进价二十,明天可能三十,平台不想承担风险,于是把猪肉踢出流量池。
牛肉、鸡肉、虾,价格稳,供应链成熟,镜头里颜色也稳,红得正,黄得亮,白得干净,滤镜一套,点赞翻倍。
蒜蓉粉丝蒸虾的“下厨房”原食谱,作者匿名,头像是一朵荷花,点赞三千,收藏两万,平台把这道菜搬过来,剪掉作者名,换上自家主播的脸,流量瞬间翻十倍。
原作者拿不到一分钱,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因为平台在用户协议里写得很细:所有上传内容,平台享有二次改编权。
你点“同意”那天,就已经按了手印。
六道菜里,三道要用蚝油,两瓶不够,得买第三瓶。
蚝油品牌在同一时间推出“家常菜联名款”,瓶身印上菜单二维码,扫码直接跳转购买页,价格比普通款贵三块,三块里有一块归平台,一块归主播,一块归品牌。
你以为自己买的是调料,其实买的是数据。
你每拧开一次瓶盖,后台就记录一次“使用频次”,下次推新菜,系统优先给你推带蚝油的,因为你已经被标记为“蚝油高活跃用户”。
标记一旦打上,想洗掉得半年不碰蚝油,可你做不到,因为味蕾已经被训练成重口味,清淡的菜你吃不出香。
“一周不重样”的终点不是第七天,是第八天的凌晨。
第七天吃完蒸虾,你刚想休息,系统推来“下周预告”:酸汤肥牛、柠檬手撕鸡、椒盐排骨、干锅花菜、麻辣香锅、清蒸鲈鱼。
六张新图,六口新锅,六把新铲,循环重新开始。
你关注的主播在视频里擦汗,说“每天教你一道菜,绝不重样”,其实她背后有团队,团队背后有供应链,供应链背后有资本,资本背后有交易所。
主播的汗是甘油加水,擦完皮肤更亮,镜头更透,点赞更多。
你看到的“家常”,是工业化的“家常”;你看到的“不重样”,是模板化的“不重样”。
有人可能会说,自己买菜做饭总比外卖健康。
健康没错,可健康也被算进了成本。
平台把“健康”两个字写在标题里,流量就能涨百分之十五。
健康成了标签,标签成了数据,数据成了估值。
真正的健康是少油少盐,可少油少盐的菜卖相不好,点赞不多,平台就不推。
推给你的,一定是高油高盐高辣,因为高油高盐高辣能让大脑瞬间爽,大脑一爽,手指就停不下来。
你的血压在一个月后上涨两个点,平台不管,平台只关心你的停留时长有没有上涨两个点。
最细的细节藏在葱花里。
蒜蓉粉丝蒸虾出锅前撒一把葱花,绿得刺眼,镜头拉近,葱花还在滚油里跳舞,点赞瞬间飙高。
葱花其实提前泡过冰水,细胞撑得饱满,遇热油收缩,颜色更绿,跳舞时间延长零点八秒。
零点八秒,足够让三万个人同时点下小红心。
三万个小红心,换来平台又多了一个广告位,广告位又多卖十五万。
葱花不知道这些,葱花只知道自己被剪掉了根,泡掉了味,剩下空壳在镜头前表演新鲜。
你以为自己学会了做菜,其实是菜学会了做你。
它知道你几点下班,知道冰箱空到哪一层,知道你对辣的耐受值,知道你愿意为一瓶蚝油多付三块。
它用六天养成你的习惯,用第七天打破习惯,再用六天重建习惯。
习惯一旦建成,你就再也回不去真正的“随便吃点”。
真正的“随便吃点”是清水煮面,滴两滴酱油,可你现在觉得那太寡淡,寡淡就没有点赞,没有点赞就等于白做。
你已经被训练成平台的口味奴隶,奴隶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掌握了生活。
菜单翻完,锅铲洗净,手机插上充电,屏幕还亮着,跳出一条新通知:“下周教你做懒人电饭煲蛋糕,零失败,不刷锅。”你手指悬在屏幕上方,零点五秒后,还是点了“预约”。
这一刻,谁才是锅里的菜?
你明天真的还要再学一道新菜吗?
来源:自在小鱼w5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