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营口”(历史建筑篇)——义顺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7:06 1

摘要:一座城,因建筑而厚重;一段史,因笔墨而鲜活。营口,这座百年港城,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积淀,静立于辽河之畔,见证着时代变迁。为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与艺术创作融合,“画说营口”(历史建筑篇)美术创作活动应运而生。

一座城,因建筑而厚重;一段史,因笔墨而鲜活。营口,这座百年港城,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积淀,静立于辽河之畔,见证着时代变迁。为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与艺术创作融合,“画说营口”(历史建筑篇)美术创作活动应运而生。

“画说营口”系列展播,将集中展示其中的优秀绘画作品及创作故事。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建筑形貌的再现,更是对城市精神的传递,是对营口人文底蕴的深情致敬。

让我们跟随艺术家的笔触,走进时光深处,感受百年港城的建筑之美、文化之韵与历史之脉,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在营口辽河老街的中段,有一座青砖砌筑的二层小楼,墙体上砖仿石柱的造型庄重典雅,牛腿挑檐托起的铁艺围栏平台,与女儿墙浑然一体——这便是清末年间风靡的“洋门脸”建筑,也是当年叱咤营口商界的“义”字联号之一:义顺长。

《义顺长》作者:孙兆君

义顺长经营银炉和粮坊,是山东黄县李氏家族资本,为营口众多商号中的佼佼者。每一锭出自义顺长的炉银,都镌刻着商号名称,代表着“绝无掺杂使假”的信用承诺。正是这份诚信,让“义”字联号的名声响彻关内外,巅峰时期营口大小商家几乎无不与义字号有业务往来。

然而商海沉浮,终难预料。1918年,因哈尔滨分号遭遇俄国卢布暴跌,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座曾经执营口商界牛耳的“义”字联号轰然倒塌。此后楼宇易主,东半部成了杂货店,西半部变为日本人经营的洋行,一如那段被殖民的历史,令人扼腕。

如今,当我们走过这座青砖小楼,那探出的小月台、精美的铁艺围栏,仍在无声诉说着营口商贸繁荣的往事。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