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就试一试,养娃“五不惯三不管”,培养有出息的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17:27 1

摘要:在小区超市门口瞅见一幕:一个小朋友抓着超市货架不肯走,哭着喊要“会说话的机器人”,他奶奶一边哄一边抹汗,最后没办法,掏出皱巴巴的零钱买了一个。旁边遛弯的阿姨叹气:“这孩子,再这么惯下去可咋整?”

在小区超市门口瞅见一幕:一个小朋友抓着超市货架不肯走,哭着喊要“会说话的机器人”,他奶奶一边哄一边抹汗,最后没办法,掏出皱巴巴的零钱买了一个。旁边遛弯的阿姨叹气:“这孩子,再这么惯下去可咋整?”

其实咱当爸妈的,谁没被孩子“拿捏”过?饭要喂着吃,玩具扔一地等着收拾,报了钢琴班练三天就说“没意思”……李玫瑾教授早说过,养出有出息的孩子,就俩字:“敢管”加“会放”。也就是李教授主张“五不惯三不管”原则。

先唠“五不惯”,不是跟孩子较劲,是帮他心里装杆秤。

第一,别惯“一哭就妥协”。

我表嫂家娃以前就这样,在商场看上遥控汽车,不给买就躺地上撒泼。表嫂总怕人笑话,次次妥协。直到有回表哥硬气了:“你哭也没用,想要可以跟我讲,这玩具能教会你啥?”孩子哭到嗓子哑也没如愿,后来想要啥都会先问:“爸爸,这个我能用来学啥?”你看,孩子精着呢,你守住底线,他才懂“哭闹换不来糖吃”。

第二,别惯“啥都等现成”。

对门张奶奶总说:“孩子手小,我帮他穿鞋快。”结果孙子上一年级,体育课换鞋比别人慢半节课,被同学笑“小笨蛋”。张奶奶回老家后,他妈狠下心让他自己来,一开始鞋带系成死结,现在早上起床,袜子鞋子摆得整整齐齐。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要摔跟头。

第三,别惯“遇坎就回头”。

我家小子学拍篮球,拍三下掉一次,摔了俩屁股墩就哭着说“再也不玩了”。我没训他,指着楼下练跳绳的小姑娘:“你看她昨天摔了五次,今天能跳二十个了。要不咱先练‘拍一下捡起来’?”他憋着气试,三天后就能连续拍五十下。孩子不是没韧劲,是需要你把“大山”拆成“小土坡”。

第四,别惯“犯错就甩锅”。

上周带娃去公园,一个小男孩把别人的沙堡踢塌了,还说“是风刮倒的”。他爸爸没发火,蹲下来问:“要是你搭的城堡被踢了,会不会难过?咱要不要一起重新搭一个?”孩子愣了愣,真的蹲下来帮忙。其实孩子怕的不是认错,是怕挨骂,你给个台阶,他才敢说“我错了”。

第五,别惯“吃独食”。

我家买了芒果,总让娃先给爷爷送两块。有次他护着芒果说“这是我的”,我就说:“你给爷爷送一块,回头爷爷下棋赢了,说不定给你带麦芽糖呢。”后来他主动把最大的那块递过去,还说:“爷爷吃了有力气带我玩。”孩子的自私是教出来的,大方也是,就看你咋引导。

再讲“三不管”,不是撒手不管,是给孩子腾出自留地。

第一,他能搞定的事,别瞎掺和。我以前总嫌儿子叠的被子像“菜团子”,每天早上重新叠。直到他住校,老师发照片说他被子总被扣分,我才悔得肠子青——我剥夺了他“越做越好”的机会。现在我只说“今天比昨天叠得方正”,他反倒叠得有模有样。

第二,他能选的路,别替他选。

侄女选兴趣班时,她爸妈想让她学舞蹈,可侄女就爱蹲地上涂涂画画。后来他们松了口,现在她的画贴满了学校走廊。你逼他走的路,他走得敷衍;他自己选的,再难也愿意往前冲。

第三,他的小秘密,别追着问。

我同事趁女儿睡了,翻她日记本,被发现后,孩子把日记本锁进抽屉,一周没跟她说话。后来她道歉:“妈妈不该看你的日记,你想说的事,我随时听着。”现在女儿反倒会跟她聊“谁跟谁吵架了”。孩子需要被尊重,你给足信任,他才愿意跟你掏心窝。

说到底,“五不惯三不管”就一个理:该立规矩时别心软,该放手时别舍不得。不惯,是让孩子知道“世界不是围着他转”;不管,是让他明白“自己能扛事儿”。

养孩子就像种向日葵,你得扎好篱笆防着乱长,也得让它朝着太阳自己使劲。咱当爸妈的,既要做规矩的“界线”,也得做成长的“维护者”。

你家娃有没有让你挠头的小毛病?你是咋应对的?来评论区聊聊,咱互相取取经…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图文悦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