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蒲州走出的“西厢”文化学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17:24 1

摘要:一座千年古刹普救寺,一部爱情经典《西厢记》,一位半世纪尽心竭力倾情研究的文化学者,让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从黄河岸边的普救寺走向世界舞台。

一座千年古刹普救寺,一部爱情经典《西厢记》,一位半世纪尽心竭力倾情研究的文化学者,让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从黄河岸边的普救寺走向世界舞台。

1974年,一位17岁的知识青年在山西永济蒲州镇插队,工余时常途经普救寺。寺内那座千年古塔和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在这位名叫雷建德的年轻人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近半个世纪后,这位被业界称为“雷·西厢”的文化学者,已将自己的一生与《西厢记》紧密相连,让这一古典爱情名著从山西永济走向了世界。

01 普救寺的召唤

故事从黄河岸边的普救寺开始。

这处千年古刹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地势高敞,视野宽阔,依塬而建。

西厢村,古名寺坡底,因处于普救寺的土坡之底而得名。1956年,因村中的普救寺产生过中国元杂剧《西厢记》,寺坡底村更名为“西厢村”。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684~704),原名西永情院。唐诗人元稹所著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中有明确记载。

美丽的爱情传说从此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当地乡亲讲述着那些迷人的故事:古塔下的沙子又白又细,叫“莺莺沙”,是崔莺莺失恋坠塔后变成的;那“咯哇咯哇”叫的金蛤蟆,是老夫人允婚赖婚发出的后悔声。

这些神奇的民间传说与瑰丽的神话现实,深深吸引了年轻的雷建德。

知青插队结束后,雷建德被分配到离普救寺不远的一个偏远变电站当电气运行工。工余之时,他便开始了对《西厢记》资料的搜集整理再创作与研究国内外传播。

02 煤油灯下的执着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有一年夏天,雷建德干脆搬进了普救寺里的三大士佛洞写作。

当时,普救寺景区尚未复建,寺内只有一座塔、两个铁人和三大士佛洞。

白天,他在洞中闭目养神,晚上则在煤油灯下挑灯夜读、写作。故乡的夏天酷热难耐,与他为伴的是一盆凉水和两条湿漉漉的毛巾。

一条毛巾被他顶在头上,另一条被他披在背后。感到闷热和乏困时,他就将毛巾在水盆里过一下水再继续顶头上、披肩背上。

经过无数次灵感乍来的兴奋和下笔无言的苦恼后,一本补充、丰富《西厢记》民间故事的 《西厢轶事》书稿便在煤油灯下写就。《运城报》《山西妇女报》《山西电力报》开始连载,《山西民间文学》《山西旅游》择优选载,西安城里的陕西旅游出版社集锦出版成书。

这仅仅是雷建德西厢情缘的起点。

03 西厢故事的千年演变

在雷建德投入《西厢记》研究、创作、传播之前,这一经典作品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我们可以从当年雷建德读书研究日记里清楚看到:

西厢故事最早的版本是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这是后世一切西厢故事的最初蓝本。

《莺莺传》与我们熟知的故事有着天壤之别。在元稹的笔下,张生是个对莺莺“始乱之,终弃之”的负心郎。

红娘的形象也不是高尚的月老,而是收了礼物才帮张生的贪财丫头。

到了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使故事情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乱军围寺,张生找人解了普救寺之围。

在董解元的笔下,张生改成忠于爱情、得不到莺莺宁可自杀的青年。

莺莺也由纯粹被动,改为由被动逐步转变为主动,最终不惜要以自己的生命殉情。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在继承“董西厢”的基础上,删除不必要的枝节,使戏剧冲突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至此,《西厢记》故事基本定型。

王实甫的《西厢记》始终贯穿了一种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的美好理想,与《莺莺传》相比,主角的命运千差万别,结局更是悲喜两重天。

04 十二部曲的集大成

在深刻理解《西厢记》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雷建德开始了自己的再创作之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便唱响了《西厢记》三部曲:《西厢轶事·民间传说》《西厢记·电视文学故事》《白话西厢记·章回小说》,并且获得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王季思、吴晓铃、马少波、寒声、田中谦二、伊维德的首肯和好评。

业界由此称其为“雷·西厢”。

之后,雷建德逐年着手将研究、搜集资料整理成册,一鼓作气编著出版了《西厢记》九部曲,与此前三部曲合并为 《西厢记》十二部曲五十册。

其形式涵盖电视专题片(合作)、民族交响乐(合作)、讲座、画册(合作)、邮票、论文、数字展示、中英文对照、挂历台历等。

雷建德还先后赴海外探寻考察《西厢记》珍品馆藏,同时应相关图书馆的邀请,将自己再创作的《西厢记》主题系列著作赠予其馆藏。

填补了国内外《西厢记》珍品集锦展示传播的多项空白。

05 走向世界的西厢文化

作为《西厢记》文化学者,雷建德深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哲理。

他痴情乐意甘当西厢爱情文化使者,先后赴美、法、德、日本、荷兰、比利时、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等60个国家,进行国外大百科全书有关《西厢记》评价的探寻考察。

《西厢记》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评价。

《法国大百科全书》 评价道:“十三世纪中国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元曲中是篇幅最长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这是爱情的诗篇,整个故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对情人的悲欢离合,充满了迷人的情趣。”

《英国大百科全书》 指出:“《西厢记》这个戏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它的篇幅比其他元曲长出几倍,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美国大百科全书》 则认为:“《西厢记》是剧作者王实甫以无与伦比的华丽文笔写成的,全剧表现着一种罕见的美。”

《日本大百科事典》称:“积极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就使《西厢记》成为元曲的最佳作品。”

《苏联大百科全书》说:“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等,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2017年,雷建德入选《法国邮票印象——中国殿堂级艺术家篇章》。之后,雷·西厢因中华古典爱情文化《西厢记》的研究、再创作、国内外传播,入选“中华文化全球推广大使”。此次由其集锦的《西厢记》十五件珍品彩图,亮相在日本、马来西亚、韩国、乌克兰邮政部门与中国炎黄九州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联合推出的世界邮册。

今年,雷·西厢集锦的十一件《西厢记》珍品正式入选《故宫百年 · 国之大家》五国邮册。此次由中国《故宫百年 · 国之大家》组委会邀约,法国邮政、德国邮政、荷兰邮政、马来西亚邮政、韩国邮政五大国邮政集团印制出版发行整套高规格臻藏版邮册,在庆祝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面世,进一步传承中国国粹艺术,赓续华夏古典爱情文明。

通过邮票方寸天地将中国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再一次推向世界。

2023年,雷建德在新西兰奥克兰推出《古今中外珍品集锦》(中英文对照),展出《王西厢手书真迹》彩图,并在《先驱报》举办《西厢记轶闻趣事》讲座,被业界誉为“海外传播新三部曲”,引发国际学界广泛关注。

2024年,雷·西厢首次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新时代杰出华人海外展播;雷·西厢再次、三次呈现: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新时代艺术楷模”荧屏。吸引了成千上万双目光凝视在纳斯达克大屏幕上,将《西厢记》故事又一次传播到太平洋彼岸。

2024年1月,雷建德因研究、再创作、传播《西厢记》古典爱情文化累累硕果,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当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播大使(理事)……

2024年2月,《讲座》课件(ISBN 978-962-450-425-5/E.02423),在香港出版面世。雷建德利用自己近五十年以来在国内外集锦的《西厢记》相关资料和藏品,尝试着围绕西厢讲西厢,试用新颖的视角,逆向的思维,珍贵的展品,进而拓宽大家亲近、品赏、传播《西厢记》的视野,力使广大读者重新感受《西厢记》那独到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得爱情的甜蜜感悟和历史启示。

06 数字时代的西厢新传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雷建德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传播《西厢记》文化。

他先后创建了 “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元宇宙数字西厢记珍品纪念馆”“雷·西厢元宇宙珍品艺术馆”“数字-雷·西厢展示馆1、2、3”等,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西厢记》所承载的爱情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

读者只要登录“西厢记网络展览馆”网站,用鼠标一点,即可步入一个直观生动、亦梦亦幻的三维环境。

可以步移景换地进入普救寺山门,登上台阶浏览左右对称的钟鼓楼,途经古色古香的三大士佛洞。

聆听莺莺塔下震撼的蛙鸣,感受大雄宝殿缭绕的香火,重温梨花小院那远去的爱情……

2025年,雷建德撰写的系列论文《试论〈西厢记〉的国内外传播研究》、《浅谈王实甫和董解元编剧中引用历代名家大师的成语故事》、《悲喜交织的爱情镜像:与的戏剧美学比较》、《再论与的纵横向比较研究》、《试论王实甫和董解元编剧不同之处》、《浅论古典爱情三座里程碑——从元稹莺莺传到董解元、王实甫改编韵意》等12篇,陆续被新加坡协同出版社旗下期刊《文化艺术创新-国际学术论坛》和《教育与传统文化》编辑部选中刊发。

这是俩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严格的审核和同行评审机制确保了所发表论文的高质量。

目前,其团队正筹备《西厢记》首个多语种智能翻译数据库,致力于解决戏曲文本跨文化传播中的语义损耗难题。

07 爱情圣地的世界梦

雷建德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力推家乡普救寺景区进入世界第八大爱情圣地之列。

目前世界公认的爱情圣地有7个,它们都是以著名爱情故事而闻名的城市。

而诞生较早、瑰丽无比的《西厢记》爱情故事的发源地山西永济普救寺却未能入选。

雷建德认为,永济普救寺不仅是中国的爱情圣地,也可以成为世界的爱情圣地。

2024年1月,“雷·西厢”相关14幅《西厢记》珍品,入选北京“宫廷文创特荐艺术名家-2024年台历”,并且第一时间在“天涯海角-天涯书局”展示。

2024年12月,雷-西厢正式入选英国《世界里的中国》画册。该画册由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并被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苏富比艺术学院等世界名校图书馆永久性珍藏。

近日,“首批非遗顾问名家工作室雷建德”挂牌成立。工作室成立后,雷建德表示将继续把《西厢记》古典爱情故事与西方爱情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对比。

2025年4月,“首批非遗顾问名家工作室雷建德”在山西挂牌成立。这位从黄河岸畔走出的学者,依然在为他毕生挚爱的西厢文化奔波着。

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爱情文化的魅力。

他的书房里,保存着那张在煤油灯下写作的老照片。

从青丝到白发,从蒲州小镇到世界舞台,雷建德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让《西厢记》这部古典爱情名著,在世界文化的星空下熠熠生辉。(何力)

来源:市场信息报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