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数学家王虹,连传喜讯!韦东奕曾连续3天听她讲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7:26 1

摘要:王虹这两天在数学圈彻底刷屏了! 10 月 28 号这天,这位 34 岁的中国女数学家一下子就拿下了 2025 年的塞勒姆奖,可就在前一天,她刚拿完 ICCM 数学奖金奖。

王虹这两天在数学圈彻底刷屏了! 10 月 28 号这天,这位 34 岁的中国女数学家一下子就拿下了 2025 年的塞勒姆奖,可就在前一天,她刚拿完 ICCM 数学奖金奖。

要知道,塞勒姆奖公认是菲尔兹奖的 “风向标”,ICCM 更是有 “华人菲尔兹奖” 的说法。这事儿搁别的领域,就相当于运动员在奥运前哨战里接连打破世界纪录,含金量特别足。

更让人佩服的是,这位 90 后数学家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黑马” 。今年 2 月,她跟合作者一起,靠一篇 127 页的论文,正式宣告攻克了困扰数学界上百年的经典难题 “挂谷猜想”。

这成就有多厉害?连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都第一时间站出来点赞,说这是 “几何测度论里最受关注的未解难题之一” 的重大突破。

说起来,挂谷猜想到底是啥问题呢?简单讲,它研究的就是在空间里 “转动” 一根线段,要让这根线段能覆盖到所有方向,需要的最小空间是多大。

听着像几何小游戏,可它偏偏跟数论、调和分析,甚至物理里的波动方程都有关系。王虹他们的证明,就跟给三维空间做了个全方位的 CT 扫描似的,把里面藏着的所有结构都看得明明白白。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王虹走数学这条路,其实一点都不顺 。她 1991 年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6 岁考进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物理系,过了一年,就因为实在太喜欢数学,转去了数学科学学院。

这种转系的决定,就像你明明读着热门专业,却非要跑去学基础学科,没点勇气还真做不出来。

从北大毕业之后,她一路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萨克雷大学,最后读到了麻省理工的博士,师从著名数学家拉里・古斯。

这种横跨欧美两地的学术经历,让她吸收了不同数学学派的精髓。现在她是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科学研究所的副教授,要知道,这地方可是全球数学研究的 “圣地” 之一。

今年 6 月,王虹回北大开讲座的时候,还发生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 以数学天赋出名的韦东奕,连续好几天都端坐在第一排听她讲课。

这说明啥?真正的高手之间,根本不在乎谁在台上讲、谁在台下听,他们眼里只有学问本身。就跟俩武林高手过招似的,不会在意谁辈分高,只在乎谁的招式更精妙。

王虹的成功,还打破了数学界的好几个刻板印象。一个是 “女生不适合搞数学”,另一个是 “得单打独斗才能出成果”。

2022 年的时候,她还拿过专门表彰女性数学家的 “玛丽安・米尔札哈尼新前沿奖”;而且她在挂谷猜想上的突破,也是跟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 Joshua Zahl 教授合作完成的。现在的数学研究早不是闭门造车的时代了,更需要这种跨领域、跨国家的合作。

现在大伙儿都在猜,王虹很可能会成为 2026 年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 。要是真能获奖,她就会成为首个中国籍的菲尔兹奖得主,同时也是全球第三位拿这个奖的女性数学家。

但对数学家来讲,奖项也就是个副产品,能解决那些困扰人类上百年的数学难题,才是真正驱动他们往前走的动力。

从广西桂林一路走到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王虹走得不算快,但特别稳。她没靠什么 “天才” 的人设,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入手做研究。

就像她自己说的,选研究方向得跟着兴趣走,“问题本身的吸引力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对数学本身的热爱,让她能扛住好几年 “在黑暗里摸索” 的枯燥劲儿。

看看王虹,再看看那些整天炒作 “天才” 的新闻,你就知道啥才是真正的学术价值了 。数学圈不需要网红,需要的是像王虹这样能沉下心来,靠 127 页论文去攻克百年难题的实干家。毕竟,在知识的岩壁上一点点凿光的人,从来都不在乎外面有多热闹。

来源:CFBDSIRJ2149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