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开拓者队五场NBA常规赛结束,中国19岁中锋杨瀚森的场均出场时间在3到9分钟之间,数据虽不突出,却如实反映了一名新秀球员的成长过程。作为球队新援,他正经历从CBA到NBA的适应阶段,每一分钟上场都是积累经验的机会。中国球迷期待他能在NBA站稳脚跟,延续中国
随着开拓者队五场NBA常规赛结束,中国19岁中锋杨瀚森的场均出场时间在3到9分钟之间,数据虽不突出,却如实反映了一名新秀球员的成长过程。作为球队新援,他正经历从CBA到NBA的适应阶段,每一分钟上场都是积累经验的机会。中国球迷期待他能在NBA站稳脚跟,延续中国球员的优良传统。
在这五场比赛中,杨瀚森场均出战约5.5分钟,得到1.8分、0.8篮板和0.4盖帽。首战森林狼,他上场5分16秒,没有运动战得分,仅靠罚球得到2分并抓下1个篮板。对阵勇士时,他在7分14秒内3投1中,完成一次暴扣,并展现出一定的封盖意识。面对快船,他仅出场4分20秒,得到2分1篮板,表现平稳。背靠背对战湖人,他获得开季最长的8分钟出场时间,但3投0中,仅靠罚球拿到1分和1个篮板。最近一场对阵爵士,他仅在首节登场3分47秒,1投1中得到2分,但也出现1次失误和2次犯规。从数据来看,他尚未完全适应NBA节奏,仅偶尔展现出封盖和得分方面的潜力。
在开拓者目前的阵容中,杨瀚森被定位为第三中锋,排在克林根和罗威之后。由于罗威仍在伤病恢复中,他暂时担任克林根的替补,但出场时间零碎且不稳定,多数出现在比赛失去悬念或主力轮休的时段。球队开局战绩超出预期,教练组在用人上更趋保守,不愿在关键阶段冒险使用新人。战术方面,开拓者强调速度与外线投射,而杨瀚森的外线能力尚不稳定,中锋在战术中常需拉开空间,这也使他的适应更加困难。他需在这些有限时间里尽快学习比赛节奏,为未来可能的角色变化做准备。
杨瀚森在队内面临激烈竞争。除了克林根已锁定首发,替补中锋里斯近期状态上升,在战胜爵士的比赛中三分6中3拿下9分,出场时间创赛季新高。此外,罗威复出在即,将进一步挤压内线轮换空间。相比之下,杨瀚森的优势在于进攻手段多样性和战术理解,但这些在缺乏稳定出场时间的情况下难以展现。如果他无法在有限机会中证明自己,有可能被下放至发展联盟锻炼。因此,他必须在训练和比赛中持续进步,才能在这竞争环境中争取一席之地。
杨瀚森目前的主要挑战体现在身体对抗、防守站位和篮板保护上。对阵湖人时,他两次篮下进攻因力量不足未能打进;防守端常面临选位难题,例如被对方后卫针对或挡拆中陷入两难。篮板争抢更是明显短板,多场比赛仅抢下1个篮板,对中锋而言显然不够。不过,他在掩护方面有所进步,能够利用身高为队友创造机会。想要在NBA立足,他必须全面提升,而非仅靠个别亮点。这些改进需要持续的训练和实战积累,球队教练组也会给予相应指导。
短期内,杨瀚森的处境或许难以迅速改变。一旦罗威伤愈归队,他很可能会被下放至发展联盟。这并非坏事——在发展联盟,他能获得更稳定的出场时间和战术位置,有助于适应高强度比赛。从球队环境看,新任主帅斯普利特作为马刺系出身的内线教练,熟悉中锋战术体系,长期来看可能为杨瀚森创造更适合的成长条件。此外,NBA赛季漫长,开拓者中锋位置有伤病历史,若出现人员变动而他已做好准备,机会也将随之而来。他需保持耐心与积极,持续打磨力量、防守和远投能力。此前在季前赛他场均能贡献9.7分4.7篮板和1.3盖帽,显示了一定潜力。成长之路虽然曲折,但每一步都是积累。正如他在战胜勇士后所言,要继续学习防守站位、不断总结进步——态度决定高度。
来源:Beck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