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凉山古名石头山,坐落南京城西,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在山筑城,又名石头城。山高63.7米,从汉中门往北紧依城墙,至定淮门一线略呈椭圆,周围有大小山丘十来座,伴城南而至城北秦淮河而至,向西北分散。与紫金山隔城守望,故有"钟阜龙蟠""石城虎踞"之喻南京,两者平分金陵秋
▓ 陆幸生
1
一片 梦幻云空的天籁 在呼啸
松柏涌涛 百花零落 天地倾诉
在霜雪的飘飞中 凌空独舞出悲呛
雨潇雷鸣 风驰电骋 倏忽着岁月
雾中朦胧的楼台 霾里飘摇的烟柳
那种恍如隔世般的 陌生 冷峻
带来 缕缕 飘忽不定的思绪
晚秋 迟迟不愿褪却 满目飞黄摇绿
只是 在绵绵细雨中淋漓着 芬芳
湖面支离破碎的落英 呈现
绝色倩影 枫叶透红里 惊悉
冬季 悄然来临
霜沁了银杏的黄叶
落地满铺着金色 远处
林梢凝结着暮霭 遮盖了
落日的辉煌。从此 夜晚黯淡了
清朗月色下的明亮
……
2
黯月凄清 老枝遒干 疏影寒塘
千年城堞横卧 独自品尝孤独寂寥
摇曳的竹篁 飒飒风声里寒箫独奏
龚定庵私语着高妙清商 弦断锦瑟
辛稼轩独舞的青锋宝剑 刃卷锈蚀
唯剩栏杆拍遍 无人意会的叹息
红巾揾泪的意趣 白发飘萧的悲歌
在鲈鱼堪脍的傍晚 诗吟少年
英雄末路 随歌杳殒断而远逝
那堆暮鸦聒噪的青冢
在寒雨中独诉苍凉
宫墙烟柳 黄籐美酒
佳人倩影 随断鸿秋雁
去了缥缈的云端 江山绝唱
伤心桥下春波绿
铁骑无声望似水
世态炎凉 人情世故
一杯浊酒吞咽了辛酸
壮士肝胆 儒生情怀
零落成泥碾作了尘土
……
3
攀爬千年的藤蔓
吸附于沧桑满布的砖石
在故垒萧萧的岁月流转中
变得苍苔点点
日落 月升 阳光 星光
四季交替轮回 秦淮河水
荡漾了 商女千年流播的歌声
画舫珠帘 琵琶声声
桨声灯影 粉腻脂香
那些个王朝背影 在吴宫花草
幽径里蹒跚 十代繁华的衣冠
去寒林萧索的古丘 成为过往
清凉山的钟声 响起
黄叶飘摇的萧瑟中荡起
远古的回声 扫叶楼明代遗贤
濯笔挥毫 墨水蘸着泪水
在黑白晕染的交融中 纾解悲愤
观 一江秋水东流去
听 秋雨淅淅声如罄
枕雨滴芭蕉的声响 入梦
风止雨歇 雾消霾散
那场冬雪后 也许一轮寒月凌空
天地冰封 滿目荒芜如殇
踏冰寻梅去 不見金萼滿树
芬芳若有无 朦胧霁色待春放
天公似有泪 我却独无言
何处诉衷肠?!
……
清凉山古名石头山,坐落南京城西,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在山筑城,又名石头城。山高63.7米,从汉中门往北紧依城墙,至定淮门一线略呈椭圆,周围有大小山丘十来座,伴城南而至城北秦淮河而至,向西北分散。与紫金山隔城守望,故有"钟阜龙蟠""石城虎踞"之喻南京,两者平分金陵秋色。
南唐时李氏父子在山中建避暑宫,后主李煜建清凉寺为皇室家庙,后主在此礼佛修行,故称清凉道场。山顶建有东吴烽火台,故唐刘禹锡有《西塞山怀古》诗曰: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写的就是当年西晋司马氏政权灭吴后主孙皓的往事。此后,又有北宋太祖灭南唐后主的江山兴亡之典故均发生在此地。从此,远近闻名,而成金陵胜景。
宋代之前,长江紧依山之西麓流过:"六朝以来,江流在下,涛流入城。"江水累年冲刷山岩,使山之西坡而成陡崖峭岩,形势奇险壮观。故成历代帝王守护南京之屏障。
现在古老的石头城已堙没于历史的烟云,现在的城垣是明代修建,青灰色砖墙依山而建,仅剩一处赫色岩体凸出之处,尚留当年东吴古韵,多年风化,表面坑坑凹凹,斑斑点点,似有口鼻,像貌可憎,此处被称鬼脸城,下有一方荷塘,又称"鬼脸照影"现已和清凉门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山和石头城山势逶迤,原为一体,后为开发城西,被拦腰切断。清凉山南坡建有"扫叶楼"。这里原为明末清初遗民画家龚贤隐居之所。龚贤字半千,明亡后自称"钟山野老"山水画造诣卓越,是时被推为"金陵八家"之首。诗歌也颇具民族气节。曾在清凉山置地半亩,裁花种竹,故命名为"半亩园"他在自己描绘的扫叶楼景致中写道:
清凉山上有台,亦名清凉台。登台而观,大江横于前,钟阜枕于后;左有莫愁,勺水如镜,右有狮岭,撮土若眉;余家即在此台下。
他所遗世的许多诗画均在扫叶楼中所作。画作除表现故国山河的壮丽苍凉外,诗作也多有怀旧沉痛之感如他的《与费密登清凉台》一诗中写道:
登眺伤心外,台城与石城,
雄关迷虎踞,破寺入鸡鸣。
一夕金茄引,无边秋草生。
橐驼尔何物,驱入汉家营。
全诗写得悲慨苍凉,隐喻清兵入侵,河山变色,江山社稷易主的强烈感情。清康熙28年,龚贤在忧愤交加,贫寒病困中,溘然长逝。
乙巳晚秋重阳之期,重游清凉山公園,古清凉寺颂经声声入耳畔,扫叶楼竹篁幽幽不見人,唯剩孤零零明末清初遗民画家龚贤雕像一座,原故居正在修缮中,只有院中茶社灯火幽然,人迹罕至,倍显清寂。前方所谓白崇禧公馆也成茶馆接客,商业烟火气颇浓。
崇正书院原为民末东林党人江南督学御史耿定向所办讲学场所,耿为大儒在任职中枢大理寺右卿时,对同为泰州学派的李贽的大加攻击,李贽有《致耿司寇书》问世,对耿的伪道学嘴脸无情抨击。李贽应邀耿家乡麻城讲学,后耿李翻脸,被迫离鄂返泉州故乡,遭东林党人张问达等诬陷"倡导伪学异端"逮至诏狱而以剃刀自刎而死,有绝命诗传世"壮士不忘在沟壑,烈士不忘丧其元。”享年76岁。想当年严嵩党徒迫害东林党人,而自命儒学清流的东林党人一旦上台理政,也是党同伐异,罗织罪名,迫害异端,毫不手软。如今崇正书院为南都阳明心学讲堂,不过因受疫情影响,现已闭门尘封已久,门可罗雀了。唯新修清凉古寺,和尚居士出入,香火鼎盛,传说这里曾是南唐后主李煜礼佛修行之处。老僧有四律记行:
其一
风吹寒林满落华,
惟剩枫红璨晚霞。
清凉旧识秦淮气,
崇正新通儒学家。
帚叶遗民驻画魂,
弹泪残山哭胡笳。
经年老眼重磨洗,
坐看河岸夕阳斜。
其二
落日西沉沐霭晖,
竹篁曳动小风微。
古寺诵经随钟磬,
新院传学挂尘飞。
后主礼佛社禝覆,
遗民遣墨江山违。
兴衰成败皆有时,
麦秀黍离蒿草肥。
其三
金陵搏弈一局棋,
江河天堑可悲离。
楼台烽烟消散后,
教坊泪别宫娥时。
妙笔清词传世久,
不识干戈悔恨迟。
九万里地关山尽,
推枰成败费寻思。
其四
殿阁嵯峨筑皇山,
终极丹墀苦登攀。
四书五经到皓首,
八跪九叩列紫班。
惊悚硕儒称司寇,
不测天威惩异端。
诏狱当年孤臣血,
青史煌煌照河川。
注:紫班,指朝会站在文臣班首的一品大员均着紫色官服,一般为内阁成员、帝王之师也即儒家皓首穷经,读书做官的最高追求了。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诗咏"金紫万千谁治国,裙衩一二可齐家"的感叹。治家如治国女性未必不如男性。
来源:彩色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