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窝点被定位,美上将预言武统将至,岛内喊话解放军放弃武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6:50 1

摘要: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 |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2025年4月1日凌晨,当东部战区联合演训代号“海峡雷霆—2025A”正式启动的那一刻,赖清德大概还未意识到,自己位于台北汉口街的办公室高清影像会在几个小时后出现在东部战区发布的演训海报上。

这不是一次常规的军事演习,这是一种清晰无误的信号:解放军已掌握对台斩首打击的能力与意志,台独势力的每一步动向都处在瞄准镜下。

画面中的“进逼”“慑封”“毁瘫”三个字冷峻而精准,标定了大陆对赖清德“拒统17条”的直接回应。

经过数月酝酿,这场涵盖海空封控、对陆打击、指挥枢纽摧毁与要道封锁的联合演训,已不再是简单的震慑性展示,而是对未来统一行动的一次全面预演。

而赖清德此刻最该明白的是,他个人的政治投机,不仅点燃了台海紧张的导火索,也将整个台湾社会绑上了火药桶。

岛内却仿佛仍沉浸在自欺式的安全感之中。4月27日,在“防斩首”行动讨论会上,台安全部门提出要对特勤人员每半年一次忠诚度测谎。

这一幕,活脱脱像一场剧本粗糙的政治闹剧,当敌人已将坐标锁定在你头上时,岛内最高安全机构却在担心内部是否有人“通共”。

这种荒腔走板的安全逻辑,暴露的不是忠诚问题,而是整个台当局对当前局势的误判与恐慌。

更加讽刺的是,面对此次演训中暴露的技术细节,岛内至今无人敢正面回应。

米级分辨率的图像、99%稳定率的信号传播、多谱段情报融合……这些并非炫技,而是对台湾“突防盲区”最真实的揭露。

当高超音速导弹的模拟轨迹划过南部港口上空,赖清德当局唯一的反应居然是“召回休假官兵”,而不是思考如何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的爆发。

这种“事到临头才补锅”的临战状态,不过是将台湾2300万人推向更深的不安之中。

在此时刻,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安东尼·科顿的一席话又将台海局势推向舆论风口。

他在国会作证时声称,2027年是“武统的关键节点”,并列出了解放军500枚核弹头、400艘舰艇的扩张数据。

但美方的“预警”更多反映的是自身干预能力的衰退,而非真正的战略准备。

从2020年评估的70%介入成功率骤降至如今的40%,美国对台承诺的“安全伞”正在变薄,岛内却仍在幻想“美军会来”。

事实上,美国的动作早已说明一切。中东方向,胡塞武装的袭扰使美军不得不投入数百亿美元应对;

对台军援方面,仅有15亿美元的鱼叉导弹项目勉强维持象征性支持,连赖清德都无法掩饰失望。

美国在“印太优先”战略中的资源配置正面临全面收缩,而台当局仍然幻想“倚美谋独”,无异于饮鸩止渴。

这场演训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如此大范围的岛内震荡,不仅因为其军事强度,更因为其心理打击的深度。

汉口街画面一经发布,岛内社交媒体即刻陷入转发狂潮。不是因为图像清晰,而是因为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被看见”:

赖清德的办公室并不安全,台北的中枢并不遥远,所谓“岛内核心”不过是坐标中的一个点。

而在岛内政治光谱另一侧,蓝营试图以所谓“放下武力”的呼吁争取舆论空间。朱立伦提出“2D战略”(防卫+对话),韩国瑜则重复“放下武力”口号,试图制造“非绿就亲中”的政治幻象。

但大陆的立场早已明确:统一路径可以多元,但统一目标不容讨价还价。回避“九二共识”、逃避国家认同,不会获得北京的善意,只会加速统一进程的动能累积。

此次“海峡雷霆—2025A”演训,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军力规模,而在于战略转变的信号。过去是广域威慑,现在是点穴打击;过去是模糊边界,现在是直指中枢。

这种变化意味着,大陆不再满足于“吓退”,而是开始“试打”。试打的是台独势力的心理防线,是岛内社会的战争敏感度,是美日干预的决心与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协同战线也在同步推进。大陆对台贸易依存度仍高达38%,年顺差超千亿美元,这种结构性压力正在强化“经济融合+武力底线”的双轨策略。

台湾股市在演训日暴跌3.2%,半导体订单出现延期,这些市场反应远比岛内政客的嘴炮更真实。

岛内76%的民众担忧民进党“引战”,仅12%支持台独,赖清德的激进策略,正在失去最基本的民意支持。

而舆论对“台独=战争”这一命题的接受度,正随着一次次的军演逐步提升。大陆方面清晰区分“台独分子”与“台湾同胞”,释放出“霹雳手段”与“菩萨心肠”并行的信号。

这不是模糊战术,而是精准定向的心理战。对“台独”动斧,对台湾民众释怀,是大陆推进和平统一前的最后努力。

在美方鼓吹所谓“中国威胁”之际,其实更担忧的是自身赤字逼近2万亿美元的财政压力。将2027年包装为“武统节点”,不过是向国会要钱的手段。

美国并不愿真正介入台海冲突,它只希望台海永远不统一、永远不稳定。而赖清德却误把“美国的战略拖延”当作“美国的安全承诺”,这是他最大的误判。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解放军能否统一台湾,而是赖清德还能拖延多久。

他用“拒统17条”试图画线自保,却忘了自己已被纳入对岸的打击坐标;他用“倚美”策略构建安全幻想,却忽略了华盛顿正忙于自保;

他用“互不隶属”激起岛内认同,却没意识到统一进程已进入不可逆转阶段。

来源:地缘历史档案馆的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