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8日,东京赤坂离宫。当高市早苗与特朗普在21个投资项目清单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这位刚刚上任一周的日本首位女首相,大概终于品出了其中滋味——为什么前任石破茂宣布辞职时,脸上竟然挂着几分释然的笑容。
2025年10月28日,东京赤坂离宫。当高市早苗与特朗普在21个投资项目清单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这位刚刚上任一周的日本首位女首相,大概终于品出了其中滋味——为什么前任石破茂宣布辞职时,脸上竟然挂着几分释然的笑容。
协议白纸黑字,5500亿美元投向美国,利润却大部分回不了家。
特朗普站在"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高度评价美日联盟,盛赞高市早苗,两人签署了一份被称为开启"黄金时代"的协议。表面上看,这是强强联手的典范,实则细节藏着魔鬼。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清单,21个战略项目涵盖能源、人工智能、关键矿产等领域,从三菱重工与东芝参与的核电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到松下集团的能源储存方案,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从3.5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不等。
问题是,谁说了算?
主导权牢牢攥在美方手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领导的投资委员会拥有最终决定权,负责筛选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技术方案、利润分配,日本几乎没有实质性发言权。这哪里是合作?分明是日本出钱,美国主导,最后日本只能喝点"汤"。
更刺眼的是利润分配机制——在日本收回投资之前,美日两国平分利润,之后美方仍将分得90%的利润。
等于说,日本承担风险,美国拿走收益。
这样的条款,怎么看都像是"不平等条约"的现代版本。石破茂不愿意背上"签字者"的历史骂名,于是选择了默默退场。表面坦然,实则清醒。把这个烫手山芋,留给了继任者。
高市早苗接过来了,还笑容满面地与特朗普谈笑风生。这位右翼政客出身的女首相,把这份协议当作自己的"外交首秀"。特朗普说:"感谢日本,因为他们正在对美国进行重大投资,他们是我们国家的大投资者,我们喜欢这一点"。
美国"喜欢",日本呢?
看看这些项目清单就明白了。能源相关项目是投资重点,对西屋电气建设的核反应堆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投资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另一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项目的投资总额同样达到1000亿美元。无论是技术方案还是项目管理,全部由美方说了算,日本只能出资和配套。
更玩味的是,特朗普试图利用关税压力迫使日本参与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开发项目,该项目可能耗资超过600亿美元。日本商界人士透露,如果不是特朗普政府施加了压力,根本不会考虑这一项目。
这不是投资,这是被迫"买单"。
回头看看美日同盟的演变轨迹,就更能理解石破茂的"远见"了。过去的美日同盟,虽然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但至少有"安全换基地"的逻辑——日本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美国向日本承诺安全保护,双方还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制衡。
而现在,美日关系已经从"安全依附"彻底演变为"资本依附"。
特朗普二度执政后,手法更加直接。一方面用关税大棒敲打日本,对日本汽车产业加征关税;另一方面又抛出"投资机会"作为诱饵,21个项目就是这样被摆上谈判桌,让日本别无选择。面对美国的压力,日本只能选择妥协,用资本换取短暂的"稳定",用利润换取美方认可。
可这样换来的"稳定",根本不牢靠。
韩国此前也吃过类似的亏——为了获得美国半导体技术支持,被迫向美国半导体产业投资数百亿美元,结果同样没得到主导权,钱投进去就像"泼出去的水"。美国对盟友一贯如是:表面承诺"合作共赢",实际却是收割盟友资本,补自己的短板。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鉴于特朗普政府实际拥有决定5500亿美元投资如何使用的最终权力,很多日本官员担心,美方可能会选择对日本而言缺乏战略意义的项目,届时日本将被迫在两难中做出选择:要么接受,要么冒着被加征更高关税的风险拒绝。
进退两难,这就是日本当下的处境。
日本投下的5500亿美元,大量资金将流向美国的关键矿产和能源项目,帮助美国降低对外依赖,而日本本土的相关产业却因资金外流而发展受限,反而加剧了对美国的依赖。这不是战略投资,这是自我削弱。
现在再看2025年10月28日这份协议,不难明白为何它被称为日本的"经济枷锁"。美方口中的"黄金时代",其实是建立在日本牺牲经济主权的基础上。高市早苗的"外交高光",不过是为美国披上的一层外衣。石破茂的"释然微笑",其实是对未来风险的清醒认知。
签下名字容易,收回成本却难。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里日本只能跟着美国的节奏走,5500亿美元的投资能否收回、能有多少回报,全看美国的脸色。所谓的"盟友关系",在这份协议中根本看不到平等——美国打着"保护伞"的旗号,实则牢牢掌控着日本的命脉;日本为了一时的安稳,却不得不牺牲长远利益。
40年前的《广场协议》,让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40年后的今天,5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会不会成为压垮日本经济的又一根稻草?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或许多年后回望,2025年的这份协议,不是美日"黄金时代"的起点,而是日本经济自主权逐步丧失、被动依赖加剧的开始。石破茂笑着离开,是因为看透了这一切;高市早苗笑着签字,是因为别无选择。
谁才是赢家?答案不言自明。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观察者网2025年10月28日 日本公布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大礼包"细节,涵盖能源、AI等21个战略项目
2. 新浪财经2025年7月23日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15%,日本还要加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
3. 财新网2025年9月7日 石破茂回顾一年执政详解辞职原因 右翼高市早苗或角逐接班
4. 观察者网2025年10月21日 石破茂内阁已集体辞职,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几成定局
5. 中新网2025年9月8日 石破茂决意辞职 日本政坛再迎"权力重构"
来源:gb正能量
